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計算機在會計領域的廣泛應運,計算機會計信息失真越來越成為一種嚴重威脅會計行業正常發展的問題。文章從計算機會計信息失真的危害、來源及解決對策等方面討論了計算機會計信息失真風險與防范。
關鍵詞:計算機;會計信息;風險與防范
一、計算機會計信息失真的危害
計算機會計信息失真嚴重干擾了正常的經濟次序,弱化了會計的反映監督職能,對單位、國家和社會來講都是貽害無窮的:首先,計算機會計信息失真會給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如投資者、債權人及有關監督機構帶來誤導,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影響市場正常健康發展,破壞投資環境,造成國家稅收和國有資產的流失。其次,會計信息失真使得有關核算資料發生扭曲,掩蓋了經濟活動過程中的矛盾。再次,計算機會計信息失真為某些作風不正的而又掌握一定權力的領導者憑借長官意志化大公為小公、化公為私,貪污腐化開了方便之門。因此,深入研究造成計算機會計信息失真的風險可能,探索有效的防范措施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二、計算機會計信息失真風險的類型及表現
(一)硬件風險
硬件是指運行計算機系統所必須的有形儀器裝置,如計算機的主機電源、顯示器等等。這些裝置一方面存在自身功能失靈的問題和機件老化導致的壽命限制,另一方面也比較容易受到人為的攻擊。
(二)會計軟件風險
對系統缺乏必要的可行性分析,軟件未進行嚴格的測試和試運行,計算機人員不懂會計、審計,他們有可能在沒有理解用戶的要求之前就開始設計,會計軟件用戶往往又不懂計算機,他們難以用計算機人員所熟悉的計算機術語反映自己的要求,導致系統目標和任務不明確。
(三)會計數據風險
會計數據破壞包括硬破壞和軟破壞。會計數據硬破壞主要表現在無意的損壞磁盤,造成所存儲的會計數據丟失,使會計數據失去可用性。會計數據的軟破壞是指通過修改、刪除、偽造、截獲的形式對存儲介質上的會計數據進行破壞的行為,包括會計數據本身的缺陷、繞過計算機會計系統非法修改或復制會計數據、停電或誤操作、計算機病毒等。
(四)網絡風險
敏感數據被竊取、數據的非法復制使用。黑客利用系統和網絡漏洞的技術日益提高,由于網絡會計中用戶終端分布在各處,給識別和驗證造成困難。地址欺騙和口令冒用,冒充合法用戶避開端口保護或訪問控制進入網絡。冒充主機,用偽造的訪問控制程序欺騙合法用戶,套取口令和密鑰,進入系統對會計數據進行破壞。
(五)計算機會計信息管理制度風險
計算機會計信息管理制度風險是指由于計算機會計信息管理制度的不合理和不完善而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的不確定性。這些都無疑增加了計算機會計信息失真的風險。
三、計算機會計信息失真風險的防范
防范計算機會計信息失真的最基本目標就是保證會計數據的完整性、可用性和秘密性。
(一)技術性防范
一是加密技術:通過給會計數據加密,可以使外來者無法識別,從而使截獲的會計數據失去價值,使篡改與偽造不可能實現。二是程序控制法:程序本身對防止計算機會計信息失真具有雙重性,程序必須有足夠的安全保護來防御外來攻擊。在程序研制、維護過程中,必須采取有效的控制來確保程序正確性、安全性。三是數據處理功能保護:設立專門的防范措施,控制數據處理過程中的完整和正確,并防止計算機病毒等舞弊程序。對重要的會計賬目可采用讀寫保護或編碼時間鎖定,遠程終端可采用密碼通訊方式傳遞會計數據。四是跟蹤檢測技術:對于任何被保護的會計數據的存取操作,計算機會計系統應詳細記錄和跟蹤檢測。任何非法存取應立即被反映到系統的主制臺上,以使系統管理人員及時采取對策。五是硬件防范:計算機應有相應的防水、防火、防地震、防雷擊等防范自然災害的防衛系統和報警裝置。增強計算機防電磁輻射和抗電子干擾的能力,并有防靜電措施和自己的空調系統,還要保持電流穩定暢通。
(二)建立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系統
建立一個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系統,可以有效地防止計算機會計信息失真。計算機會計系統的內部控制包括:一般控制和應用控制。一般控制主要使有關電子數據處理的政策和制度,它為計算機會計系統能安全可靠地運行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證。應用控制是針對某個特定的會計應用系統而建立的控制。一般控制和應用控制兩者缺一不可。
(三)積極開展計算機會計系統的審計
審計的目的之一就是查錯防弊。因此,防止和揭露計算機會計信息失真是審計人員的職責。審計人員在防止和揭露計算機會計信息失真方面,可采取以下措施:積極開展計算機會計系統的事前審計;定期對被審系統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審計;重視計算機會計系統的事后審計。
(四)加強人事管理提高有關人員素質
防止計算機會計信息失真的最主要措施是加強人事管理。在選配環節上要進行必要的考試和相關知識的培訓,以確保其具備操作計算機會計系統所必須的技能,同時也要進行必要的經歷審查,以確定其在道德品行上是否存在污點;在使用環節上積極開展計算機安全和職業道德的宣傳和教育工作,嚴明職責,相互制約。
(五)完善有關立法工作
完善有關立法,為防范計算機會計信息失真創造一個良好的法律環境。盡快完善以現行《會計法》為基礎的相關法規的建設。制定《會計法》實施細則此外還要制定有關會計信息質量的管理性法規,對其管理方法、管理人員的責任與權力以及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的懲處等方面做出明確的規定,為加強會計信息質量管理提供法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