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很多企業都把財務管理和預算管理混為一談,導致企業無法正確做出科學判斷,來給企業創造利潤,同時也造成軟件價值無法衡量,給企業和軟件廠商帶來巨大的損失。“預算不是財務,更不是預算編制”。企業財務管理與全面預算管理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
財務軟件的核心是側重企業的財務統計與成本核算,所有的收入與支出必須要符合財務制度,如用友、金蝶、浪潮的全面預算產品都是以財務為基礎的管理軟件,它側重于財務內部統計與報表,但實際發生的情況有時會和財務管理是有出入的,這樣企業在做預算時做出的全面預算結果就不準確。中國信息化全面預算管理專家陳龍章認為,“傳統的財務和全面預算是區別的,財務僅僅是從企業的帳務管理出發的,而全面預算是通過整個企業的全員、全過程、全業務的預算,財務預算只是全面預算中的一個指標。”
談到了全面預算與財務的關系,有必要了解預算編制與全面預算的關系。企業在做預算編制時,一些軟件產品需要企業提供大量的基礎數據,這一點,目前在國內來說很難做到。據陳龍章介紹,全面預算不僅僅做到預算編制,還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東華厚盾在這可控方面真正做到了“事前有計劃、事中可控制、事后能追述”的控制。目前來講,國內的預算編制到什么程度?阻礙預算編制發展的因素有哪些,陳龍章認為,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中國市場變化大、中國經濟正處在高速增長階段,造成每個企業所處的位置都是不定的。例如企業今年還是排在前幾位,但是明年就不確定,或者是今年排在后幾位,明年就會上去了。給企業帶來了很多的機遇與挑戰。這些原因,造成了企業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差。
第二,國內的很多企業還沒有積累那么多的歷史數據和經驗,基礎數據比較少。所以,企業預算編制工作不應該是最核心的。余下的就是費用問題,尤其是成本的控制,費用的控制、中間執行的過程包括收入預算、投資預算等,它這個中間的執行過程中,要能做到事前、事中的控制及時調整。”
經過對比了全面預算、財務管理、預算編制的不同點,我們分析認為,全面預算并不是一套簡單的財務軟件,也不是預算編制。
東華厚盾實現山東鋼鐵全面預算管理信息化
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山鋼集團)是山東最大規模的省屬國有企業,成立于2008年3月17日,注冊資本100億元人民幣。公司目前擁有濟鋼集團有限公司、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張店鋼鐵總廠、金嶺鐵礦等11家子公司和權屬單位。集團總資產1190億元,凈資產369億元,有職工11.3萬人,具備2500萬噸生鐵,3000萬噸鋼,2500萬噸鋼材的綜合生產能力。
濟鋼于2002年即開始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初步建立了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但全面預算的體系和機構不完善;無預算信息系統支撐。一直借助自己編制的小軟件和EXCEL進行預算管理,需要應用成熟的軟件進行全程控制。
萊鋼則形成了以市場預測、銷售預測、產品產量、品種、主要消耗指標、產品開發計劃、成本費用預算等為主的全面預算管理。預算的編制主要由集團下發指標,各個單位和集團進行同步編制,然后綜合平衡。但仍停留在傳統的預算管理階段,更多的是財務預算,側重于財務指標的管理;由于缺乏先進、成熟的信息技術支撐,在預算的協調、執行、控制、跟蹤、評價無法達到適時、動態的管理,大量的信息不能有效集成,與相關部門的業務結合較差,影響集團決策的效率。集團公司其它單位如張鋼、金嶺等單位尚未實施全面預算管理。
此次東華厚盾將協助山鋼根據集團的實際情況,建立一套包含戰略管理、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監控、預算分析和預算結果內部評價等綜合制度體系;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全面預算指標下達、預算編制、執行、調整、分析、考核等工作目標;預算系統與財務、業務系統緊密集成,實現對業務的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強化集團內部控制,防范經營風險。對預算的編制、執行、調整等業務情況進行科學全面的動態監控和分析,及時發現潛在的風險,做到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相結合的全過程控制,實現提前預警、防范風險的目標;實現集團內部各層級、各部門之間的充分協調、溝通、交流。
全面預算管理信息系統將實現與集團公司資金系統的數據接口、預留與集團公司ERP系統的數據接口、實現濟鋼ERP、財務等系統的數據接口、實現與萊鋼財務、預算等系統的數據接口,應用該全面預算管理信息系統能夠滿足未來業務進行擴展與轉換的需要,并且系統易于維護。
該項目預計在2010年年底之前,形成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編制、執行與控制方案,以及完成系統的開發及調試階段,進行系統試運行,編制集團公司2011年全面預算,2011年1月,完成集團公司一、二級子公司的全面預算管理,2011年1-12月,實現三級子公司的全面預算管理。
東華厚盾全面預算管理信息系統的成功實施,將為山鋼集團實現“成為現代化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鋼鐵強企,并且綜合競爭力躋身國際鋼鐵企業前十強,成為世界500強中的優秀企業”的戰略目標貢獻一份不可忽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