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財務競爭力觀念的樹立,對企業競爭力的提高有重要意義。本文分析了新疆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進行了對策研究。
【關鍵詞】新疆;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
一、財務競爭力的定義及意義
隨著企業間競爭的興起,企業的發展步入了價值導向的發展階段,企業財務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如何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以便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求生存、促發展,是企業所面臨的首要問題,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企業財務來說,如何籌措資金、使用資金并回收資金、補償資金,保證生產經營各環節所需要的資金得到滿足,以滿足其在時間上的繼起性和空間上的并存性的要求,維持生產經營安全地運行,是這一階段對企業財務的要求。這樣企業財務關系開始復雜化,企業的財務競爭力也由此應運而生。
財務競爭力可以定義為:是一種以知識、創新為基本內核的,公司理財專有的、優異的、扎根于企業財務能力體系中的有利于實現企業可持續競爭優勢的整合性能力,是企業各項財務能力高效整合后作用于企業財務可控資源的一種競爭力。財務競爭力的提出,使企業的財務理念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企業一旦樹立起財務競爭力的觀念,便會促使企業走出產品、商品生產經營的天地,積極盤活企業的存量資產、調整產業結構和資本結構,進入資本經營的新領域,以求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二、新疆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存在的問題
新疆是西部開發中的重要省區,截至2006年,新疆共有27家上市公司,其中地方16家,兵團11家;國有成分占主導地位的20家,民營經濟7家;天山北坡經濟帶21家。上市公司總市值584.49億元,年末總股本74.12億股,累計募集資金104.39億元。在27家上市公司中,從事制造業的有13家,農林牧漁業3家,商業2家,綜合類3家,其余分屬不同行業。新疆上市公司的經營方向明顯體現出地域特色,其中農業類上市公司體現出大農業特點,許多綜合類公司也是在大農業基礎上縱深發展。根據新疆區域條件和經濟基礎差異的實際情況,自治區確定了扶優扶強、發展特色經濟和優先發展天山北坡經濟帶的戰略決策,近三年來區域經濟迅速發展,涌現出以新疆屯河、新中基、新農開發為代表的利用資源優勢成為新疆經濟支柱產業一白一紅的龍頭企業;以天利高新、八一鋼鐵、天山股份、特變電工為代表,以石油天燃氣、有色金屬、黑色金屬、非金屬礦物等優勢資源和高新技術為依托,采用并購、置換、重組等多種資本運營方式,初步實現了行業內資產、資源的優化和規模經營的上市公司。
新疆上市公司的財務競爭力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如新疆經濟發展水平、金融環境、所處的行業、發展階段、公司歷史背景等。而這些因素往往組合有別,因此新疆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的運行存在以下問題:
(一)財務競爭力整體水平不高,且強弱分布不均
根據相關資料可以具體得出排在均值以下的上市公司數占整體的情況。財務生存力、財務發展力和財務潛力的百分比分別為:48%、63%和60%。由此可見財務競爭力的整體發展水平并不高,有一半以上的上市公司發展水平不理想,影響了整體的競爭力水平。從財務競爭力強弱分布狀況來看,新疆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較強的企業還不多,僅占到整體的15%,而競爭力次強和中等的占到整體的大多數,呈典型的橄欖型發展模式。
(二)財務競爭力發展水平差異較大
根據將27家財務競爭力三個層次的三年綜合均值作一趨勢分析,可以發現:財務生存力的發展狀況是穩步上升的;財務發展力是呈U型發展的;而財務潛力則是呈下降趨勢的。由此可見,財務競爭力的三個層次的發展水平大不相同,這種發展趨勢不利于財務競爭力的均衡發展。
(三)財務競爭力發展模式不均衡
根據財務競爭力矩陣雷達圖分析可以清楚地發現財務競爭力的三個層次之間發展并不均衡,從形狀上看,財務生存力、財務發展力和財務潛力三年來均不能構成正三角形。說明新疆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屬于發展不均衡的競爭模式。
(四)財務競爭力的影響因素強弱不均
筆者將影響財務競爭力的六大能力因子(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現金獲取能力、成長能力、人力資本能力)的綜合均值為參考對象,按照均值以上的上市公司數為評價依據,對其六大能力因子進行對比分析。影響財務競爭力的六大因素中,償債能力、獲取現金能力和成長能力較好,均值以上的上市公司數超過了一半。而相對較弱的能力因子有: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和人力資本能力,這說明反映新疆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的這三方面因素還需要加強管理。
(五)地方企業財務競爭力分散,兵團企業發展潛力巨大
新疆27家上市公司中有11家兵團企業,從財務競爭力的綜合排名可以明顯看出,地方和兵團這兩類特殊的上市公司群體由于在不同的背景下產生和發展,呈現出不同的發展態勢。這些兵團企業全部集中在財務競爭力次強和中等這兩個級別,占到這兩個級別上市公司總數的58%,發展狀況也呈現出穩定、集中的運行特點;而地方企業卻零散地分布在每個等級上,發展狀況相對起伏且分散。
三、提高新疆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的對策研究
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和企業管理人員所認同,相信通過加強財務競爭力,必會增強企業的整體競爭能力,提高企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擴大企業盈利。通過以上對新疆27家上市公司的財務競爭力的評價與分析,筆者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分別提出以下幾點提高新疆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的對策建議:
(一)建立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企業管理體系
事實上,現代企業建立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企業管理體系,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是可行的。因為財務部門時刻把握著企業活動的脈絡,財務活動貫穿于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過程,而企業經營業績最終則全部體現財務狀況的變化。第一,樹立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理念。財務管理參與經營決策要研究風險,增強企業經營決策的正確性。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越激烈,越要精于理財,不斷在競爭中發展、強大。第二,把資金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核心。企業管理無論是為了改善所作的努力還是正常的管理,最終都體現在對資金的管理。
(二)確立財務競爭力最大化為財務管理的最優目標
企業競爭力的研究極大地推動了企業財務能力和財務核心競爭力的研究,這種研究必然促使我們對企業財務管理目標進行重新審視,以確定企業財務管理的最優目標。引入能力理論,從企業財務競爭力的角度來研究財務管理目標,為深入研究開辟了一條全新的思路。筆者認為,目前以提高企業幾個能力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的觀點,仍有不妥。該觀點認為,企業為了生存、發展和獲利,必須提高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并使這幾大能力協調統一。幾個能力的提高是良好的財務管理的結果,而單純以這幾大能力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僅使財務管理在某些方面可供選擇,并不能代表財務管理的總目標,并且很難明確判斷這幾大能力是否協調統一。鑒于上述不足,筆者認為,以財務競爭力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最優目標則更為合理。
(三)建立基于競爭思維的財務戰略
企業財務戰略是指公司在一定時期內,根據宏觀經濟發展狀況和公司發展戰略,對財務活動的發展目標、方向和道路,從總體上做出的客觀科學的概括和描述。財務戰略的選擇決定著企業財務資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影響著理財活動的行為與效率。而基于競爭思維的財務戰略,往往具有全面性、盈利性、戰斗性和綜合性等特征,能在競爭性的財務戰略安排中,通盤考慮進攻與防御、有利和不利、機會和風險、收益和損失等因素,周密規劃各方面的資金需要。競爭性的財務戰略本身在安排收益指標的同時,也把償債能力、流動性等與風險密切相關的指標予以合理安排,這就促進了企業生產經營安全性的提高,把競爭可能給企業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增強競爭意識,是企業管理發展的內在要求。競爭戰略與財務管理的融合促進了競爭意識的深入,并具體體現在企業的財務戰略之中。
(四)培育財務競爭力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利源泉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市場競爭優勢的基礎,是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源泉。那些能夠為企業創造持續競爭優勢的財務競爭力能夠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進而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從根本上講,這是由于其相對獨立的特殊地位決定的,一方面是因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要以穩定的資金流為保障,如果企業的資金流動不能正常進行,企業的持續競爭優勢就會喪失殆盡,導致企業破產倒閉。另一方面,財務競爭力表現在對財務可控資源的作用力上,對財務可控資源的合理配置,將直接推動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形成和核心能力的培育。
【主要參考文獻】
[1] 郭復初.財務通論[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1997.
[2] 朱開悉.財務管理目標與企業財務核心競爭力[J].財經論叢,2001,(5).
[3] 馮巧根.競爭財務論[M].立信會計出版社,2001.
[4] 陳文浩.企業財務功能開發[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