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問題的提出
會計信息是決策者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之一,會計信息最基本的質量特征就是決策有用性,會計信息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決策者的決策及其后果,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是保證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確決策的基本前提和條件。會計信息失真所帶來的經濟后果是十分嚴重的。因此,研究如何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如何在最大范圍內防止會計信息失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會計信息質量特征是為會計目標服務的,它是聯系會計目標與實現目標之間的橋梁,對財務報表所提供的信息起約束的作用,是提供信息符合會計目標的要求。在會計目標被定義為決策有用性的前提下,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就是使會計信息對決策有用的特征。投資者把資源投資于企業,目的在于未來獲得更多的收益,包括股利和資本利得等,出于這一目的,投資者需要做出持有還是出售的決策,債權人需要做出是否貸款的決策,等等,這些人作為會計信息使用者都需要有用的會計信息,即有利于他們做出決策的信息,對其預測未來時會導致決策差別的信息。所以,相關性是保證會計信息對決策有用的最重要的質量特征;由于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經營者擁有更充分的信息,投資者和債權人等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獲得的信息是不充分的,他們為了做出正確的決策需要可靠的信息,任何虛假和誤導的信息都比沒有信息更有害,會損害他們的利益,因此,可靠性是保證會計信息對決策有用的另一重要質量特征。
二、相關性
相關性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很難具體說明,至少涉及到以下幾個問題。
1.會計信息應該與誰的需求相關。誰是會計信息使用者不僅關系到會計目標的定位,還關系到會計信息能否達到特定的質量特征,包括相關性的要求。相關性最初是指一般相關性,也就是將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信息都作為與使用者經濟決策有關的信息,向使用者提供通用的會計信息。顯然,目前的財務報告已經達到了一般相關的要求,基本能夠滿足“現有和潛在的投資者、雇員、貸款人、供應商和其他債權人、顧客、政府及其機構和公眾”這樣一系列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但是,使用者除一些共同的信息需求外,還面臨一些特定決策問題,相比之下,他們更需要能夠滿足自己特定需求的信息。例如,投資者會更加關注投資報酬和投資風險,更需要能夠幫助正確做出“或購或持或售”決策的信息,提供評估企業股利支付情況的資料;貸款人則會關注企業的償債能力信息;而政府及其機構更為關心有利于決定稅務政策和控制企業活動的信息等。財務會計信息只有真正滿足了使用者的特殊需要,才能真正具有決策相關性。所以,我們必須在提供通用信息和特定信息之間做出選擇。
2.會計信息應該與什么相關。由于會計信息很難普遍具有決策相關的質量特征,那么,會計信息還可以與什么相關呢?會計學家埃爾登。S.亨德里克森認為:相關性包括三種概念,即決策相關性、目標相關性、語義相關性。決策相關性是指會計信息應該與使用者的特定經濟決策相關,如前所述;目標相關性是指會計信息要與使用者所要達到的目標相關,他還認為目標相關性是評價相關性的最好概念。由于使用者的目標要比他們的各種特定決策顯得明確,而且比較容易把握,所以,目標相關性往往要比決策相關性更易于達到。目標相關性所帶來的主要問題是目標本身都具有比較鮮明的主觀性質,使用者有各種各樣的具體目標,會計信息很難滿足使用者的各種主觀愿望所導致的不同需求、由此可見,目標相關性的實現也是比較困難的。語義相關性是指會計信息應該能夠使使用者了解財務報告的用意,理解會計信息比了解使用者的決策和目標更為容易,所以,語義相關性比決策相關性、目標相關性更易于達到。但是,可以理解的會計信息是否對使用者有用值得懷疑,也就是說,使用者需要的會計信息必須具有語義相關性,但具有語義相關性的會計信息不一定是使用者所需要的。
3.會計信息與決策的相關程度。在承認決策相關性的前提下,對相關性的理解可以歸納為四種。
(1)會計信息包含了企業股票的內在價值,股票價格會隨著會計信息的發布而波動,即會計信息領先于股票價格的波動。這一理解假設只有會計信息才能反映企業的內在價值,而股票價格不具有這一功能,這與理論界和實務界關于改進財務報告的建議不相符,我們只能改變現有的財務報告來適應股票價格的變化,而不是相反。已有研究表明,股票市場能充分了解給予權責發生之所不能及時反映的信息,從而領先于會計信息的發布。
(2)如果會計信息能有助于使用者進行預測,它就是相關的。例如,在運用股利貼現計價模型預測未來股利、現金流量貼現計價模型預測未來現金流量等過程中,盈利預測能力高低,體現其相關性的高低。
?。?)會計信息相關性是指其“俘獲”或“匯總”能影響股票價格的信息的能力,而不要求會計信息是市場上影響股票價格的各種信息中最先發布的。這一理解與現有文獻對會計信息相關性的討論相符。
(4)會計信息相關性是指在一個嚴格的實證研究環境下,會計信息的發布與股票價格的反應沒有明顯的關聯,就認為會計信息不具備相關性。這需要同時考慮兩個概念:其一,投資者是否關注會計信息;其二,會計信息的及時性和預測價值。
4.傳統會計信息的相關性。
?。?)歷史成本與公允價值的比較。傳統會計以歷史成本為主要計量屬性,由于通貨膨脹的盛行,理論界對此的批判由來已久,尤其是80年代以來,金融衍生工具的廣泛應用,對歷史成本計量屬性提出了更嚴重的挑戰。歷史成本信息和公允價值信息何者更相關,和提供公允價值信息能否增加相關性,存在著巨大的分歧。在理論上,公允價值信息應該比歷史成本信息更加相關,提供公允價值信息也應該能夠增加會計信息的相關性,但在現實中卻未必如此,到現在還沒有得出一致的結論。
?。?)應計制與現金制的比較。應計制是會計走向成熟、科學的標志之一,但也受到了嚴厲的批評,特別是證券界認為現金制信息更相關,也無法操縱,而應計制信息不僅相關性弱,而且容易被操縱。應計制信息可以為計量企業效率提供有用的量度,并為預測企業的未來活動和利潤分配提供信息,但由于分配程序和歷史成本所造成的內在和人為偏見,導致了人們對應計制的懷疑,而現金制正可以彌補這一缺陷。現金制信息有利于評價企業的變現能力和預測未來財務狀況,也能直接反映投資者的現實利益。美國會計準則委員會認為會計目標世界是現金流量的數額、時間及或然性,即認為使用者關心用應計制計量的企業業績,卻沒有理由認為應計制信息能夠代表現金制信息。應計制信息和現金制信息何者更相關,和提供現金制信息能否增加相關性,還存在著爭論,但各國都開始關注現金流量信息的披露了,我國也已經頒布了現金流量表準則,在現實中上述問題還遠未取得一致意見,爭論還將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