
設備落后,技術水平低下是中小企業存在的普遍現象。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對其進行更新和改造刻不容緩。這無疑需要大筆資金,以中小企業目前的經濟地位,完全依靠銀行信貸或上市融資,既不可能,也不現實。在這種情形之下,筆者認為簡便快捷、信用要求較低的融資租賃不失為解決這一難題的有效補充方式。
融資租賃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而產生的一種適應性較強的融資方式,是集融資與融物、貿易與技術更新于一體的新型金融產業。其操作程序是:有意以租賃方式購買某種設備的企業,在自行選定設備品種、規格、型號、交貨條件后,向租賃公司提出辦理租賃業務的申請,租賃公司經審查認為項目可行后,由租員公司代為融資,并根據承租人要求向供應廠商購進其所需設備再交付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只需按期交付租金。一般融資租賃期限較長,和設備的使用壽命相當,在整個租賃期間,租賃物的所有權屬于出租人,而使用權屬于承租人,且承租人必須承擔設備維修保養義務。在租賃期結束后,承租人象征性的交付一些價款,即可取得設備所有權。
利用融資租賃,中小企業進行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更快捷、簡便
第一,融資租賃對企業的信用要求較低,使大多數中小企業都能通過該方式進行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第二,租賃設備的手續通常比正常貿易簡便,快捷,而且管理工作簡單,尤其是進口租賃中,租賃公司可代簽進口合同,利用其專業優勢,這會大大地縮短進口時間,通常租賃公司進口設備只需要1—2個月。
中小企業自身資本少、信用度低,利用銀行信用購買設備,其中的一些附加性限制條件,如補償性余額、定期等額償還等,致使借款的中小企業不能得到百分之百的融資額。而融資租賃不同,因為購物價款由租賃公司全額支付,企業只分期償還租金,因而企業擁有百分之百的融資額。
融資租賃能延長資金融通期限,加大中小企業的現金流
中小企業若從銀行貸款購買設備,其貸款期限通常比該設備則使用壽命短得多。而租賃同類型的設備則不然,它可以接近這項資產的使用壽命期限,因而其成本可以在較長的時期內分攤。這對于資金緊缺的中小企業來說,可帶來雙重好處。其一,使大部分資金能保持流動狀態,因為現金支付可在資產全部使用壽命期限內分攤,使每期支付的租金量減少。其二,成本分攤在資產的全部使用壽命期間,可更密切地同企業營業收入相配比。這一方面可避免引進設備大量耗用資金而造成的資金周轉困難,另一方面則帶來了較高的投資收益。
融資租賃使中小企業的現金周轉更靈活
缺乏足夠的流動資金會使企業的采購、生產、銷售不能正常進行,嚴重時甚至會導致企業破產。中小企業如果利用銀行信貸購買設備,則往往在貸款到期時,須將大部分本金在最后一次償還,這使企業的現金大大減少,容易導致資金運轉困難。而融資租賃不僅可以分期支付租金,而且每次支付的租金數額和間隔時間還可由承租人和出租人在充分考慮各自的現金周轉狀況后靈活掌握,這樣必然會使承租人的現金周轉更為靈活。
融資租賃可以使中小企業避免通貨膨脹的不利影響
在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的情況下,設備的價格必然不斷上漲,而融資租賃的租金是根據租賃簽約時的設備價格而定,在租賃期間幾乎是不變的,因而企業不會因通貨膨脹而付出更多的資本成本。
此外,設備生產和流通部門的中小企業還可以利用租賃方式來擴大銷售渠道。目前,我國庫存商品達3萬億元,許多企業面臨資金短缺、產品積壓、市場疲軟的難題,融資租賃業在啟動消費,擴大內需、開拓市場方面具有獨到功效。國內設備生產和流通部門的中小企業可以抓住這一南機,成立自己的租賃公司,以租促銷,以租代銷,拓展營銷渠道,車富營銷手段。這樣既可以解決企業資金不足、融資困漣的狀況,又可以擴大產品銷售量,提高市場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