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高校師資不足的表現
擴招政策后高校師資不足的問題十分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ㄒ唬?擴招數量擴張與總體師資相對不足的矛盾。擴招后師生比例的變化明顯,1998年我國普通高等學校本??茖W生與專任教師的比率為8.137%,至2004年生師比已經上升到15.153%,但專任教師數和教職工數的增幅遠小于在校生數量增幅。
?。ǘ?新教師教學任務繁重與教學經驗相對不足的矛盾。由于近年來學校對教師的招聘普遍重視學歷,近年來招聘的教師多是年輕沒有經驗的教師。而他們面臨的卻是繁重而專業化的工作要求。
?。ㄈ?老教師教學與科研無法兼顧的矛盾。現在教師的科研壓力普遍較重,他們必須在完成較多的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在年年考評的制度下做一些盡可能多的新發現,教師面臨雙重壓力。
?。ㄋ模?非重點大學兼職教師大量聘任與他們的教學技能嚴重缺乏的矛盾。因為擴招政策下學生大量增加,而專職教師數量難以滿足教育需要,在許多非重點大學,尤其是??圃盒:捅究圃盒5姆中?,大量聘任兼職教師。
二、高校師資力量不足的原因
?。ㄒ唬?師資力量不足在擴招政策中凸現和可解決的時間之間有差距。楊崇龍在《我國高校擴招政策的提出和終止》一文中在提及有關師資問題的時候是這樣說的提高教育人員勞動生產率,國家在 成本 分擔上沒有提高效率的使用效率是每個高校都在思考的問題。
(三) 從教師培養的滯后性方面來看。要擔任大學教師,必須具備那個專業的高深的知識,一定的研究能力,創新思維,對行業的了解等等,因此現在對高校的教師有學歷方面明確的要求。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培養需要時間。加上教學經驗方面的要求,一個成熟的教師需要六年的講課經驗,因此學校往往覺得較難找到優秀的或者合適的教師人選。
(四) 人們對于高校師資認識的錯誤觀念也是影響師資力量引進的重要因素。在社會上普遍存在這樣的觀點,認為高校的老師是太多了而不是太少了。人們對擴招后師生比例認識不足,大家都知道擴招后學生增加了多少,卻沒有多少人關注同時老師增加了多少,況且我國的高校師生比例比國外本來就高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