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人性化管理作為一種現代企業管理方式,相對于其他各種類型的管理方式而言,是一種根本性的超越,是更高層次的管理方式。文章分析了人性化管理應用與財務管理中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并從管理制度、情感管理等方面為企業管理的人性化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看法。
關鍵詞:財務管理;人性化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在財務管理工作中落實科學發展的思想首先就要做到財務管理的人性化。人性化是指在工作管理過程中依照現代管理的“人本原理”,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財務工作人員作為一個自然人,在面對紛雜的社會關系、企業內部關系、領導與員工的關系甚至原則與變通關系時存在許多局限性。在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理性的制度、思維、方式方法有時不能滿足在選擇時取得“利益最大化”的要求。然而人性則具有無窮的開發價值。人性化管理的特征就是運用人的心理因素和情感因素來激發工作活力和熱情,最大限度地調動每一個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提高工作業績,達到發展的目的。
成功的企業都把建立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放在首要的位置,在財務工作中使用人性化的管理手段,最根本的是要建立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一、以科學發展的眼光,人性的對待財務管理制度
制度,嚴格來說就是指執行制度和改變制度。財務管理有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嚴格執行制度,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在認可這條原則的基礎上,人性化管理還要求執行制度和改變制度相結合。長期以來,我國的財務管理制度一直存在著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過分追求高度統一的財務管理制度。我國建國之后之所以選擇前蘇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這與我國幾千年所形成的集權政治、經濟文化有關。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所制定的各種財務管理制度都具有高度的統一性。至今人們仍然習慣于由中央制定統一的財務管理制度,強調國家價值取向,重視國家財務管理制度建設,而各單位只要執行好國家制定的各項財務管理制度即可。
第二,在財務分配制度方面長期追求公平而忽視效率。這與傳統文化中的“均貧富”、“一大二公”思想有關。
第三,財務管理制度剛性有余而柔性不足,這是我國傳統財務管理制度文化的又一大特點。過去我們的財務管理制度規定得過死、過細,理財者只有執行的義務而沒有變通的權利。這與人們長期沒有自主權有關。
而在現在的市場經濟體制下,社會文化、政治立場,法律制度、經濟環境、行業形勢等要素的不斷發展、變化。這必然要求財務管理制度決不能停留在制度就是最高權威且不能動搖的被動層面上,而是在不斷出現新形勢、新問題的條件下隨形勢的發展、環境的變化來不斷調整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用發展的眼光來審視已經存在的各種制度規定,用人性化的方式改變不合時宜的條條框框,以更加柔化、細化、人性化的方法在財務管理工作中遵循各種制度規定。
二、以合作共贏的思想,人性的培養財務人員情感
人不僅有理性,而且還有感情,人的行為既受理智的控制,又受感情的支配。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當理智與感情發生沖突的時候,常常服從于感情而不是理智,因而越是感情相通的人越會產生一致的行為,他們之間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就越大,心理學上稱為“感情移入”。
首先,情感化管理。情感因素是構成管理者非權力影響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影響被管理者工作主動性和效率的重要因素。情感化管理就是要注重財務管理者的內心世界,根據情感的可塑性、傾向性和穩定性等特征去進行管理,其核心是激發財務人員的積極性,充分發揮情感在管理中的效能。
其次,民主化管理。民主化管理是企業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方式。只有當人們切切實實地管理起自己的事務,才能真正激發起對企業的歸屬感、命運共同感、責任感,從而盡心盡力地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貢獻力量。民主化管理實行把管理權交給一線的財務人員,鼓勵他們積極表達自己的意見,有利于增強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財務管理共組順利開展。
最后,文化管理。從一定意義上說,現代企業人性化管理正在逐步演化為一種文化管理。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企業文化管理熱潮足以為證。企業文化系統的改變企業內部人員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以及使個人行為能為集體所接受。
通過人性化的人員管理模式改革,企業內部管理者和財務工作者從傳統的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隸屬關系,變為事實上的合伙關系;從自身擁有的勞力或智力的個人所有者,變為企業資產的所有者;從管理者的外部激勵,變為因為能與企業分享利潤而自我激勵,由他律變為自律。肯定了財務管理人員的主人翁身份,使其產生合作共贏的心理感受。
三、以理解支持的態度,人性的支持財務人員進行繼續教育
傳統財務管理理論一直把資金作為管理對象,而現在企業已經越來越認識到人在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性。財務管理既是對資金的管理,更是對人的管理,人是企業的主體,人管理不好,資金就難以管好。
在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要求現代財務管理方法必須隨之轉軌變型,由報賬型向管理型、決策性轉變;由事后型向事前型、事中、事后全過程轉變;由被動型向能動型、自主型轉變;由傳統手工方法向現代高科技、網絡化、規范化轉變。為了適應形勢,更新知識,提高財務人員的管理水平和業務技能,就必須不斷鼓勵財務人員進行繼續教育培訓學習。作為企業必須在時間、經費等多個方面鼓勵支持財務人員采取各種形式進行繼續教育學習。一方面財務人員滿足了自我提升的自身需求;同時,企業也不斷加強了財務管理人員隊伍素質,為更好地進行財務管理工作提供了保障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