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關系型貸款的內涵及基本理論
關系型貸款是指銀行通過和借款企業長期多種渠道的接觸,積累了大量和企業及企業業主相關的私有信息,并主要依據這些私有信息而發放的貸款。銀行發放關系型貸款的主要決策依據是其積累的關于借款企業及其業主的私有信息,而不是企業能否提供足額的抵押擔保或者合格的財務報表信息。這些私有信息通常是反映企業特殊風險的“軟信息”,如企業業主的品行和企業的行為、信譽等,是無法通過公開市場渠道獲得,而主要通過銀行信貸員與企業業主之間的多種渠道的接觸或通過銀行為企業提供的多種服務獲得,也有部分軟信息是通過銀行信貸員對企業所在社區和企業的利益相關者(如供貨商、客戶、雇員等)的走訪獲得。貸方和借方之間長期的接觸有助于貸方收集關于借方發展前景和貸款償還概率等方面的信息,進而就為作出貸款決策提供了便利。關系型貸款的主要目的是建立長期的銀企關系,消除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企業與金融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有利于利率成本的降低,伴隨著中小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的長期合作,軟信息成為關系銀行的特有優勢,這些信息有利于銀行確定貸款利率和進行事后監督,解決信貸中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
關系型融資是20世紀90年代引起經濟學和企業管理實踐重視的理論。在國外,Petersen和Rajan(1994)利用由美聯儲和美國中小企業管理局聯合發起、資助的關于小企業貸款狀況的三次調查(即“全國小企業融資調查”)的相關數據研究發現,對小企業來說,與某一金融機構存在緊密關系將增進其融資的可得性,并且這也能輕微地降低其借款成本。他們還發現,在越是集中性的信貸市場中,貸款人就越傾向于對借款人提供更多的貸款,且利率也較低,其原因在于借款人所處的信貸市場越具有集中性的特點,貸款人就越能保證與借款人的關系得以持久化Ⅲ。在關系型融資中,銀行追求的是長期效益的最大化,而不是短期效應。
二、海南省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現狀
(一)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不足
從海南省商業銀行的信貸投放情況來看,偏重于大企業的現象非常突出。2007年末,全省銀行中小企業貸款余額441.85億元,占全省貸款總額的36.0%;2007年全年,全省中小企業貸款發生額79.3億元,占全部貸款累計發生額的37.4%。從鄉鎮企業來看,鄉鎮企業貸款額占總貸款余額比重不高,并且呈現不斷下降趨勢,在2005年達到最低,后雖有所好轉,但是比例仍然不到1%。尤其自金融危機以來,中小企業授信戶數和貸款余額都不容樂觀,在2008年12月31號統計的小企業授信情況,戶數同比減少5790戶,貸款余額同比減少224621萬元。
(二)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單一
雖然中小企業可通過股票、債券、集資以及民間借貸等方式融資,但限制較多,海南省中小企業直接融資非常困難,主要資金來源仍是銀行貸款。2004年5月。我國專門設立面向中小企業提供直接上市融資平臺的深圳中小企業板塊。然而迄今為止。海南尚沒有一家企業進入。2005年海南省城市調查總隊對海南省300家中小企業抽樣調查的結果顯示,72.7%的企業存在資金缺口,其中只有33.7%的企業能夠通過各種渠道取得融資,還有39.0%的企業無法取得資金來源。在融資渠道上,66%的企業首先選取銀行借款的方式,僅有0.3%的企業通過公開發行股票、債券、票據等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場上融資。
(三)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數量較少
中小商業銀行只有光大銀行和深發展銀行,2006年光大銀行和深發展銀行的分支機構數分別只有1家和4家,2007年這兩家股份制銀行的分支機構數分別只有6家和4家。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在商業化過程中,不斷上收機構?;鶎訖C構網點基本退出了縣鄉和社區。而且在鄉鎮企業起重要作用的農村信用社數量也從2000年以來不斷銳減。小額貸款公司數量欠缺。只有瓊海農信社格萊珉項目和瓊中縣等幾個小額貸款項目。由于金融業整合所導致的銀行貸款決策層次普遍上移,基于硬信息和抵押品的市場交易型貸款成為銀行對企業貸款的主流。加上信用擔保體系尚未建成。導致的結果就是信貸資金向大企業和大項目集中,中小企業貸款面臨嚴重困難。
(四)中小企業外部審計不足,導致資信等級低
盡管《海南省征信和信用評估管理暫行規定》早在2005年末就已出臺,但是很多中小企業并沒有參加信用評估。一方面,緣于企業缺乏信用評級意識,沒有認識到其重要性,認為企業經營情況屬于個人隱私;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業公布信息要經歷與大公司一樣的程序。單位審計成本較高。導致中小企業資信等級低,提高了銀行貸款交易成本,使得很多企業被銀行放棄貸款。
(五)中小企業缺乏可用于抵押擔保的財產,難以取得貸款支持
處于發展和創業中的中小企業通常不具備較大的資產規模,也不具備良好的歷史經營業績記錄和銀行認可的擔保和抵押,在資信評級中一般不能獲得較高的資信等級。目前以企業財務報表真實性為前提的道德信用尚未建立,中小企業很難滿足銀行的資產規模、財務狀況和信用記錄等要求。銀行為了貸款安全,只好減少信用貸款的比例,增加抵押和擔保貸款的比重,但是中小企業普遍具有經營規模小、固定資產少、房產等抵押物不足的特點。提供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實物用于貸款抵押難度較大,使得中小企業很多只能通過非正規金融或朋友借款來獲得資金。
三、運用關系型貸款解決海南省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優勢
(一)關系型貸款有助于提高中小企業貸款的可得性
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信息不對稱問題時,相對于交易型貸款來說,關系型貸款擁有先天的信息優勢。關系型貸款領域主要集中在特定區域,通過長期的合作關系,關系型銀行對本地區的中小企業經營和財務狀況逐漸熟悉,可以擁有其他金融機構所不具有或只能通過高成本才擁有的信息,例如借款人的人品、信譽、性格特征、家庭構成、家族歷史、市場、產品、生活開銷以及企業的有關決策和許多重要的、不公開的軟信息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財務數據等硬信息,有利于降低中小企業缺少合格財務信息和實物抵押而受到的融資約束。憑借與當地企業和社區之間長期密切聯系所積累的相關信息對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業發放關系型貸款,可以有效地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的問題。
(二)軟信息更有助于商業銀行迅速決策
關系型貸款不像交易型貸款那樣依賴易獲取、易量化、易驗證的“硬信息”(如企業的資產抵押品、企業的財務報表信息等),他們在發放貸款上有更大的靈活性,給予財務比率的權重較小,更注重通過獲取“軟信息”來印證客戶財務指標,達到“客戶信息充分披露”的目的。而獲取軟信息的具體執行者就是銀行的客戶區域經理人。作為土生土長的銀行客戶區域經理人隊伍來說,他們可以利用地緣、人緣優勢來開展信貸工作,便于充分了解一個企業業主的道德品質、資本積累、經營狀況等“軟信息”?;鶎又锌梢圆粚TO審查崗,審查程序由信貸員和區域經理在調查和審批決策中完成,以減少流程環節,提高效率;沒有繁復的客戶等級評定及評估程序,區域經理可直接進行再調查:審批權限直接授予個人,實行區域經理負責制。關系型貸款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區域經理和信貸員對企業的專有信息與貸款決策權的匹配,決策可以快速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