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公立醫院內部控制的概念
公立醫院內部控制是指公立醫院為了保證醫療業務活動的有效進行,保護公立醫院資產的安全和完整,保證財務收支合法,會計信息真實,防止、發現、糾正錯誤與舞弊,組織和考核經濟活動,提高工作效益和經濟效益,在公立醫院內部所采取和建立的各種措施和辦法的總稱。其實質是通過制度約束,進行內部控制。公立醫院內部控制是現代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處于管理的中心地位。
二、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1、近年來,醫院由于會計工作秩序混亂、核算不實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現象較為嚴重
如常規性的印單(票)分管制度、重要空白憑證保管使用制度及會計人員分工中的“內部牽制”原則等得不到真正的落實;會計憑證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憑證支持;人為捏造會計事實、篡改會計數據、設置賬外賬、隱瞞或虛報收入。醫院門診和住院收費員的日收入報表未及時報送,少報、遲報收入的違法違紀現象時常發生;醫院未足夠重視實物管理導致賬實不符等。
2、缺乏必要的成本控制
目前,公立醫院雖根據自身管理需要,借鑒企業成本核算經驗和做法,開展成本核算,但是,許多醫院還僅停留在科室成本核算上,尚未建立成本考核指標體系、成本分析評價體系和成本信息反饋體系。醫院無統一的、標準的成本定額,醫院之間成本沒有可比性,醫院成本控制沒有統一的標準和依據?!八愠杀痉知劷稹钡挠^念導致了某些醫院的超前分配,制約了醫院事業。
3、醫院信息系統內部控制薄弱
隨著財務管理軟件和醫院HIS系統在醫院的普及與應用,醫院的會計工作發生了重大變化,使得原手工會計核算模式下的內部控制制度部分將失去作用,因此如何重新設計內部控制環節,建立科學嚴密的內部控制制度,保證會計數據安全顯得十分必要。而目前公立醫院對于信息化管理條件下的內部控制認識不足,存在著體系不全、控制不力的現象
4、預算編制草率,預算執行失控
有些醫院預算編制由財務部門閉門造車,沒有深入調查研究,分析醫療市場變化,而是依據上年的決算數據加加減減而成,沒有細化到具體項目和具體執行部門,也沒有對預算進行可行性論證。由于預算編制的缺陷,造成了執行預算時脫節,削弱了其約束力。醫院的預算管理大多流于形式,預算執行主觀隨意性很大,資金運營效率較低,使預算執行失控。
三、公立醫院內部控制的建設
1、建立會計系統控制程序
建立醫院經濟活動和經濟業務處理的操作程序,使醫院經濟業務處理規范化、標準化,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醫院要按照《會計法》和《醫院會計制度》建立會計賬冊,正確設置和使用會計科目。建立嚴密的原始憑證傳遞程序,明確原始記錄填制人、審核人的責任。建立賬務處理程序制度,各項會計事務按規定及時辦理手續,進行會計核算,各類憑證內容完整,手續齊備,登記會計賬簿符合要求,會計報表內容齊全,報送及時,做到賬證、賬賬、賬實、賬表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