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 企業稅收稽查關

企業稅收稽查關

2009年,國家稅務總局稽查局下達了1000億元的稽查任務,各地稽查局已展開了對重點行業的稅務檢查。透過具有豐富執業經驗的稅務稽查人員與企業財務人員的雙角度的綜合分析,相信正經受稅收自查壓力的企業能夠從中學習借鑒到相關技巧。

  受累于世界經濟形勢快速下滑,以及2009年國家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而陸續出臺并實施了大規模結構性減稅優惠政策的影響,我國上半年稅收總收入完成29530.07億元,同比下降了6%,減收1895.68億元,形勢之嚴峻是多年未有過的。為了扭轉這一局面,國家稅務總局稽查局一改多年以來不下收入任務的習慣,給全國稅務稽查系統下達了1000億元的任務,而去年全國查補入庫的稅款只有500億元。時間緊任務重,光依靠查賬完成稽查任務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于是,為了在短時間內完成任務,各地稽查局的工作重點都轉移到了安排企業進行自查上來。從今年4月份起,總局稽查局首先要求中央企業進行自查,最近一段時間,各地方國稅局、地稅局的稽查局開始安排地方的納稅大戶進行自查。一場稅務稽查風暴緊隨著臺風“莫拉克”迅猛刮來。要想安然度過“臺風期”,企業須應對得法。

  企業自查技巧與原則

  如前所述,稽查局這次開展的企業自查最主要目的是完成稅款入庫任務。所以,如果貴企業一不小心有欠稅了,或者說企業“高瞻遠矚”故意留著一部分稅不交,那么筆者就要“恭喜”貴企業了。拿這些欠稅去交差,當然金額不能太小,只要能收上欠稅,稽查局一般不會再找貴企業的“麻煩”。如果這部分欠稅已經在征管部門掛號了,又能引起征管部門和稽查部門的相互博弈,到時候貴企業就是那個得利的“漁翁”。這樣說來,似乎是不照章納稅的倒還容易過關,或許有時候確實是這樣。當然,我們并不鼓勵企業這種做法。

  那么多少金額合適呢?這里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據說有些地方稽查局內部有不成文的規定,就是企業報的自查數一般不得少于該企業上一年度納稅總額的1.5%。1.5%的數字也符合統計學原理。2008年全國稅收收入完成54218億元,其中稽查局查補入庫的稅款是513億元,占0.94%,考慮到今年稽查任務增加了一倍,把比例提高到1.5%是有道理的。

  當然,大多數企業并不能“有幸”欠稅,若不是由于資金周轉不靈,企業一般也不會故意留著一塊稅不交,因為這樣會增加被加收滯納金的風險。所以,絕大部分企業都要老老實實的自查。那么怎樣才能過關而不至于遭到稽查局的重點檢查呢?

  首先,企業要重視此次稅務檢查。衡量自己在當地所處的地位,是不是當地的納稅大戶?是不是當地行業的領頭羊?如果是,企業應該明白自己毫無疑問已成為了稅務檢查的重點對象,稽查局會把優勢力量集中于納稅大戶身上,因為從重點稅源企業挖稅遠比從一般中小企業見效要快得多。沒有哪個企業敢說自己一點問題都沒有,即使請了中介幫助協查,仍不能高枕無憂,因此企業切不可輕視。

  其次,企業應先把能在會計報表上體現的稅款自查一遍。比如印花稅,現在很多省市采用了核定征收的方式,只要看財務報表的購銷金額就可以匡算出購銷合同印花稅的金額。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的增加會導致印花稅的產生,房地產開發企業預收賬款的增加也會導致產權轉移書據印花稅納稅義務的發生。還有土地使用稅,2008年,很多地方都大幅度提高了單位稅額,稽查局借助稅務機關的征管信息系統,或者直接從財務報表上就可以看出,企業所交的土地使用稅是否足額。這些表面上易計算檢查的稅款一定要報上去,這樣可以贏得稽查局的好感,起碼能給稽查局留下已經在認真自查的印象。

  最后,企業應該認真對照自查提綱的內容進行自查。自查提綱是稅務機關根據以往對相關行業進行檢查時發現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出來的帶有普遍性的檢查提綱,對每一個納稅人的自查都有指導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企業在自查時不能僅限于自查提綱的要求,還應該跳出提綱,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來自查,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規避稽查風險。

  表面上的稅款報上去后,如果稽查局覺得還不滿意,或者尚未達到想要的數字,一般會給企業第二次自查的機會,這是最后的機會,企業應該多與稽查局的同志溝通,認真把握機會再梳理一遍,看看還有什么地方疏漏了,以免留下后患。

  重點行業自查要點

  今年稅務檢查的重點行業是房地產開發企業、建筑安裝業、大型連鎖超市,下面就這三個行業應注意的問題做一些提示。

  一、房開企業開發產品自用及銷售:

  關于房地產開發企業自用開發產品應否繳納所得稅的問題,按規定,2008年以前的自用開發產品需要視同銷售繳納企業所得稅,2008年1月1日以后自用的開發產品不需要視同銷售繳納企業所得稅,這一點是不少房開企業容易忽視的問題。

  房地產商無正當理由,以明顯偏低的價格將商品房銷售給本公司股東及相關聯企業及個人,不僅要按市場價補交營業稅、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還要負責代扣代繳股東所享受到的折扣的個人所得稅。

  二、建筑安裝企業的營業稅計稅時點: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2006年12月下發的財稅【2006】177號文件《關于建筑業營業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規定,“納稅人提供建筑業應稅勞務,施工單位與發包單位簽訂書面合同,如合同明確規定付款(包括提供原材料、動力和其他物資,不含預收工程價款)日期的,按合同規定的付款日期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合同未明確付款(同上)日期的,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收訖營業收入款項或者取得索取營業款項憑據的當天。”但據筆者所知,目前大部分建筑安裝企業仍然是以開具發票的時點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的,或是以收到預付款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此文件的執行時間是從2007年1月1日起,企業應該結合這次自查,調整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三、大型連鎖超市營業稅與增值稅的劃分:

  作為企業,面臨的最尷尬問題也許就是國稅、地稅同時就一項業務擁有征稅權,企業兩邊都不敢得罪,而且萬一交錯了地方,還會增加納稅成本。

  超市的業務中最容易混淆的就是超市收取供應商的返利和促銷費、上架費、進場費、運輸費等各種費用的劃分。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商業企業向貨物供應方收取的部分費用征收流轉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4】136號)文件的規定,商業企業向供貨方收取的與商品銷售量、銷售額無必然聯系,且商業企業向供貨方提供一定勞務的收入,例如進場費、廣告促銷費、上架費、展示費、管理費等,不屬于平銷返利,不沖減當期增值稅進項稅金,應按營業稅的適用稅目稅率征收營業稅。對商業企業向供貨方收取的與商品銷售量、銷售額掛鉤(如以一定比例、金額、數量計算)的各種返還收入(即返利),均應按照平銷返利行為的有關規定沖減當期增值稅進項稅金,不征收營業稅。因此超市應對照該文件的規定正確核算和劃分增值稅與營業稅,對于稅務機關的不合理要求可以據理力爭。

  易被忽略問題提示

  一、價外費用的納稅問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營業稅的計稅依據是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向對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其中價外費用包括向對方收取的手續費、基金、集資費、代收款項、代墊款項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收費。凡價外費用,無論會計制度規定如何核算,均應并入營業額計算應納稅額。在會計實務中,收取的價外費用一般是計入往來賬或是直接沖減期間費用。例如,建筑安裝企業收到提前竣工獎一般是放在“營業外收入”中,而企業只就主營業務收入申報營業稅。但關于價外費用的問題也有例外,比如房地產開發企業代政府部門收取的費用,如果不將此費用計入房價中,且另外開具收據收取費用的,可以不計入營業額中繳納營業稅。

  二、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是否免稅。

  舊法的規定是財政補貼要有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文規定可以免稅的才能享受免稅的待遇。新法改變了這一做法,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下發《關于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87號)文件的三項規定,企業較容易滿足該文件所提出的條件,從而享受到稅收優惠政策。

  三、工資薪金稅前扣除新舊政策的差異。

  舊的所得稅條例對工資薪金的稅前扣除實行工效掛鉤和計稅工資兩種辦法。新法的規定則寬泛得多,強調“合理性”的判斷。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3號)的規定,“合理性”是這樣判斷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工資薪金,不得超過政府有關部門給予的限定數額。對于其他類型的企業,掌握以下的原則:企業制訂了較為規范的員工工資薪金制度;企業所制訂的工資薪金制度符合行業及地區水平;企業在一定時期所發放的工資薪金是相對固定的,工資薪金的調整是有序進行的;企業對實際發放的工資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義務;有關工資薪金的安排,不以減少或逃避稅款為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該文還規定:工資薪金總和,不包括企業的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以及養老保險費、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也就是說,“應付職工薪酬”科目所核算的內容并不是可以全部在稅前扣除的,企業可以利用這點開展稅收籌劃工作。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