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財務管理論文 > 淺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轉回的會計處理

淺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轉回的會計處理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的資產應當在期末時按照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孰低計量,對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的差額,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并將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財政部于2001年底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固定資產》(以下簡稱《準則》)進一步明確規定:

“已計提減值準備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及可使用壽命重新計算確定折舊率和折舊額;如果已計提減值準備的固定資產價值又得以恢復,應當按照固定資產價值恢復后的賬面價值,以及尚可使用壽命重新計算確定折舊率和折舊額。因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而調整固定資產折舊額時,對此前已計提的累計折舊不作調整。”

問題的關鍵是,如果已計提減值準備的固定資產價值又得以恢復,那么應該恢復多少、能否恢復全部的減值呢?《準則》指出,如果有跡象表明以前期間據以計提固定資產減值的各種因素發生變化,使得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大于其賬面價值,以前期間已計提的減值損失應當轉回,但轉回的金額不應超過原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其言下之意是,只要其他條件符合,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就可能被全部轉回。筆者認為這一規定有其不合理之處。

[例]某企業一設備原價50萬元,按直線法折舊,預計使用5年,不考慮殘值。在使用一年后,預計該固定資產的可回收金額為20萬,而第二年末的預計可回收金額為36萬。那么,有關計算如下:
1、第一年末固定資產的賬面凈額=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50-50/5=40萬元
2、第一年末應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40-20=20萬元
3、第一年末固定資產的賬面凈值=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預計可回收金額=20萬
4、第二年固定資產應計折舊=20/4=5萬元
5、第二年末調整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20-5=15萬元
因為,調整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15萬元<可回收金額36萬元,且其價值回升金額為21萬元(36萬元-15萬元),并大于已計提的減值準備金額(20萬元),故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可以全部恢復,應作分錄如下:
借:固定資產減值準備20萬
貸:營業外支出20萬
轉回后,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20-5+20=35萬元
6、此后每年應計折舊額=(15+20)/3≈11.67萬元

而筆者認為,對固定資產計提減值,主要是為了真實地反映企業固定資產的價值,防止企業虛增資產和利潤,體現了會計核算的謹慎性原則。即使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在以后又得到恢復,那么在進行固定資產減值轉回的會計處理后,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也不應超過未發生固定資產減值情形下該期期末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否則,通過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最終不但沒有起到防止虛增資產和利潤的目的,卻產生了相反的結果,又何來謹慎呢?

假設上例中該設備一直未發生減值,則第二年末的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50-(50÷5×2)=50-20=30萬元,而上例所述情形下第二年末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的計算結果卻是35萬元。可見,在考慮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情形下,固定資產第二年末的賬面價值反而高了,這不符合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初衷。

考慮到上述原因,對于已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轉回,應該設置兩個限制性條件:一是本期轉回的金額應不高于“本期末固定資產的可回收金額與本期末調整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前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之差”;二是本期轉回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后,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不應高于在不考慮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情形下進行折舊后當期末該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有了這兩個限制性條件的約束,上述不合理的核算結果也將不復存在,通過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也就更能體現會計核算的謹慎性原則了。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