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準則
新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準則
引言
1.本準則規范企業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會計核算和相關信息的披露。
2.本準則不涉及中止營業
1.本準則規范企業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會計核算和相關信息的披露。
定義
3.本準則使用的下列術語,其定義為:
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指自年度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間發生的需要調整或說明的事項。
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指董事會批準財務報告報出的日期。
2.本準則使用的下列術語,其定義為:
(1)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指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間發生的需要調整或說明的有利或不利事項。
(2)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指董事會或類似機構批準財務報告報出的日期。
調整事項
4.資產負債表日后獲得新的或進一步的證據,有助于對資產負債表日存在狀況的有關金額作出重新估計,應當作為調整事項,據此對資產負債表日所反映的收入、費用、資產、負債以及所有者權益進行調整。
以下是調整事項的例子:
(1)已證實資產發生了減損;
(2)銷售退回;
(3)已確定獲得或支付的賠償。
5.資產負債表日后董事會制訂的利潤分配方案中與財務報告所屬期間有關的利 潤分配(其中分配方案中的股票股利應當作為非調整事項),也應當作為調整事項。
3.資產負債表日后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間發生的,為資產負債表日已經存在的惰況提供了新的或進一步證據,有助于對資產負債表日存在情況有關的金額作出重新估計的事項,應作為調整事項。
以下是調整事項的例子:
(1)已證實某項資產在資產負債表日已減值,或為該項資產已確認的減值損失需要調整;
(2)表明應將資產負債表日存在的某項現時義務予以確認,或已對某項義務確認的負債需要調整;
(3)表明資產負債表所屬期間或以前期間存在重大會計差錯;
(4)發生資產負債表所屬期間或以前期間所售商品的退回。
4.企業應就調整事項,對資產負債表日所確認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以及資產負債表日所屬期間的收入、費用等進行調整。
非調整事項
6.資產負債表日以后才發生或存在的事項,不影響資產負債表日存在狀況,但如不加以說明,將會影響財務報告使用者作出正確估計和決策,這類事項應當作為非調整事項,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以下是非調整事項的例子:
(1)股票和債券的發行;
(2)對一個企業的巨額投資;
(3)自然災害導致的資產損失;
(4)外匯匯率發生較大變動。
7.非調整事項,應說明其內容、估計其對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的影響;如無法作出估計,應說明其原因。
5.資產負債表日后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間才發生的,不影響資產負債表日的存在情況,但不加以說明將會影響財務報告使用者作出正確估計和決策的事項,應作為非調整事項。
以下是非調整事項的例子:
(1)發行股票和債券;
(2)資本公積轉增資本;
(3)對外巨額舉債;
(4)對外巨額投資;
(5)發生巨額虧損;
(6)自然災害導致資產發生重大損失;
(7)外匯匯率或稅收政策發生重大變化;
(8)發生重大企業合并或處置子公司;
(9)對外提供重大擔保;
(10)對外簽訂重大抵押合同;
(11)發生重大訴訟、仲裁或承諾事項;
(12)發生重大會計政策變更。
6.企業應就非調整事項,披露其性質、內容,以及對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如無法作出估計,應說明理由。
股利
關于股利的規定見第5條
7.資產負債表日后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間由董事會或類似機構所制定利潤分配方案中分配的股利(或分配給投資者的利潤,下同),應按如下方式予以處理:
(1)現金股利在資產負債表所有者權益中單獨列示;
(2)股票股利在會計報表附注中單獨披露。
資產負債表日后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間由董事會或類似機構制定并經股東大會或類似機構批準宣告發放的股利,比照上述規定處理。
持續經營
8.如果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表明持續經營假設不再適用,則企業不應在持續經營的基礎上編制會計報表;同時,還應披露如下內容:
(1)不以持續經營假設編制會計報表的事實;
(2)持續經營假設不再適用的原因;
(3)編制非持續經營會計報表所采用的基礎。
附則
8.本準則由財政部負責解釋。
9.本準則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9.本準備自2003年7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