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財務風險控制是使企業具有競爭優勢、實現戰略目標的重要途徑。由于現金流量不易調節,現金流信息為企業進行財務風險控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據。本文在闡明財務風險與現金流量相互關系的基礎上,建立了基于現金流的財務風險控制框架,即有針對性地對經營環節、籌資環節和投資環節提出財務風險控制策略與方案。
一、經營環節風險控制
(一)提高經營性現金流入量。企業可以通過調整產品結構、增加市場份額或降低成本等措施提高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
(二)全程控制賒銷風險。一般情況下,貨款拖欠的時間越長,公司就越有可能發生壞賬損失,由此產生財務風險。所以企業應通過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程控制賒銷風險:事前建立客戶的資信管理、事中擬訂授信制度、事后監控應收賬款。
(三)加強存貨管理。企業應從采購計劃、選擇供貨商、采購決策、訂單處理、采購運輸到驗收入庫各環節嚴格控制存貨,制定內部控制要點,降低財務風險。
二、籌資環節風險控制
(一)債務性籌資風險控制。
1.保持負債期限結構的合理性。
2.保持負債利率結構的合理性。
3.保持債源結構的合理性。
(二)權益性籌資風險控制。
1.分析企業資金需求量,合理確定籌資規模。
2.分析籌資成本,確定最優資本結構。
(三)利潤分配風險控制。企業的股利政策一方面應使所有者財富最大化,另一方面還要為業務提供充足的資金。股利政策包括穩定的每股股利政策、穩定的股利分配率、中和政策和剩余股利政策等,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從中選擇。
三、投資環節風險控制
(一)實業性投資風險控制。
1.管理決策失誤的風險控制。
2.多樣化經營的風險控制。
(二)資本性投資風險控制。
1.分析資本投資環境。
(1)利率分析。
(2)通貨膨脹分析。
(3)慎選投資行業,全面分析投資企業的財務經營狀況。
2.利用證券投資組合分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