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引起會計丑聞的原因
1. 會計標準的不完善給與會計丑聞以可乘之機
會計工作的標準是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如果沒有明確的會計準則規定究竟哪一種會計方法更適合企業,企業的資產該用哪種方法計價就要取決于實施標準的人了,站在會計主體的角度上,就有可能做出有利于企業但或許會傷害投資人利益的賬務處理,在準則沒有詳細處理方法的情況下,會計人員 進行“創造性”賬務處理,造成會計丑聞。 審計對丑聞的發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在企業做出了錯誤賬務的時候,為其做會計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所出的審計報告是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又一層保護,然而會計師事務所在處理客戶業務時也會因為自身的利益對客戶的錯誤信息網開一面,在利益驅使的情形下做出錯誤決定使得審計在報表把關的這個層面上失去了效力;另一方面,有些會計師事務所在給企業提供審計的同時,也提供咨詢業務,這樣就影響審計的獨立性。 證券監管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在證券市場監管這個系統工程中,獨立審計在證券市場監管中的作用是有限的,注冊會計師只是證券市場監管體系中的一個力量有限的主體。在審計出現問題的情況下,再深層次的監管就要起到作用,當監管者自身存在問題情況時,會計丑聞發生的情況在所難免,例如美國的會計監督機制過于寬松是造成其會計丑聞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國的會計監管實行的是民間自律模式。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自設立以來,一直扮演雙重角色:既是注冊會計師合法權益的守護神,又是注冊會計師執業行為的監管者。AICPA除了負責制定審計準則外,還負責制定職業道德和后續教育準則,并組織全國性統一考試。但注冊會計師的執業資格由各州授予,對違規注冊會計師的制裁也由各州負責,AICPA在這方面缺乏相應的權力,即使是后來實施的同業互查機制的有效性也由于德勤對安達信審計質量的評估報告而受到了學術界的質疑。 經濟的衰退使得會計丑聞昭然于市,是直接誘因
拿美國舉例, 在其經濟高漲時期,許多公司利用股價高漲盲目擴張以吸收大量資金此時的股市表面上的經濟繁榮掩蓋了公司的經營問題。但當股市縮水時,虛增的利潤無法掩蓋深藏的矛盾與問題,隨之而來的就不僅是大公司做假賬的丑聞露出水面,同時被曝光的還有投資銀行徇私舞弊和證券分析師故意誤導投資者等丑聞,而丑聞的曝光又使得股市進一步惡化,不僅延緩了經濟復蘇步伐,同時對投資者造成了巨大沖擊,嚴重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
由于我們國家的改革開放,許多國際會計公司在中國已經站穩了腳步,我們在借鑒其管理模式時要去糟粕取精華為我所用提高并培養我國自己的會計公司才有利于我們的會計專業化進程。再次基礎上我們可以逐步考慮以下幾個問題來規避會計丑聞的發生。
(1) 公司治理結構問題
公司治理的問題在理論上已經得到了重視,公司治理的核心就是要建立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的制衡關系。只有公司治理結構合理完善,才能夠起到經營者和所有者雙贏的局面,做到各盡其責,這里面重要一點就是要完善內控制度,就是說在企業中不能夠出現沒有制約的現象,靠機制來制約人的行為,通過制定合理公司治理結構最大程度上減少會計丑聞發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