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擔心吉利買了沃爾沃后,重走福特汽車的老路,虧損不停。今天,我要給大家算一筆賬,至少說明到目前來說,這筆買賣還不賴。
沃爾沃目前資產15億美元,它2009年虧損了6.53億美元,按道理,這個公司不到2年半的工夫就能把自己全部“賠”完了。不過,凈資產沒有算知識產權的費用,沒有算品牌的價值,沒有算經銷商的網絡。
3月30日夜里,李書福對媒體記者算了一筆賬。福特收購沃爾沃后,每年投資研發的費用是10億美元,10多年下來有100億美元。沃爾沃在被福特收購前的75年歷史中積攢的知識產權投入總計100億美元。粗略匡算,沃爾沃的知識產權投入達200億美元,即便投入產出比是20比1,那么知識產權的價值也有10億美元。
這個價值,從北汽購買薩博部分資產花去的2億美元,也可以大體換算出來。北汽買到了3個車型、4個發動機、2個變速箱以及其他一些專利,這些老舊淘汰技術值2億美元;那么,沃爾沃現在9個全新的系列產品、3個平臺、若干尖端車輛安全技術,10億美元也不過分。
至于品牌價值,2009年Interbrand品牌價值榜上,上榜豪華汽車品牌中排名最后一位是雷克薩斯,它的品牌價值為31.6億美元。坊間認為,沃爾沃作為豪華品牌,不比雷克薩斯差多少。也許這兩年日系車風頭比較勁,就算沃爾沃只有雷克薩斯的一半價值,也有15.8億美元。
蓋世汽車網CEO陳文凱告訴記者,品牌的計算方式目前有兩種:以品牌歷年的推廣費用進行疊加,然后根據時間和覆蓋區域等來乘以某個系數得出;或者以該品牌汽車銷售的數量、價格和市場同檔次車型平均銷量和價格相比較,產生的溢價來計算。
“沃爾沃與市場同檔次車型相比,比如雷克薩斯相比,品牌溢價能力是非常小的。”陳文凱表示,品牌價值在10億美元~15億美元已經是不錯的估值。
所以,即使不考慮沃爾沃經銷網絡的價值,15+10+15.8=40.8億美元,這就是李書福買來的資產,而他只花了27億美元。
此外,再來分析沃爾沃當前的債務。由于債務分割是按照政府審批時間作為節點,審批前歸福特,審批后歸吉利,因此絕大部分債務都剝離給福特汽車。
因此,吉利拿到手的,幾乎就是凈資產,一塊完完整整的好東西。從這個角度來說,不得不佩服并購沃爾沃團隊的談判能力,他們費了1年時間來弄這件事,絕對是干得相當漂亮。
2008年,沃爾沃虧損近15億美元;2009年,收窄為6.53億美元,這一年沃爾沃的銷量為33.5萬輛。
李書福表示,37萬輛是沃爾沃的盈虧平衡點,在虧損不斷收窄的情況下,2010年,沃爾沃很有可能打平。
有幾個數字可以證明這個觀點,首先,在3月28日瑞典簽約儀式現場,有人問沃爾沃全球CEO,2010年打算在中國賣多少輛,他回答3.9萬輛。2009年,沃爾沃在國內賣了2.24萬輛。
如果中國市場在2009年基礎上增長1.7萬輛,那么全球其他市場只需要貢獻1.8萬輛的銷量,沃爾沃就能做到不虧損。對于從金融危機中慢慢恢復的汽車市場來說,這并不難。
其次,在2009年第四季度,沃爾沃的凈利潤率已經升至-0.8%,而2008年同期為-22.7%,也就是說,沃爾沃的虧損幅度在不斷收窄,就在吉利收購前夕,它離賺錢只差一步。
因此,從這個角度說,負債并不會產生任何影響。40.8-27=13.8億美元,這就是李書福3月28日簽約那一刻至少賺到的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