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企業成本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國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一些問題,有必要引入作業成本法、樹立戰略成本管理思想等強化企業成本管理。
關鍵詞成本;管理;對策
成本管理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各項成本核算、分析、決策和控制等一系列科學管理行為的總稱。作為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企業的經濟活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企業抵抗內外壓力,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是企業增加利潤的根本途徑。提升企業競爭能力的關鍵;是企業發展的基礎;是企業永恒的主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企業間的競爭實質上是企業成本的較量。因此,面對激烈的競爭,現代企業的生存、發展和獲利,就必須進行更科學、更嚴格和更精細的成本管理。但是目前我國企業對于成本的管理和控制非常薄弱,成本意識淡薄。成本管理觀念落后,管理內容片面,采用僵硬的模式和一成不變的手段簡單核算企業成本。造成資源流失、浪費、積壓、費用超標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制約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為此,加強企業成本管理就成為各企業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
一、我國企生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成本管理意識淡薄
長期以來,很多企業的職工對企業成本管理存在認識上的誤區,認為成本管理是財務部門和少數管理人員的事,成本控制是領導的事。因此,職工缺乏成本意識。降低成本的主動性,積極性也很差。對于哪些成本應該控制、怎樣控制等問題無意也無力過問,企業資源浪費現象嚴重。
(二)成本管理內容片面
成本管理的內容包括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規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考核。其中,成本預測、決策和計劃是事前管理;成本控制是事中管理;成本核算、分析和考核是事后管理。但是企業成本管理只偏重于事后管理。對事中管理,特別是事前管理往往不夠重視,不能達到真正降低成本的目的。
(三)成本管理觀念落后
企業成本管理的目標是最大限度地減少支出、降低成本,因而常常為了減少支出,孤立地降低成本,且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節約,較少從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未能應用成本——效益權衡原則;同時,企業成本管理側重于企業的短期經濟效益,忽視了競爭戰略的實現與核心競爭力的培育,使得企業的戰略無法獲得在成本管理方面的支持,因而難以適應目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
(四)忽視競爭對手的存在
企業成本管理理念建立在賣方市場基礎上,僅就成本論成本,強調的是降低成本和提高生產率來滿足市場的需求,而忽視了競爭對手的存在。“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要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分析企業自身與競爭對手的成本情況,并模擬計算出競爭對手的各項成本指標,找出自身與對手的成本差異。
(五)強調產品數量,忽視成本動因
企業成本管理往往將產品數量作為主要的成本動因,只重視企業生產過程中的成本控制與節約,并以降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費和制造費用作為成本管理的主要手段,而忽視了企業的產品研發、設計、市場開拓等活動對企業成本的影響,從而未能考慮諸如企業的規模、資源的整合情況、地理位置、生產線的布局規劃、企業的管理制度和成本文化等客觀的、無形的成本動因,對于企業外部價值鏈關系更是視而不見。
(六)沒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責權利相結合的成本管理制度
堅持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是促進企業成本管理工作健康發展的動力。而企業成本管理在成本責任方面,存在著大鍋飯現象,沒有形成一套責任預算、責任核算、責任分析與責任考核密切結臺的管理體系。
二、理論企業成本管理的對策
(一)強化成本意識,增強成本觀念,實行全員成本管理
成本意識是推動成本管理的前提,要做到有效地控制成本,必須對企業全體職工進行成本意識方面的宣傳教育,使員工認識到成本管理與控制是一項集體的努力過程,不是個人活動,全體員工必須同心協力。同時,建立適當的激勵措施,充分調動每一位職工關心企業成本、控制企業成本費用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使每一位職工對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夠的重視。把成本意識、成本觀念貫穿到成本管理的各個領域,讓成本意識深入人心,做到人人關心成本、事事考慮成本、時時想到成本,并形成“降低成本、人人有責”的企業文化。此外,企業領導也應該重視并全力支持成本管理。
(二)樹立產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觀念,實行系統全面的成本管理 產品生命周期成本是指產品研發、設計、制造、銷售以及售后服務成本。任何一種產品的成本絕不僅僅包含制造成本,而是貫穿產品生命周期的全部成本。國外已有的文獻研究也表明,80%左右的產品成本早在產品進行生產之前的研發設計階段就已確定。因此,企業成本管理不能只局限于生產過程,而是應該將視野向前延伸到產品的市場需求、相關技術分析以愛產品的設計,向后延伸到顧客的使用、維修及處置;不僅要重視生產制造成本,而且要重視項目調研、產品設計、材料供應、產品銷售、運輸及售后服務等影響產品成本的其他環節的成本;不僅要重視物質產品成本。還要重視如人力資源成本、服務成本、環境成本等非物質產品成本:不僅要重視歷史成本,還要重視相關成本、機會成本、邊際成本、差量成本等各項與決策相關的成本,即應實行系統全面成本管理,對產品所有成本內容加以管理。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真正降低成本的目的,從而使產品的利潤在整個壽命周期最大化。
(三)運用成本——效益權衡原則
成本——效益權衡原則體現了財務管理原則中的凈增效益原則,該原則認為某些成本的支出是為了獲取更大的收益,即類似于“花錢就是為了省錢”的消費觀念。按照該原則判斷一項成本是否值得支出,主要看它能否給企業帶來正的現金凈流量,即能否為企業增加經濟效益。
降低成本是提高經濟效益的手段之一,但是,成本管理不是孤立地降低成本,而是從成本與效益的對比中尋找成本最小化。因為單純的成本降低是有條件和限度的。并不一定意味著經濟效益的提高,而有時增加成本支出的絕對額。反而會增加企業的絕對收益。如企業勞動保護設施建設、購置污染控制裝置等,雖然會增加企業的一部分成本,但是這部分成本的增加能使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形象得到改善,并減少未來的現金流出,從而提高企業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力,最終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因此,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賣方市場逐漸向買方市場轉變,企業不能再將成本管理簡單地等同于降低成本,應該樹立成本效益觀,不僅要關注產品的生產成本,而且要關注其產品能在市場上實現的效益,并以成本——效益權衡原則來指導成本管理, 將成本與效益對比分析的結果作為成本計劃、控制的依據。
(四)引入作業成本法
作業成本法是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西方先進制造企業首先應用起來的一種全新的企業管理理念和方法,它是適應當代高科技的制造環境和靈活多變的顧客化生產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是對傳統成本管理方法的批判和繼承,其基本原理是按照“作業消耗資源,產品消耗作業”,依據不同的成本動因,將各類資源庫價值分解分配給各作業成本庫,再將各作業成本庫的成本分配給量終產出。
它以顧客鏈為導向,以價值鏈為中心,對企業的“作業流程”進行根本、徹底的改造。強調協調企業與外部顧客的關系。從企業整體出發,協調各部門、各環節的關系,要求企業物資供應、生產和銷售等環節的各項作業形成連續、同步的“作業流程”,消除一切不能增加價值的作業。使企業處于持續改善狀態,促進企業整體的優化,確立企業競爭優勢。它改革了制造費用的分配方法,并使產品成本和期間成本趨于一致,大大提高了成本信息的真實性。同時,它也提高了成本與產品實際耗費的相關性,能提供更準確的關于經營行為與生產過程以及產品、服務和顧客方面的成本信息,使企業成本管理深入作業水平,促進企業有效地提高作業完成的效率和質量水平,減少浪費,降低資源消耗,全面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整體的經濟效益。
當然,實施作業成本法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如果全面推行,遇到的困難可能會很大。因此,可以在企業內部,有針對性地選擇萊一局部率先推行,這樣,成功的可能性較大,而且能夠解決現實存在的突出問題,獲得良好的效果,同時,可以增強管理層和廣大職工對推行作業成本法的信心,積累經驗,為進一步推行作業成本法創造條件。
(五)樹立戰略成本管理思想
戰略成本管理是隨著顧客需求的多樣化、高科技應用于生產領域以及競爭的日益激烈而產生的,它是以企業的全局為對象。根據企業總體發展戰略而制定的成本戰略。是指成本管理人員運用專門方法提供企業本身及其競爭對手的分析資料,幫助管理者形成和評價企業戰略,創造競爭優勢,以達到企業有效地適應外部持續變化的環境的目的,其核心是成本優勢。戰略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務是關注成本戰略空間、過程、業績,即將成本信息貫穿于戰略管理的整個循環過程之中,通過對公司成本結構、成本行為的全面了解、控制與改善,尋求長久的競爭優勢。它把企業內部結構和外部環境綜合起來,企業的價值鏈貫穿于企業內部自身價值創造作業和企業外部價值轉移作業的二維空間,通過價值鏈分析、戰略定位分析、成本動因分析和競爭對手分析達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從而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持久的競爭優勢。 邯鋼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國內外競爭中脫穎而出,創造出我國冶金行業的一流佳績,并保持競爭優勢,就是因為它成功地引進并在企業運營中運用了戰略成本管理理論與方法,實行“模擬市場核算、成本否決”的低成本領先戰略,并把價值鏈分析引入企業的成本管理中,使企業真正實現了成本領先,同時,邯鋼也特別重視對戰略性成本動因的分析和控制。因此,我國企業要及時轉變思路,汲取國內外先進的成本管理模式和方法,將成本管理與企業戰略相結合。站在戰略的高度上考慮成本問題,從而使企業在競爭中長期生存和發展。
(六)建立健全成本考核制度。完善成本管理制度
考核是實現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沒有嚴格的考核制度,其它管理制度只是形同虛設,因此,應建立健全成本考核指標體系,根據可控性原則,設置合理有效的成本費用考核指標體系。定期對各成本責任單位和個人進行考核和評價,并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將考核結果同職工的經濟利益掛鉤,做到有獎有罰。獎罰分明,真正形成一套完善的、責權利相結合的成本管理制度。
總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成本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明顯,企業要生存、發展和獲利,就必須苦練內功,采取各種措施不斷改進和優化企業成本管理,保持長期的成本優勢,從而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