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壞帳的確認方法
壞帳是指企業無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極小的應收帳款。 企業對壞帳的規定: 因債務人破產或者破產清償后仍然不能收回的應收帳款或債務人逾期未履行償債義務超過三年仍不能收回的 “應收帳款” 便確認為 “壞帳損失” 。在實際工作中, 情況往往很復雜, 對壞帳的確認還不能單純的用上述兩條為標準, 還要依據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并通過一定程序進行推理分析壞帳是否存在, 以避免虛假現象產生, 從而減少損失。 壞帳損失除按規定的一般原則確認外, 還應對 “壞帳損失” 形成的原因進行具體分析, 根據成因不同應區別對待, 并依據客觀因素按程序來認定。
2 壞帳處理中產生的問題
2.1 壞帳準備確認方法產生的問題主要有兩個: 一是不按規定的方法去判斷什么是壞帳準備, 壞帳準備是企業對賒銷出去的貨款因長期不能收回而預計的損失, 但并不是所欠貨款放棄收回, 或只收回部分, 除非經多方證實確實是無法收回的。二是壞帳準備的列支不按會計制度規定辦理, 任意將壞帳從應收帳款中轉銷。
2.2 期末計提壞帳時產生的問題。計提壞帳的方法有兩種, 即直接轉銷法和備抵法。 備抵法核算壞帳損失分為: 應收余額百分比法、 帳齡分析法、 銷售百分比法、 個別認定法。直接轉銷法在會計處理上較為簡便, 但忽視了壞帳損失與賒銷業務在時間上的聯系, 顯然不符合收入與費用的配比原則。采用備抵法的企業在年終按年末應收帳款的 3‰~5‰計提壞帳準備, 計入管理費用。此種方法針對企業應收帳款中可能發生的壞帳準備, 使應收帳款在資產負債表中以其總金額計入資產總額, 避免了資產的虛增, 符合謹慎性原則。但在實際工作中, 應收帳款余額百分比法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應收帳款百分比法, 雖然彌補了直接轉銷法的一些不足,但仍存在以下問題: 按年末應收帳款的 3‰~5‰計提壞帳準備, 比例太低, 不能滿足企業實際生產的需要, 各年的壞帳損失費用既不論文格式與企業實際發生的壞帳損失相對應, 也不與當年的銷售收入相對應, 其數額不易理解, 不能避免因壞帳發生的偶然性而導致各年壞帳損失的波動, 直接影響了各年經營成果的穩定。
2.3 壞帳轉銷時產生的問題。在應收余額百分比法轉銷壞帳時, 對于已確認并已轉銷的壞帳損失, 如果以后又收回, 應及時按收回的金額借記 “應收帳款” 科目和貸記 “壞帳準備” 科目同時借 “銀行存款” 和貸 “應收帳款” , 不能直接借記 “銀行存款” 貸記 “壞帳準備” 。對于帳齡分析法轉銷時, 一是收到債務單位償還的部分債務后,剩余的應收帳款,不應改變其帳齡,仍應按原帳齡加上本期應增加的帳齡確定; 二在存在許多筆應收帳款, 且各筆應收帳款帳齡不同的情況下, 收到債務單位當期償還的部分債務,應當逐筆認定收到的是哪一筆應收帳款; 三如果確實無法認定的, 按照先發生先收回的原則確定,剩余應收帳款的帳齡按上述同一原則確定。
3 壞帳處理中產生問題的對策
3.1 加強對壞帳準備的確認方法和程序,計提壞帳的方法比較多, 例如應收余額百分比法、帳齡公析法和銷售百分比法、逐個辨認點等, 最恰當的做法是將他們結合起使用, 如以帳齡為基礎, 對不同帳齡的應收帳款確定不同的壞帳準備率對于個別情況的應收帳款單獨確定壞帳準備率。
3.2 要明確壞帳準備的審批程序。壞帳準備一般在調查了解了賒帳單位的情況后, 由財務部門根據規定分析計算得出。首次確定的壞帳準備率和壞帳準備率發生變化的, 要由企業最高權利機構確定; 是國有企業的, 一般還要報上級主管單位批準。制定的計提壞帳準備的有關政策、 核銷壞帳也要遵循以上審批程序。
3.3 統一計提壞帳準備的時間。壞帳準備一般在企業對外提供財務會計報告時計提, 我國目前編制季度會計報表時, 應計提壞帳準備。
4 對計提壞帳的特殊問題特殊分析
4.1 新制度明確了不能全額計提壞帳準備的項目: 除有確鑿證據表明該項應收款項不能收回, 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 ( 如債務單位撤銷、破產、 資不抵債、 現金流量不足、 發生嚴重的自然災害等導致停產而在短期內無法償付債務等, 以及應收款項逾期 3 年以上) 外。對當年發生的應收款項、 計劃對應收款項進行重組、 與關聯方發生的應收款項、其他已逾期但無確鑿證據表明不能收回的應收款項一般不能全額計提壞帳準備。
4.2 對預付帳款和應收票據計提的規定:企業的預付帳款, 如有確鑿證據表明其不符合預付帳款性質, 或者因供貨單位破產、 撤銷等原因已無望再收到所購貨物時, 應將原計入預付帳款的金額轉入其他應收款, 并按規定計提壞帳準備。 企業不應對應收票據計提壞帳準備。 但有確鑿證據證明應收票據不能夠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時, 應將其帳面余額轉入應收帳款,并計提相應的壞帳準備。
5 改進壞帳處理的方法
一般的企業應廣泛采用備抵法進行壞帳損失核算, 取消直接轉銷方式: 提高提取壞帳準備的比例, 最好按應收帳齡設計提取比例, 帳齡越長比例越高。 可增設 “壞帳損失” 帳戶, 用以核算確認的壞帳和核銷后收回的壞帳, 使 “壞帳準備” 帳戶始終體現企業壞帳準備金的數額, 年末再進行適當的調整, 確認壞帳損失的同時, 應沖減銷項稅金額。采用備抵法的企業, 按實際損失, 借記 “壞帳準備” 或 “壞帳損失” , 按原先記入應收帳款的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記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 銷項稅額) ” , 按以上兩者之和貸記“應收帳款” 。 若采用論文格式直銷法的企業 按實際計提壞帳損失, 借記 “管理費用” , 按原先記入應收帳款的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記 “應交稅金- 應交增值稅 ( 銷項稅額) ” , 就近發以上兩者之和 , 貸記“應收帳款” 。 改進壞帳準備金核算方法, 使之更加合理、 完善。 可以允許企業采用國際通用的帳齡分析法計提壞帳準備金, 與此同時也可采用賒銷百分比法和應收帳款百分比法, 不能只用一種方法, 可以允許企業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其中的一種方法。企業可以根據謹慎性與配比性原則, 放寬計提壞帳準備金的基數, 如對企業的預付款, 分期應收款, 應收款等均可列入計提準備的基數。 為了充分應收帳款的真實情況, 對應收帳款報表應加以文字說明。
6 結論
產品賒銷是企業的一項重要的促進產品銷售的策略, 在產品的賒銷過程中由于存在一定的風險, 必然會產生壞帳。為此, 企業的壞帳核算問題就具有重要的意義。壞帳核算既要選擇一定的方法, 又要注意遵循一定的原則, 只有正確進行壞帳核算, 才能真正起到會計核算的作用。 另外在賒銷過程中也要把好賒銷關, 對客房的信用程度做好調查。只有把壞帳核算和應收帳款的控制結合起來才能將 “三角債” 和應收帳款掛帳問題進一步解決。
參考文獻
[1]白繼科.當前我國會計工作面臨機遇和挑戰,財會文摘卡[M].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 6) .
[2]盛戈. “壞帳準備” 增減變動對外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現金的影響[J].會計之友, 2005 ( 1) .
[3]唐愛軍.若干會計、 稅收處理問題答疑, 財務與會計[J].中國雜志社, 2005 ( 5) .
[4]楊有紅.壞帳的處理方法, 中級財務會計[M].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 12.
[5]佚名.淺談壞帳準備會計核算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財會信報, 2005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