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物流成本管理的意義
物流成本是指伴隨著物流活動而發生的各種費用,是物流活動中所消耗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貨幣表現, 由以下三部構成: 伴隨著物資的物理性流通活動發生的費用以及從事這些活動所必需的設備、 設施費用; 完成物流信息的傳送和處理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以及從事這些活動所必需的設備和設施費用; 物流綜合管理所發生的費用。物流成本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物流是經濟的黑暗大陸” 、 “物流是第三利潤源” 以及 “物流成本冰山說” 等觀點都說明了物流成本問題是物流管理初期人們關心的主要問題。 所謂 “物流是第三利潤源”, 是指通過物流合理化降低物流成本, 成為繼降低制造成本和擴大銷售獲取利潤之后, 企業獲取利潤的第三個源泉。 “物流成本冰山說” 告訴我們, 通常我們所能明確掌握的物流成本, 只占企業物流總成本的一小部分, 大部分物流成本并沒有為管理者所認識。 正是由于在物流領域存在著廣闊的降低成本的空間, 因此物流被看作是經濟的黑暗大陸, 物流問題也引起了企業經營管理者的高度重視, 可見企業物流管理開始于對物流成本的關心。物流成本管理是物流管理的重要內容, 降低物流成本與提高物流服務水平構成企業物流管理最基本的課題。物流成本管理的意義在于, 通過對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 利用物流要素之間的效益背反關系, 科學、 合理地組織物流活動, 加強對物流活動過程中費用支出的有效控制, 降低物流活動中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消耗, 從而達到降低物流總成本, 提高企業和社會經濟效益的目的。物流成本管理的前提是物流成本計算, 只有搞清物流成本的大小, 才能夠實施物流成本分析, 編制物流成本預算, 控論文格式制物流成本支出。 物流成本的內涵在概念上是明確的, 問題的關鍵是, 在實踐中如何正確規定和劃分物流成本的范圍, 如何將物流成本準確計算出來。 在物流成本計算方面, 我們還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操作經驗。 由于缺乏對物流成本的準確把握, 給企業的物流管理帶來許多障礙, 不利于發現企業物流運作中存在的非效率活動, 也難以對物流成本進行縱向和橫向的比較。 因此, 認識物流成本, 不能只停留在概念本身的理解上, 還必須對物流成本的統計范圍, 計算方法以及物流成本分析方法等有一個全面的掌握, 這也是我們的企業在物流成本管理中急需解決好的問題。
二、 物流成本水平的衡量指標
(一) 企業物流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物流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是用來衡量微觀物流成本水平高低的基本指標, 與企業物流管理水平的高低密切相關。 企業物流成本從物流活動的領域角度可以劃分為, 采購物流費、 工廠內物流費、 銷售物流費、 返品物流費和廢棄物回收物流費等。 按照商業習慣, 采購商品(制造企業的原材料、 零部件, 商業企業的采購商品)一般由供應商支付運輸費用, 并不計算在采購物流費用中。 但是, 這部分費用最終也會在產品的價格中反映出來, 從而影響到物流費用的水平,對于這部分物流費用應加以特別關注。 要準確反映企業物流費用占銷售額的比重, 并且使不同企業之間該項指標具有可比性, 首先必須明確企業物流成本的核算范圍, 制定出統一的計算標準; 其次, 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物流成本計算方法。(二)行業物流成本占行業銷售收入的比重同一行業所有企業物流成本的平均值, 即行業總物流費用占銷售總收入的比重, 反映的是某行業平均物流成本水平。 不同行業的物流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是有一定差距的。 一般說來, 制造業的物流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要高于非制造業, 其中, 運輸費用所占的比重居于所有物流費用的首位, 其次是保管費用。(三)社會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社會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是用來衡量社會物流成本水平高低的基本指標。 社會物流成本的統計范圍包括三大部分: 一是運輸費用; 二是庫存維持費用; 三是物流管理費用。 運輸費用包括企業使用專業運輸服務, 支付給各種專業運輸業者(包括物流子公司)的運輸費用和企業使用自己的運輸工具和運輸設施開展運輸活動所支出的費用。 庫存持有費用包括用于存貨的保管費用(人工費、 設施折舊、 材料費、 水電費等)和存貨所占用資金的成本。 前者包括支付給倉庫企業的費用和企業自己從事貨物保管所發生的費用;后者參考金融機構貸款利率和資本投資回報率確定一個固定比例, 乘以存貨金額。 管理費用包括用于物流管理, 物流信息系統及其運營方面支出的費用。 管理費用的計算可以根據歷史經驗確定一個固定比例, 乘以運輸費用和庫存持有費用的總和; 或確定一個固定比例, 乘以制造業和流通業的GDP貢獻值。由于各個國家的經濟結構、 產業發展水平和物流活動效率等方面存在著差距, 因此, 反映在社會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上也有所不同。 社會物流成本的統計, 離不開企業物流成本的統計, 只有在企業物流成本的統計趨于科學合理,并且有了一套完整的統計體系的情況下, 才有可能從宏觀上準確把握物流成本的水平。
三、 企業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徑
(一)樹立現代物流理念, 健全企業物流管理體制企業降低物流成本首先要從健全物流管理體制人手,從企業組織上保證物流管理的有效進行, 要有專司物流管理的部門, 實現物流管理的專門化。 樹立現代物流理念,重新審視企業的物流系統和物流運作方式, 吸收先進的物流管理方法, 結合企業自身實際, 尋找改善物流管理, 降低物流成本的切入點。(二)樹立物流總成本觀念, 增強全員的物流成本意識現代物流的一個顯著特征是, 追求物流總成本的最小化。 這一點對于企業構筑和優化物流系統, 尋找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間和途徑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隨著物流管理意識的增強和來自降低成本的壓力, 不少企業開始把降低成本的眼光轉向物流領域, 這無疑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 在實踐中發現, 不少企業把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只是停留在某一項功能活動上, 而忽視了對物流活動的整合。 其結果, 一是由于忽視了物流功能要素之間存在著的效益背反關系,雖然在某一項物流活動上支付的費用降低了, 但總體物流成本并沒有因此下降, 甚至反而出現增加; 二是將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變成只是利用市場的供求關系, 向物流服務提供商提出降低某項服務收費標準的要求。 如果物流服務供應商無法承受而又可以拒絕的話, 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便無功而返。(三)加強物流成本的核算, 建立成本考核制度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礎是物流成本的計算, 物流成本計算的難點在于缺乏充分反映物流成本的數據, 物流成本數據很難從財務會計的數據中剝離出來。 因此, 要準確計算物流成本, 首先要做好基礎數據的整理工作。(四)優化企業物流系統, 尋找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徑對企業的物流系統進行優化, 就是要結合企業的經營現狀尋找一個恰當的物流運作方式。 物流系統優化是關系到企業的競爭能力、論文格式 影響到企業盈利水平的重大問題, 應該得到企業上層領導的高度重視, 從戰略的高度規劃企業的物流系統。 同時, 要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關系, 使各個部門在優化物流系統的過程中相互配合。 物流管理部門作為直接對企業物流系統規劃和運營負責的部門, 理所應當成為企業物流系統優化的主導者。 優化物流系統不僅是物流部門自身的工作, 還涉及到生產、 銷售等部門, 物流部門在企業地位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物流系統化工作的質量。 從物流部門的角度出發, 作為優化物流系統的基本方法之一, 首先從改善物流作業效率人手, 并以此為切人點, 對物流系統進行優化。 但僅此尚不能達到物流系統優化的最終目的, 還需要將企業的物流活動與生產和銷售活動連為一體, 實現生產、銷售和物流一體化, 進而實現供應鏈過程的一體化。 只有這樣, 才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物流系統優化, 降低流通全過程的物流總成本。
[參考文獻]
[1]現代物流管理課題組.物流成本管理[M]. 廣州: 廣東經濟出版社, 2002.
[2]王槐林, 劉明菲.物流管理學[M].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