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往來賬是核算債權債務的賬,在一個單位的會計賬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筆者通過多年來管理往來賬的實際工作經驗,將往來賬管理中常見的問題作一分析和歸納,并提出改進意見。
往來賬是兩個具有資金往來關系單位之間的會計賬目,表示兩個單位之間債權債務的大小,一般涉及的會計科目有應收賬款、預收賬款、應付賬款、預付賬款、其它應收款和其它應付款等。正因為涉及到兩個單位之間債權債務關系的大小,所以,往來賬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一、往來賬管理中常見的問題
(一)領導不重視
有些單位的領導尤其是財務領導對往來賬的管理不夠重視,財務部門既沒有往來賬的工作程序,又沒有往來賬的崗位職責,更沒有往來賬的獎懲制度。由于領導不重視,該決策的時候不決策,該審批的時候不審批,該檢查的時候不檢查,從而影響了往來賬的正常核算工作。在他們看來,往來賬很普遍,哪個單位都不少,對賬不對賬都無關緊要,反正一時半會結不清。經辦人員及會計人員換了一茬又一茬,結果導致賬齡越來越長,誰欠誰的說不清楚,最終成為呆賬,給單位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
(二)會計不負責
有些單位的財務分工是出納制單,主管會計審核,記賬員登記往來賬,結果導致往來賬歸誰負責不清楚,相互扯皮,造成了“三個和尚沒水吃”的局面。記賬員認為記賬憑證是出納做的,設什么科目、記多少數據是由主管會計審核的,記賬員只管登記賬簿就行了,至于誰欠誰的記賬員說不清楚,也沒有權利去管;而主管會計則認為審核制單是主管會計的事,但賬是怎么算的,付誰多少錢,收誰多少賬,往來賬上有登記,應該歸記賬員管,二者的想法似乎都有些道理。但往來賬到底該歸誰負責,還是沒有一個定論。糾其原因,是會計分工主次不明,領導的協調工作做得不好,出納、主管會計、記賬員都不稱職,沒有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也沒有及時溝通的團隊精神,相互推卸責任,結果造成往來賬管理不規范,在與對方對賬時顯得很被動。
(三)核對不及時
往來賬要管理好,就得及時進行核對,每個單位根據業務量的大小,應按月份、季度、半年度、年度定期進行對賬,如發現問題應及時溝通,查找原因,保證雙方賬目余額一致。但在實際工作中,經常發現有些單位平時不對賬,或者很少對賬,有的到年底才對一次賬,更有甚者到年底因為單據不齊、急于結賬而草草了事,往來賬的余額為逐年滾動而成,越滾越對不清,結果等查賬的時候因對不上賬而不能取得函證,延遲了查賬的進度,給單位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四)口徑不一致
往來賬要核對清楚,雙方記賬時間口徑和記賬業務口徑必須保持一致。但在實際對賬工作中發現,有些單位的財務人員不顧會計制度的規定,工作上情緒化現象比較嚴重,應付款方因財大氣粗,或者上級單位因權高一等而欺負相對應的往來賬的另一方,因而在對賬時表現出單方面作賬、不提供單據、不給對賬時間、有意提前或推后結賬時間甚至以權壓人、拒不配合的現象,致使雙方記賬的時間口徑和業務口徑不一致,再高明的會計也難以對清賬目,給對賬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五)方法不合理
往來賬在核對時,要將涉及到一個往來客戶的所有科目放在一起,經過相互抵銷和對沖以后的余額,確定為最終應付或應收對應客戶的金額。但在實際對賬時,因受會計工作水平和工作習慣的影響,有的會計對同一個往來客戶,既設有應收、預收賬戶,還設有應付、預付賬戶,甚至還有借款等多個賬戶,可在對賬時,往往只給對方提供應收類賬戶的數據,對應付及借款類賬戶的數據很少甚至從不提及,從而導致雙方在對賬時經常“捉迷藏”,加大了對賬的難度。而且,經過若干年后,這些賬戶還未對沖,使每個賬戶都有余額,結果到查賬的時候每個賬戶都要求提供函證,這才感覺不便,可是為時已晚。
二、應對往來賬管理問題的對策
(一)從思想上要重視往來賬的核對
往來賬涉及到一個單位債權債務關系的大小,往來賬管理得好,該收的錢就能收回來,該付的錢也能延遲支付,這樣才能有效利用資金,減少壞賬,保證財產物資不受損失。1.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則,該決策的時候要準確決策,該審批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審批,保證往來賬的及時、順利核算;2.相關的會計人員要嚴格履行自己的職責,準確核算,及時對賬,發揚愛崗敬業、團結協作的精神,做一名合格的往來賬會計;3.領導干部、尤其是財務領導要經常督促檢查往來賬管理的各個環節,發現矛盾及時調解,出現問題及時解決,將不利于往來賬核算的一切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這樣,只要會計負責,領導盡職,思想統一,核算往來賬時才會沒有后顧之憂,核對起來也才會易如反掌。
(二)從制度上要完善往來賬的管理
往來賬的產生涉及采購、銷售、管理等各個環節,因此影響往來賬核算的因素比較多,往來賬的核算難度也比較大。1.要選擇認真負責、愛崗敬業、業務熟練、善于協調并能執行財務制度的會計人員,以保證往來賬核算和核對工作的順利進行;2.要制定往來賬的工作程序,明確往來賬責任人,設定制單、審核、記賬、對賬各環節的方法,規定定期對賬時間,檢查對賬結果;3.要明確往來賬的崗位職責,往來賬會計要負責審核往來賬的原始單據和會計科目,準確登記賬簿,及時核對賬目,協調財務、采購、銷售、管理等各個環節上的賬務關系,保證往來賬的及時、準確、順利核算;4.要制定往來賬的獎懲制度,檢查各個環節的工作情況,對表現好的要給予鼓勵和表揚,對出現問題、甚至違反財務制度的要給予批評和懲罰。只有有了合格的會計、完善的工作程序、明確的崗位職責和有效的獎懲制度,對往來賬的管理才會高效順利地進行。
(三)從基礎工作上規范往來賬的核算
在實際工作中,往來賬的種類比較多,既有與采購有關的應付類往來賬,也有與銷售有關的應收類往來賬,還有與采購及銷售無關的代收、暫付、暫借類往來賬,不管是哪類往來賬,基礎工作都是非常關鍵的環節。
1.單據要齊全。對于應收類款項,要有貨物出庫單、貨物簽收單、發票、發票簽收單、合同、銷售文件、結算單等單據;對于應付類款項,要有貨物入庫單、發票、合同、采購計劃等單據;對于暫收、(下轉第44頁)(上接第42頁)暫付、借款類款項,要有相應的發票、收據、審批文件等。單據齊全了,入賬時才會有可靠的單據,對賬時才會有充足的依據。
2.手續要完備。往來賬入賬時,發票上要有經手人、驗收人、部門負責人、財務負責人、單位負責人的簽字;入庫單上要有交貨人、收貨人、庫管的簽字;出庫單上要有發貨人、領貨人、庫管的簽字;銷售結算單上要有銷售員、銷售負責人、部門負責人的簽字;采購計劃單上要有采購員、采購負責人、部門負責人的簽字。如此手續完備了,對賬時如果出現問題,才便于查找相關責任人。
3.核算方法要準確。設置科目時,對于因采購而產生的往來賬,設置應付賬款和預付賬款,對于因銷售而產生的往來賬,設置預收賬款和應收賬款,對于代收暫收類的往來賬,設置其他應付款,對于代付暫付暫借類的往來賬,設置其他應收款。這樣科目設置準確了,對賬就會有規律可循。核算數據時,對于銷售類的款項,要嚴格按照銷售價格、銷售合同、銷售文件去核算。如果遇到打折或處理等特殊情況時,一定要有銷售負責人和部門負責人的審批手續;對于采購類的款項,要嚴格按照采購計劃、采購價格、采購合同去核算。如果遇到價格調整等特殊情況時,一定要有采購負責人和部門負責人的審批手續;對于代收代付、暫收暫付及暫借類款項,要嚴格按照有關文件和審批手續核算。如此核算準確了,對賬時,如果遇到雙方記賬金額不一致的情況,就可以拿相關文件及手續進行協調。
(四)從方法上要講求往來賬的對賬技巧
1.選擇適宜的對賬時間。往來賬要定期核對,才能保證雙方賬目余額一致。往來賬雙方定期對賬的周期因業務量的大小而不同。業務量少的往來賬可以按季度、半年度或年度確定定期對賬周期;業務量多的往來賬可以按月份、季度、半年度確定定期對賬周期。不管對賬周期選擇的長還是短,每次對完賬以后,都要填寫對賬單,并經雙方確認簽字后,交各方相關財務負責人保管,以便將來備查。
2.確定方便的對賬方式。往來賬核對的方式比較多,根據現有的條件可以選擇比較方便的對賬方式。賬務少而簡單時,可以通過電話核對,雙方距離相隔比較遠時可以采用信函、電子郵件、傳真等方式核對;賬目比較多而復雜時可以約定當面核對。靈活方便的對賬方式能節約對賬時間。
3.講求巧妙的對賬方法。往來賬雙方人員在對賬前,要確定好雙方記賬的時間口徑和業務口徑,然后一筆一筆地對。每筆都登賬了,而且余額一致,表明賬已經對上了。如果余額不一致,要根據具體情況,分別對待。在核對過程中,如果發現應付款方少記賬了,應收款方要主動配合提供相關單據,經應付款方核實后補登賬簿;如果發現應收款方少記賬了,應付款方也要主動提供單據;如果單據不夠充足,要與本方有關人員核實,取得單據,及時入賬;如果雙方都登賬了,只是數據不一致,可能有價格上的問題,要及時與相關部門負責人核實,完善手續,及時入賬,直到雙方的賬都補登齊了,而且余額也一致了,對賬才算結束。講求巧妙的對賬方法,能提高對賬的效率和質量。
總之,要管好往來賬,需要領導、往來賬會計及其他相關人員的密切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