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小企業對于社會的重要性
1.1中小企業已成為數量最多、比例最大的企業群
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統計,2007年12月底,我國注冊私營企業已達551.30萬戶,比上年增長53.20萬戶;私營企業注冊資金總額為76000億元,同比增長23.50%。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我國企業群眾數量最多、比例最大的一個群體。
1.2中小企業已成為解決就業的主要渠道
2007年我國新增就業人數1003.31萬人,同比增長8.54%,實現結業總人數12749.28萬人;2003-2007年,個體私營企業增加從業人員5500萬人,提供了城鎮75.00%的就業崗位。現在,中小企業已經成為了我國解決就業的主要渠道,為我國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1.3中小企業已成為對外開放的生力軍
據商務部統計,2007年我國非國有企業出口總額達到2976.80億美元,比1997年增長近10倍,非國有企業出口額占到全國出口商品比重的24.40%,中小企業在我國對外貿易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此外,中小企業在支撐縣域經濟、統籌城鄉發展、帶動農村產業方面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非常不幸的是,中小企業因為自身實力的弱小,很容易在政策上收到歧視,在資源分配上被邊緣化。
2.中小企業融資困境
中小企業在融資上歷來都是很困難的,這種困難性不僅僅體現在其完全不能得到周轉資金的支持,更重要的方面在于其得到各方面支持所付出的代價更加巨大。當前,導致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商業銀行“早投放,早收益”的傾向突出,加之現在經濟運行的不確定因素增多,商業銀行爭相支持政府主導型優勢項目,大客戶集中進一步加劇,惡化了中小企業融資問題。
其次,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經營管理水平局限,多數為勞動密集型產業,規模小、實力弱、難以應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同時其潛在的經營風險很高,即使在為商業銀行提供同等收益的情況下,商業銀行也更傾向于支持具有獨占地位風險很小的國有企業。
再者,由于我國金融市場起步晚,抵押市場還不發達,中小企業在進行融資時,缺乏適宜的可抵押資產。
3.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對策分析
3.1加快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目前,我國雖已經設立了為中小企業擔保機構3366家,但是由于缺乏市場統一管理,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并未因此得到改善。因而,筆者建議國家相關機構應當對我國的40多萬個中小企業展開信用等級評級和信用信息征集,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的環境。
3.2充分調動各類銀行給中下企業放貸的積極性,為金融體系改革贏得時間
改革總是漸進的,與其讓中小企業苦苦掙扎倒不如對目前的金融制度略作調整。林毅夫、章奇和劉明興都認為,大銀行和小銀行在對不同規模、性質的企業信貸上具有不同的比較優勢。當前,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發展迅速,國家應當充分利用城市商業銀行網點多、局域化的優勢,使其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
3.3以創業版推出為契機,加快中小企業上市步伐
2009年3月31日中國證監會公布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歷經十年籌備的中國創業板市場終于破繭而出,這對于拓展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完善資本市場結構有重要影響。中小企業應當抓住此次機會,通過優化經營直接融到資金,降低間接融資帶來的風險和負擔;而國家職能部門,在嚴格監管中小企業上市的同時,更應該為那些符合上市條件的中小企業提供更加實惠的政策,讓中小企業進入良性的發展軌道。
3.4發展小額貸款公司,緩解中小企業臨時性資金短缺
據筆者對四川部分地區中小企業的走訪調查,中小企業當前融資問題主要還是在于臨時性周轉資金不足,因而,筆者認為,發展小額貸款公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中小企業的困境。為了支持小額貸款公司良性發展,政府部門應該做到在嚴格監管、規范小額貸款公司發展的同時,在稅收政策、財政補貼等方面提供便利。正如溫家寶總理2008年8月18日的批示那樣“對各類貸款公司都要加強監管,防范金融風險,并通過試點予以規范,支持其發展”。
3.5加大對小額信貸的政策支持,允許和鼓勵商業銀行自主開發小額貸款產品
伴隨我國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個性化的金融產品必將大量出現,這些產品將更加完善金融市場的結構,能夠滿足市場的多元化發展。發展商業化小額信貸,將有利于金融行業的創新,同時能夠為市場主體尤其是中小企業提供良好的融資契機。無論是國有大型商業銀行還是城市商業銀行,都應堅持市場為主導、需求為目標,堅持市場化、商業化的原則,研發更多適應于市場需求的小額貸款產品。
4.結束語
中小企業融資難是多年以來常常提及的問題,筆者認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其自身所處的劣勢地位,然而更主要在于國家職能部門及金融機構未能給中小企業應有的政策支持抑或已制定的政策未能得到貫徹實施。因而,要想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需要我們的政府切實為中小企業著想,認識到中小企業在我們這個人口大國中的經濟、政治作用,在政策上、稅收上等予以更大的支持。◆
參考文獻:
[1]林毅夫、章奇、劉明興.銀行業結構的國際比較與實證分析{R}.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2002
[2]蔡寧,中小企業競爭力與創業板市場[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3]蔣團、孟釗蘭.銀行與中小企業貸款博弈分析[J].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07(3)
[4]田曉霞.中小企業融資理論及實證研究綜述[J]. 經濟研究,200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