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金是一個企業的血液,如果企業缺少“血液”,輕則“營養不良”,重則“奄奄一息”,隨時都有“死亡”的可能。現實中很多企業正是因為資金周轉不良而破產倒閉。如何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就成了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企業資金出現斷流,多數是由于應收帳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企業沒有樹立正確的應收賬款管理目標,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而忽視了企業的現金流量,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對企業領導人的考核時過于強調利潤指標,而沒有設置“應收帳款回收率”這樣的指標。一些企業沒有應收賬款管理的責任部門,企業有大量的應收賬款對不上,收不回,一個主要原因是沒有明確由哪個部門來管理應收賬款,沒有建立起相應的管理辦法,缺少必要的內部控制,對損失的應收賬款無法追究責任。還有一些企業對應收賬款的會計監督相當薄弱,沒有建立應收賬款定期清查制度,長期不對賬。由于交易過程中貨物與資金流動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差異以及票據傳遞、記錄等都有發生誤差的可能,所以債權債務的雙方就經濟往來中的未了事項進行定期對賬,可以明晰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而現實中有的企業長期不對賬,有的即便是對了賬,但并沒有形成合法有效的對賬依據,只是口頭上的承諾,起不到應有的作用。目前大多數企業都不對應收賬款進行風險評價,沒有建立一套完善的賒銷制度,對形成的逾期應收賬款能否收回、收回多少沒有底數。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對策。
第一,要事先制定合理的應收賬款余額,實行應收賬款的計劃管理。在每一年的年度計劃中應該明確應收賬款的年末余額,并設定一個相對積極的平均收款期,允許每年的平均收賬期有一定得上下浮動。作為考核業績的依據,設定應收賬款占流動資產總額的比例,實施彈性控制,在產品走俏時賒銷規模從緊,產品疲軟時從寬,資金緊張時從嚴。
第二,實行科學的合同管理,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除現金收入以外的供貨業務都應該簽定合同,主要的供貨業務應使用統一的合同文本,合同要素要齊全具體,特別是收款期延付的具體違約責任等應清楚、準確,只有這樣才能用法律武器保證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
第三,對客戶的信用進行評估,確定賒銷規模。對擬賒銷的客戶的資產狀況、財務狀況、經營能力、以往業務記錄、企業信譽等進行深入調查,按賒銷客戶的還款能力和信用等級確定銷售政策。
第四,發揮會計的基督職能,輔助應收賬款的回收。企業的財務部門應按賒銷客戶區域建立核算應收賬款明細賬,對賒銷業務及時進行會計核算,并定期統計應收賬款各客戶的金額、賬齡及增減變動情況,及時反饋給企業主管領導和銷售部門,為評估、調整賒銷客戶的信用等級提供可靠依據,同時也能了解賒銷總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