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綿竹市教育局會計核算中心總會計師 謝德蓉
當前,政府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對教育的投入將長期面臨不足,學校對學生實行收費既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但是教育收費不應純粹是簡單的收費行為,而應是一個對全社會和諧、對學校教育發展、對學生及家庭社會進步的綜合管理行為。筆者就所在單位教育會計核算中心對全市教育收費管理談幾點體會。
一、強化體制創新
傳統的學校經費收支管理和收費政策的執行與監督混為一體,在缺乏外部有力監督下學校在面臨教育經費不足時能自我約束收費行為是不現實的,但傳統的事后處罰對當事人及社會都存在成本極高、破壞力太大、效果太差的弊端。為了規范教育財務收支行為,強化財務管理,從源頭杜絕貪污腐敗行為,進一步加強收費管理,我市成立了教育會計核算中心,對教育財務管理體制上進行創新,將全市教育系統所有學校(單位)的財務收支納入核算中心管理。現在有了核算中心這個管理平臺,整個教育收費管理有了體制保障。
二、注重程序化管理
核算中心注重工作的精細化管理,將教育收費管理納入程序化管理,注重教育收費管理的每一個過程、每一個環節的管理,將每一項工作都嚴肅認真落到實處。
強化收費管理的事前控制——首先認真學習討論國家的收費政策,并結合核算單位實際情況提出具體問題,充分領會文件精神,確有疑問請示當地物價部門給予解釋。然后綜合各種情況由教育局組織校長專門學習,并且將收費執行情況納入督導評估考核,建立領導干部收費管理責任制。同時由核算中心直接培訓收費管理員,培訓的內容有:收費文件,將收費文件精神及其注意事項充分反復強調;票據,使用票據的種類、開票的格式、標準都作統一的規定并制定樣板;款項,將交款入賬方式、時間作了具體規定。由教育局、物價局、財政局聯合在我市電視臺、報刊上向社會公布教育收費政策和舉報電話。
注重對收費進行事中控制——要求學校必須建立永久收費公示欄,公示內容必須有收費文件和收費許可證以及舉報電話(物價局電話、教育局電話、核算中心電話、學校校長辦公室電話),方便學生及家長隨時監督學校和個別教師收費行為;核算會計必須在集中收費時現場進行監督服務,要求學校收費必須現場開票據,平時利用每周四、五到學校去明察暗訪。
收費管理的事后控制監督——核算中心管理學校所有財務收支,因此學校的所有收費都必須按核算中心統一要求在規定時間按規定的方式將收費金額入賬,核算會計按實際學生人數和收費標準核定學校應收費金額與按已開票據金額以及入銀行賬戶金額三者進行核對,如果出現差異必須當場查明原因,及時修正;建立收費管理回訪制度,由中心負責人組織人員定期或不定期到學校或農村村組或街道去走訪學生、家長、老師,收集相關收費信息,從而建立教育收費管理的長效機制。
三、核算中心教育收費管理的成效
過去無論怎么宣傳,總是出現講的一套,實際執行又是一個樣,老百姓怨聲載道,信訪舉報不斷。通過核算中心程序化管理教育收費,使學校經費收取與核算、監督相互分離,在收費事前事中事后對學校收費行為進行約束。同時,進行會計集中核算,統一核算標準,使所有學校都擁有公平、公開、公正的政策環境。現在通過核算中心嚴格按法律、法規、政策、文件程序化工作,使整個教育收費從根本上得到了改善,國家的各項教育收費政策都得到有效的嚴肅認真的貫徹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