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對于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的歷史條件下,企業的經營與發展歷程,充分體現了企業資本運營的方式、過程和特點。財務是企業經營與發展過程中客觀存在的資金運動及其所體現的經濟利益關系(財務關系)。在計劃經濟背景下,企業只要能夠圓滿順利的完成政府部門下發的銷售業績就大功告成,而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的經營與發展以市場為“中心”,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的。經營與管理的各個環節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效益目標而奮斗,要求企業財會人員在思想觀念樹立節約創造價值的觀念,也就是企業強調的有成本效益觀念,節約資金的意識。財務管理在企業發展中的戰略地位逐漸提升,對于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并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
二、財務管理在企業經營與發展中的作用
1.當好參謀,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決策作用
決策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財務管理在企業經營與發展中所具有的主體性、全體性、全面性、基礎性、發展性等特征,成本控制不僅是財務管理的中心內容,更是企業發展戰略得以有效執行的有力工具,包括企業戰略制定、企業戰略選擇、企業戰略實施、企業戰略控制。實施證明,諸多戰略的失敗都發生在成本控制階段,就實質來說:成本控制是一個戰略逐步細化的過程,而企業能夠客觀地、從全局的角度管理風險只能是提高財務控制質量。
在企業的長期投資(固定資產投資)決策中,準確識別投資項目未來現金流入和流出(本文中現金流入和流出.現金流量、費用和效益含義相同)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投,因之大家常說:企業投資決策失誤是使企業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因此,財務管理為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就是為企業當好參謀,管好家,嚴把項目決策關,確立一個合理的財務管理目標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2.管好資金,防止企業在發展中出現“三角債”
當前,絕大多數企業在資金的使用和管理中存在諸多弊端:首先是企業資金呈現捉襟見肘的現象,資金缺口比較巨大,嚴重制約了企業的經營與發展;其次是大量企業資金被挪用、被擠占;最后是叫企業頭疼的涉及三方或多方的循環債務,相遞欠債,俗稱三角債(Triangle Debts)。如何切實可行的落實好以上問題已成為當務之急。
首先,要堅持開源節流并重,增收節支并舉,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成本;其次,要通過短期融資和投資來補充資金;最后,必須對資金實施跟蹤管理,通過審計跟蹤監督,減少資金亂用、挪用現象的發生,防止“三角債”的形成。
3.財務管理與其他管理的區別
財務管理是一項以使用價值形式進行管理的經濟管理工作,這是區別于其他管理工作最直接特性,具有涉及范圍廣、綜合性能強、快捷、靈敏等特點。因此,在企業經營與發展中財務管理是基礎,是切入點。
一個企業的財務管理與成本控制是否能夠獲得成功,關鍵在于企業高層對財務管理重視與否, 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懂得,只有會計信息才是最系統和最連續的經濟信息,它能對企業經營狀況和成果作總體反映,并能通過財會信息了解企業經營與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否則, 會導致企業財務管理形同虛設,流于形式。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它滲透并貫穿于企業的所有經濟活動之中。企業資金的分配及使用,都與財務管理有著密切的聯系,企業的生產、經營、采購、銷售等企業生產經營的各項業務都直接受財務的管理與調控。企業的經濟核算與財務監管更是企業經營與發展的“中樞神經”。
三、構建以財務管理為核心的現代企業發展模式
企業在財務管理中,對內部管理體制進行流程再造,以統一資金流、信息流為基礎,構建大流通、大市場、大集團、大發展的管理框架。其中,統一資金流主要是通過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建立結算中心,對全集團范圍內資金進行集中管理與控制。
1.建立和完善財務預算和監督制度
在企業發展中,要建立一系列的財務預算制度。實踐證明,建立資金全面的預算制度進行管理和控制,有利于資金的有序流動。建立財務預算制度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序進行的重要保證,也是實現資金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模式。
在建立財務預算制度的同時,還需要建立財務監督制度,使財務預算制度可以有效地發揮作用。資金的內部審計與監督不僅是對財務會計信息和經營業績真實性和合法性的結果性審計于監督,而且是對企業規章制度和重大經營決策貫徹實施情況的監督。財務監督制度是實施,使資金的應用在事前預算和事中的實施中也得以監督和控制,能夠更好地加強企業資金的管理和控制。
2.成立財務結算中心,實現“三流”的統一
為了更好地進行財務管理,企業必須成立財務結算中心,把子公司的資金都統一起來進行結算。企業對資金流的過程進行監督,可以了解生產經營中的每一環節,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或和弊端。特別是在集團公司中,眾多的子公司有著多頭開戶的普遍現象,這樣造成了集團資金統一管理和控制與子公司資金分散使用的矛盾,不僅資金的管理容易流于失控,而且周轉速度慢,母公司對子公司的財務情況不能及時掌握,存在著一定的財務風險。
在企業中,存在著資金流、信息流和物流“三流”,對于三流的統一,資金流是基礎和保證。如果沒有資金流的統一,物流的統一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和作用,公司內部的無論是采購還是銷售,都需要相當規模的資金作為保證。在企業內部,對資金進行管理和控制是業中生存的基礎和保證。尤其是對于大型集團公司來說,統一運行機制最重要的就是資金流的統一管理和控制。只有充分發揮集團的規模優勢,統一“三流”,聚集子公司的資金,形成企業發展所需要的巨額資金,可以實現集團效益的最大化,有利于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3.加強集團資金的分析預測和管理控制在企業的資金管理和控制中,加強現金流量分析預測,嚴格控制現金流人和流出,保證支付能力和償債能力是一項很重要的措施。集團資金的分析預測要貫穿于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實現對企業資金的管理和控制。加強企業資金的管理控制是資本管理中最重要的內容。在企業資金流轉活動中,為了更好地用好現有資金,財務人員把對資金運用項目的審定由單純的“把關”變為直接參與,變事后“監督”為立項決策,加強資金的內部管理和潛力的挖掘上。
四、總結
最后,企業還必須借助和利用現代先進的計算機信息技術為集團加強企業經濟的管理服務,構建完善的總部局域網和銷售智能系統,建立集團信息管理網絡工程。這樣,企業實現資金的管理和控制于銷售、供應、生產等信息和數據的共享,使企業的資金于生產經營活動形成一個立體的、動態的鏈接環,更好地發揮企業資金的作用,更有效地提高企業的效率。建設集團信息管理網絡工程,應用先進的計算機信息技術,實現財務與產供銷系統的信息集成和數據共享,使預算、結算、監控等資金管理工作規范化、高效化。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注冊會計師考試委員會辦公室.財務成本管理.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
[2]鐘新橋,劉榮英,楊洛新.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
[3]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財務管理.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