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文章研究了企業中全面預算管理的先進方法,以及預算管理在提高企業的經營質量和管理水平上的作用。
關鍵詞:企業預算管理;研究
企業的預算管理作為企業中一種效果比較明顯的管理方法與制度,具有確定企業明確企業管理目的、有效整合企業的資源、分享企業信息、評估管理效果等作用。我國財政部《企業國有資本與財務管理辦法》(財企【2001】325號)規定:企業應當實行財務預算管理制度。
一、預算管理在企業中運用的情況分析
這些年來經過充分的醞釀與推行,預算管理在強化企業管理,完善企業的生產活動、規范企業各類資金開支還有樹立企業的內部監督機制等方面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目前預算管理獲得的成績
1、通過實施預算管理,企業有效地降低了成本與開支。這些年來,各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自始至終把強化企業預算管理作為降低企業成本費用的重中之重。公正、合理、細致的預算管理是這項工作的基本要求與行為守則。而要實現全面的預算管理作為企業內部控制的主要內容,就要實現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精密計算、規范合理,要注意預算管理的程序、要求以及實際效果。
2、對企業的資本性支出行為進行規范,提高其有效化的程度。近些年來,隨著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企業的積累越來越豐厚,很多企業加大了基礎設施的投入,固定資產增速很快,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針對這方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要求企業的財務部門從企業預算的制定到預算的實施都嚴格把關,除了嚴格按照國家規定外,還要根據企業的實際,對企業經營設施明細分類,以達到投入產出最大化為目標,力爭做到把錢用在刀刃上,提高企業資金的利用效率。
(二)企業預算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1、死板保守。傳統的預算編制往往不考慮未來不確定的影響,表現在實際的實施中靈活性不夠,成為業務部門的束縛,制約了業務部門對新機會的把握,另外,作為一種業績評估也失去了它的合理性。
2、不夠科學。在傳統的預算編制過程中,由于松弛的預算、信息被歪曲等不合理現象的存在,使得預算的編制失去了它的科學性。
3、保守落后。企業財務部門在企業預算管理的實施中,負荷預算指標的選定、評價和考核,而企業中的其他部門可能出現消極參與、虛與委蛇、不配合、少溝通等情況,這樣導致預算管理難以真正體現實際情況,針對這些問題,企業財務部門經常會利用前一年度的數據來實現管理的目標,這樣導致了確性與先進性的缺乏。
二、深入強化實施預算管理,充分發揮企業預算管理的對策
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是企業的整體管理系統的重要部分,通過這些年來的不斷思考與持續改進,尤其是通過最近幾年的不斷創新,預算管理的作用逐步得以體現。但還有很多不妥之處,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加以完善:
第一,灌輸企業全體預算觀念。要實施預算管理,首先要提高各級管理者對預算管理的認識,這是預算管理機制有效運行的重要前提,預算管理機制的運行必須要有領導推動,全員參與。要使全員明白預算不單是財務部門的工作、是企業最高層面的戰略性管理措施,是關系到企業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企業各部門和全體員工的參與和支持,使企業自上而下都了解預算管理,認識到實施預算管理的重要性,主動支持預算機制的運行。
第二,建立預算的載體。在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預算編制及調整的工作量都很大,執行中事前的監管也缺乏有效的措施,預算管理存在著較高的管理成本。這就要求在預算管理方面要有一個既有利于加強預算管理,又有利于節約管理成本的有效載體。因此,應積極按照國家局的要求,建立統一的會計核算軟件和資金監管軟件,以運用計算機網絡管理信息系統,全面收集企業管理的有關數據。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增強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第三,提高預算的控制力和約束力。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關鍵是硬化預算執行,提高預算的控制力和約束力。而提高預算的控制力和約束力的關鍵,則是落實管理制度。主要是建立預算執行情況分析會例會制度;嚴格預算考核制度;建立健全責任會計制度;完善內部核算制度。為提高預算的控制力和約束力,還要增強預算的預見性和適應力,在預算編制中,應量人為出、開源節流。在綜合預算中還應設有不可預見性支出等方案或設立局長(經理)基金,并落實分級授權制度,從而達到既可提高預算的硬約束力,又顯現預算一定的靈活性。
第四,制定預算考評體系和激勵政策。企業預算的考評指標體系要體現:與企業的戰略目標要匹配;能切實反映預算單位負責人的付出;被評價者與評價者都認為這些指標是必須的;能夠在促進各部門協調合作中發揮作用。
制定激勵制度的目的是能夠保證預算系統持續運行,有效實施。預算的最終效率取決于是否有切實可行的激勵制度以及是否嚴格執行這一制度。
參考文獻:
1、|姚長興.試論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體系[J].工業審計與會計,2007(4).
2、溫曉勤.淺議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作用與意義[J].公用事業財會,2006(2).
(作者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煙草公司烏魯木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