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會計(又稱綠色會計)是以綜合貨幣計量和物量計量手段為主要計量方式,以有關環境法律、法規和國際公認準則為依據,研究經濟發展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確認、計量、記錄、報告環境污染、環境防治、開發和利用環境資源的成本和費用,分析環境績效以及環境活動對企業經營業績影響的一門新學科,為企業提供有關廢棄物排放、場地修復及其執行環境法規和對環境損害的信息,有助于增強企業的環境意識,履行其環境責任,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環境會計是對傳統財務會計的繼承和創新,同時對傳統財務會計模式產生著深刻影響,在生態環境經濟和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為“綠色金融”和“綠色保險”等新經濟項目提供了專業支撐。
一、環境會計的目標和對象
環境會計的基本目標是追求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
傳統企業會計研究對象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資金運動,而環境會計研究的對象是企業對環境的社會責任及其履行情況,核算對象是指企業的環境活動和與環境有關的經濟活動。環境會計兩類目標的界定,決定了其研究范圍包括微觀核算體系和宏觀核算體系兩個方面,因此環境會計必須實現微觀核算與宏觀核算的有效結合。
二、環境會計的信息披露及報表
信息披露是綠色會計核算發揮重要影響的主要途徑。
財務會計必須向外界提供合理、真實的財務報告。
在日常核算的基礎上,環境會計報告要提供給投資者、政府、環保部門、企業所在社區、管理者及職工以及附近居民等使用者,用以反映企業資源利用和耗費補償、履行社會責任情況以及社會成本和社會效益的會計信息,為環保需要服務。
環境會計報表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1.企業利用資源是否有效。經過實際的生產經營,資源利用效率情況需要編制資產負債表予以反映。2.環境污染的治理和環境成本的發生情況。企業為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從而發生了相應的成本,需要編制環境成本計算表來說明。3.環境損益形成情況。企業在治理污染、保護環境過程中發生的專項成本費用,通過“環境損益表”反映出來。4.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對社會帶來的影響。環境會計的重要特征就是其計量單位的多元性。因此,主要的環境會計報表包括環境資產負債表、環境成本計算表和環境損益表。
環境資產負債表用于反映環境治理資產報表和由環境問題而引起的環境負債報表,采用統計式的方法,對環境資產和環境負債進行分項地反映,對每個項目都要列出具體的數字和金額。
環境成本報表則反映企業在環境方面的耗費,即企業環境治理支出情況。該報表也應采用統計式填報,主要列示有關環境成本項目的數據和資料。
環境影響報告表,美國又稱為“環境污染報告”,主要反映企業廢棄物排放對于環境所造成的損失,同時對環境損失的計量方法進行說明以增加環境信息的可比程度。
環境成本報表反映企業在環境方面耗費,也涉及企業環境治理支出情況。
環境排放表主要對企業污染物的排放進行報告,是一種特殊的環境信息的報表,通常只向政府環保部門進行報告。該報表以實物為計量形式,可采用統計式,也可采用敘述式。
環境政策報告需單獨報送、對外公開,表明企業的環境立場和態度以及實施環境保護計劃的具體措施等。
(詳文見《商業會計》2007年11月 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