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對檔案管理工作創新的認識
(一)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開拓創新是引導社會前進的強大力量,是我們適應新形勢,認識新事物的思想武器。根據時代和實踐的要求,勇于和善于不斷創新,才能使我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不斷深化。在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檔案工作作為黨和國家的一項重要事業,也必須根據時代和實踐的發展要求持續發展。要實現檔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在檔案管理工作中不斷創新,這也是檔案管理所面臨的社會性、開放性的必然要求。
(二)創新是檔案部門發展的原動力。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檔案工作有了很大的進步。檔案工作的基礎設施和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檔案基礎業務和檔案信息資源建設得到加強;檔案部門進一步適應了社會對檔案信息的需求,社會服務功能不斷拓寬,社會檔案意識和檔案法制意識逐步增強。但是檔案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檔案管理長期單調而枯燥的工作方式,傳統而落后的工作方法,使許多檔案管理人員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激情。他們墨守成規,按傳統辦事,日常的檔案工作也是幾十年一貫制——立卷、歸檔、轉遞、借閱等。要解決這些新問題,真正使檔案工作與時俱進、持續發展,只有通過創新才能開創檔案工作的新局面。
(三)創新是檔案事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檔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意味著其社會功能的改善和提高,與經濟社會協調同步發展的同時,重點把人的發展擺到檔案事業發展的中心位置上來。這就需要我們從社會需求的角度來把握檔案事業發展的規模及方向,著力于提高檔案館(室)的工作效率和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率,最終使檔案事業與社會建立起相互促進、相互協調的緊密關系。要實現檔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在目前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不斷提高檔案工作的社會服務功能。
二、實現檔案管理工作創新的途徑
(一)思想觀念的創新。觀念創新是管理創新的前提。管理創新的過程將始終貫穿著觀念創新的思想,觀念創新就是使管理創新得以成功的保證。管理創新必須確立現代化管理意識,特別是檔案管理知識化、網絡化、社會化,把知識和創新作為檔案工作的管理目標,逐步改變以往“重藏輕用”的落后觀念。這就要強化兩種種意識。一是要有積極的信息轉化意識。,把檔案內容通過加工整理變成更直接、更適應需要的信息,是檔案部門義不容辭的職責。二是要進一步強化檔案使用的效率意識。我們必須改變過去檔案工作無所作為的思想,強化檔案管理的效率意識,從而充分發揮檔案的價值。
(二)管理方式的創新。建國60多年來,我國在檔案管理方面制定了諸多的法律、法規和相應的管理制度,許多傳統的做法和管理模式對做好不同時期的檔案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一些傳統做法已不能完全適應社會發展之需,必須進行創新。具體地講,要更新立卷制度,改進工作手段,盡量簡化檔案部門長期推行的繁瑣、呆板的操作步驟。檔案管理人員要學會思考,多動腦筋,,利用現代化工具來簡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服務方式的創新。檔案服務是檔案工作的中心,檔案工作通過服務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才能使檔案事業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使檔案事業充滿生機與活力,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檔案服務創新,應當著重把握兩個方面:一是檔案服務內容和范圍的創新。二是檔案服務方式的創新。
(四)管理隊伍素質的提高。檔案管理工作的創新,應是以人為主體的創新,歸根到底要依靠“人”來推動,同時也是為了促進“人”的更好發展,從而實現檔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這就要求高度重視檔案管理隊伍素質的提高。1、培養敬業精神。敬業是創新精神的基礎。檔案工作者要熱愛事業,積極思考問題,勇于提出改進工作的意見和設想,而且不滿足于一得之功,一孔之見,不斷進行檔案工作的探索和創新。2、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檔案工作者要熟悉檔案業務工作的各個環節、步驟,掌握各門類檔案、各種載體檔案的管理方法,在此基礎上敢于向傳統觀念挑戰,善于提出新辦法、新思路,解決新問題,勇于打破傳統的條條框框和管理模式,在檔案業務上有所創新,有所突破。3、培養求實的科學精神。檔案工作者要準確把握所面臨的新形勢和自身發展的新情況,學習總結一切創造性的先進做法和成果,用求實創新的精神把握檔案事業發展規律,勇于探索和實踐,有效地開創性地開展工作。
總之,社會需要創新,時代呼喚創新,陳舊的管理模式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靈活的機制出現了諸多不適應的地方。如果不更新管理模式,真如一座美麗的現代化都市中出現的老牛拉汽車的不諧調的畫面。要使檔案工作有高度、有特色,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檔案管理人員就必須摒棄“皇帝女兒不愁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舊觀念,從而增強創新意識,拓展工作思路,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市場的需要,服務于利用者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王云慶,苗壯編著.現代檔案管理學.青島出版社,2004-2-1
[2]許曉明 丁修茂.檔案工作文集[M].中國文聯出版社,2004.
[3]張尚瀛.檔案工作理論與實踐[M].華藝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