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資本經營風險含義
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資本經營風險是指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在資本經營過程中,由于外部運營環境的變動性、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資本經營主體缺位及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自身免疫力低下等原因而帶來的國有企業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
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資本經營風險存在于資本經營的全過程,其基本的特征為:客觀性,國有企業資本經營風險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客觀存在的,風險不僅存在于資本經營前、運營過程中,還涉及資本經營以后。隨機性,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資本經營風險的產生是隨機的,它的發生帶有極大的偶然性和不確定性,沒有特定的規律可循。動態性,國有資本經營活動中的風險是一種動態風險,依條件的變化和時間的推移而變化,主要表現是在資本經營的各個時期、各個環節、各種條件下,風險發生的概率、影響程度、影響范圍都不盡相同。連續性,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資本經營過程中,在某一階段、某一環節發生風險,會直接縱向影響以后的運作環節,同時橫向影響其他經濟活動。耦合性,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資本經營風險是整體風險,它具體表現為多樣化的個別基本風險和個別特殊風險,而每一種個別風險的發生都會影響到其他風險和受到其他風險的影響。破壞性,資本經營一般來講涉及面廣,操作過程復雜,涉及大量人、財、物,其操作成功可能會為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帶來巨大收益,但一旦發生風險,也可能遭受巨大損失。
(二)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資本經營風險形成機理
1.外部運營環境對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資本經營的制約。這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政府干預邊界過度,國有資產經營公司當前的一些資產重組、企業并購、強制借貸等資本經營活動明顯體現著政府干預的鮮明特色;政策法規環境的不連續性,我國正處在經濟轉軌時期,各項政策法規制度還不完善,即使出臺的政策法規制度,其穩定性和傾向性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政策法規的不完善性、不確定性必然會導致資本經營風險的突現;資本經營平臺不穩定,我國當前缺乏充分發展的資本市場,國有資本的流動障礙很大,國有資本的真實價格難以形成,產權的邊界受到一定程度的扭曲,國有產權主體的權利無法實現,從而給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資本經營帶來風險。
2.資本經營主體制約。資本經營是企業的重大經營活動,資本出資者應該是資本經營的主體。因此,明晰國有產權邊界,塑造理性的資本經營主體,是順利實施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資本經營的前提條件。但是,我國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傳統產權是模糊不清的,使得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資本經營的宏觀經濟效益和微觀經濟效益都很差。
3.自身風險免疫力不足對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資本經營的制約。國有資產經營公司風險免疫力是指當國有資產經營公司面對風險、突發事件等不確定影響因素時,國有資產經營公司進行自我調整、克服企業經營與發展障礙的一種綜合實力。我國絕大多數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是國家在資本相對稀缺,勞動力相對豐富的要素稟賦結構下,優先發展重工業而內生形成的。在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和政府的庇佑下,許多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并沒有充分的經歷市場競爭的洗禮,當面對風險和突發事件等不確定因素時,已經習慣了政府傾盡全力的扶植,久而久之喪失了自身的風險免疫力。但是,政府如果任憑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虧損甚至是破產,最終受到沖擊的則是國計民生和社會的穩定,這也是眾多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坦然尋求政府庇佑的最主要原因。
資本經營的風險類型分析
政策法律風險。是指由于國家宏觀經濟政策、法律法規的調整和變化給企業資本經營所造成的始料不及的負面影響。企業資本經營涉及的政策法律相當廣泛,因此必須深入研究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和法律法規,并分析判斷其變化趨勢。否則,企業可能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
體制風險。主要包括政府過多干預、各項法規不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等。政府干預過多,主要原因在于政企還未完全分開。我國資本市場還處在發展之中,各項法規不健全是難免的,這對企業資本經營造成很大風險。資本經營必然涉及職工的分流安置,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造成分流安置難度大,成本難以準確預計。
經濟風險。主要包括利率風險、匯率風險、購買力風險和市場風險等。利率風險是指由于市場利率水平發生變動而引起的資本經營風險。匯率風險是指由于匯率發生變動而引起的資本經營風險。購買力風險是指發生非預期的通貨膨脹時,資本經營收益的實際購買力會低于預期的購買力。市場風險是指由于市場環境變化引起的風險。 社會文化風險。是指由于社會因素如文化、宗教、倫理、道德、心理等因素而引起的資本經營風險。例如,企業在進行跨國資本經營活動時,由于事先對國外的文化傳統、民族習俗等因素沒有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從而發生與異國文化、習俗相抵觸的行為,導致出現危機。
非系統性風險,是指只與運營主體和運營對象相關的風險,這些風險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決策風險;財務風險;信息風險;管理風險;技術風險;營運風險。
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資本經營風險的防范
(一)以培育和提升核心競爭力為目的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企業所擁有的核心優勢,是企業獲得長期穩定競爭優勢的基礎。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一個動態體系,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企業原有的核心競爭力可能會演化成一般的能力,而逐漸喪失競爭優勢,因而企業須時刻關注核心競爭力的發展演變,并不斷培育、發展新的核心競爭力。
(二)以發展戰略為指導
明確企業發展戰略定位,制定企業長遠發展戰略是資本經營能夠為企業發展服務的保證。企業發展戰略是企業資本經營的統帥,對企業資本經營作出基本的規定和規劃。資本經營的基礎是生產經營,一個企業要想通過資本經營贏得市場競爭優勢,實現規模經濟,就必須通過對宏觀經濟運行的趨勢、市場變動格局、行業發展前景、產品市場占有率、投入產出效果、自身的生產經營素質條件和發展潛力,確定企業發展的戰略定位,并在此基礎上制定企業生產經營、資本經營的中長期發展規劃。有的放矢地確定資本經營的手段方式,使兼并收購、股份制改造、資本收縮等圍繞著一個明確的目標進行。
(三)對資本經營方案進行充分的分析論證
分析論證的主要內容包括:對運營成本的分析比較、對運營效益的預測、對標的企業的價值評估、對企業自身財務承受能力的分析和支付方式的比較論證等。通過這些分析論證,可以選擇出最佳的資本經營方式,制定周詳的資本經營方案,并針對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及早制定對策。某些企業可能會過分注重資本經營的表面形式,而沒有對整合發展過程給予足夠的重視,這種做法是十分危險的。實際上,資本經營交易完成后的整合效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資本經營的成功與否。除此之外,在實際操作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采取應變措施。
(四)健全公司資本經營決策機制
資本經營是企業的重大投資行為,屬于企業的重大決策。為規避資本經營的風險,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應建立健全資本經營的決策機制。首先要形成合理的決策程序。資本經營的決策權應集中于國有資產經營公司,下屬企業可以提出資本經營的建議、進行調查研究、策劃資本經營方案、開展可行性研究,但最終決策必須由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決定;其次要建立集體研究決策的機制。國有資產經營公司的資本經營決策應由董事會集體研究后作出,以保證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再次要建立決策失誤追究制度。
參考文獻:
1.頗茂華.企業資本運營風險的成因及規避.財會月刊,2003(1)
2.張志元、陳繼強.資本運營管理中的風險與防范.山東社會科學,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