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交易市場,可以通過評估確定其公允價值。如果雙方是非關聯方,雙方的協商作價可視為公允價值。按新規定,一些無力清償債務的公司,一旦獲得債務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將直接反映在當期利潤表中,可能極大地提升其每股收益水平。
七、新準則增加了“投資性房產”報表項目
新會計準則要求在會計報表中必須單獨反映“投資性房產”項目,其計價方法可以采用成本模式也可以采用公允價值模式。另外,如果存在活躍的交易市場,并且能夠確定和可靠地計量公允價值時,應該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投資性房產項目。但是在公允價值計量的模式下不允許計提折舊或減值準備,而應將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值之間的差異計入當期損益。這一修改將直接影響到上市公司的業績情況,即如果上市公司采用公允價值計量其以前購入的投資性房產,要知道這幾年房產、物業升值迅速,企業必須將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這勢必大大提高上市公司的凈資產和當期凈利潤指標。
八、會計信息更準確
從國際上目前使用的企業合并會計準則來看,基本傾向的做法是購買法,即將企業合并交易看作是一個企業購買另一個企業的股權或凈資產的過程,但是按照購買法進行核算的情況,無論是國際準則還是美國的準則,均將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排除在外。
業內人士認為,在我國的合并實務中,出現了不少企業合并均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如發生在一個企業集團內部的合并或者似乎在同一所有者控制下的企業合并等,如果將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排除在準則的使用范圍之外,將無法真正解決我國會計事務中出現的問題。
因此,在綜合考慮了相關情況的基礎上,企業合并準則最后確定,要按照參與合并的企業是否受同一方控制,分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并對兩例企業的合并會計處理都進行了規范。其中,對于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原則上應按照權益結合法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原則上應按照購買法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同時,對于母公司或者集團內一個子公司自另一子公司的少數股東手中購買其擁有的全部或者部分少數股權的情況,要按照購買法的原則進行處理。這表明今后我國上市公司發生的企業合并很可能按照權益結合法來處理。
至于企業合并過程中發生的與合并相關的費用該如何進行會計處理的問題,企業合并準則要求,在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中,合并方為進行企業合并而發生的相關直接費用,如律師費,咨詢費,與發生權益性政權直接相關的費用等,應于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管理費用,不構成企業合并中取得的長期股權的溢價中抵減;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發生的直接或者間接相關的費用,計入當期損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