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 對《雙倍余額遞減法應予修正的幾種情形》的探討

對《雙倍余額遞減法應予修正的幾種情形》的探討

《財會研究》2006年第四期刊登的趙建新的《雙倍余額遞減法應予修正的幾種情形》一文中(以下稱為趙文),指出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以平均年限法折舊率(不扣殘值)的兩倍作為折舊率,乘以每期期初固定資產折余價值求得每期折舊額的一種快速折舊的方法。為了保證固定資產使用年限終了時賬面凈值與預計凈殘值相等,在該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到期的前兩年,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余額平均攤銷。
該文作者認為在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提取折舊時,應考慮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而不能完全按照一般做法在固定資產使用的最后兩年改為平均年限法計提剩余應計折舊額,否則會出現最后兩年應計折舊額為負數或大于以前年份已提折舊額的情形,所以提出使用雙倍余額遞減法應進行修正。這種想法筆者認為是對的,也是符合雙倍余額遞減法的設置原理的,但在趙文中并未提出修正的具體操作方法,使人看起來比較模糊。
而實際上雙倍余額遞減法在具體運用時,本身就有進行轉換的方法。即在固定資產使用的后期,當發現某期按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的折舊小于該期剩余年限按平均年限法計提的折舊時,改用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其條件具體表述為:
(帳面凈值-預計凈殘值)/剩余使用年限>該年按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的折舊。
下面筆者就以趙文的例子進行計算驗證。
例:某企業某項固定資產的原值為1000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預計凈殘值率為30%。
年限 雙倍余額遞減法
應計折舊額 (年初帳面凈值-預計凈殘值)/剩余使用年限
第1年 200000 70000
第2年 160000 55555.56
第3年 128000 42500
第4年 102400 30285.71
第5年 81920 18266.67
第6年 65536 5536
第7年 54249 -9464
第8年 41943 -30701.66
第9年 -66114 -67024
第10年 -66114 -67934
合計 700000

由計算可知應在第6年改變折舊計提方法,即從第6年開始,用平均年限法計提剩余折舊,每年的折舊額為5536元。這與趙文的計算結果相一致。
為準確驗證計算結果,本文再以預計凈殘值率為5%進行計算。

年限 雙倍余額遞減法
應計折舊額 (年初帳面凈值-預計凈殘值)/剩余使用年限
第1年 200000 950000
第2年 160000 83333.33
第3年 128000 73750
第4年 102400 66000
第5年 81920 59933.33
第6年 65536 55536
第7年 52429 53036
第8年 41943 52631.67
第9年 58886 57976
第10年 58886 57066
合計 950000

由計算可知應在第7年改變折舊計提方法,即從第7年開始,用平均年限法計提剩余折舊,每年的折舊額為53036元。這與趙文的計算結果仍然相一致。
由此可見:1、趙文中所舉例題中,假設固定資產的凈殘值率分別為30%、20%、11%、9%、7%、5%等,其中凈殘值率為30%、20%時最后兩年的折舊額為負值,說明前期折舊的速度過快,已提前提完全部折舊;而凈殘值率為7%、5%時最后兩年的折舊額均大于前一年的折舊額,這說明前期折舊速度太慢,到期時仍有較多折舊尚未提取。所以必須按照雙倍余額遞減法設置的初衷和原理進行轉換,而不必非待最后兩年才改變折舊方法(現行制度規定的計算方法只是一種簡易的做法)。
2、雙倍余額遞減法在運用中,折舊方法的轉換年限可以科學測定,如前文所述的方法,而不像趙文提出的那樣模糊。再有每一項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和年應計折舊額在該資產入帳時就應編制折舊計算表加以確定,而不是每一年都需要重新測算,所以只要按照準則要求規范地進行操作,應該不會出現趙文中的問題。
3、按照《國稅函(2005-883號文)關于明確企業調整固定資產殘值比例執行時間的通知》和《關于取消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若干審批項目后續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3-127號文件)的說明,內資企業固定資產殘值率統一確定為5%,外資企業固定資產殘值率統一確定為10%,對于相關文件下發執行以前購入的固定資產按原已確定的殘值比例計提,不再進行調整。所以固定資產的殘值率不會像趙文中所假設的30%、20%那么高,其隨意性很小。
作者:周衛紅 文章來源:甘肅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