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學校高校財務管理論文 > 高校內部審計定位

高校內部審計定位

引言

我國高校教育體制正經歷著深層次的變革,逐步融入市場經濟的大潮,在發展與變革中面臨著諸多不確定因素,因而對提高高校整體經濟效益有積極作用的內部審計部門的工作成效尤顯關鍵。高校內審工作越來越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這對高校內部審計人員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審計署原審計長李金華同志在“2007年亞洲內部審計大會”上對內審工作定位為:內部審計要把以事后審計為主轉向以事前、事中審計為主。內審人員必須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這一最新定位,在當前和今后的工作中著力推行審計關口前移,推進事后審計向事前審計、事中審計的轉型。這是認真貫徹執行《審計法》和中國內審協會五年發展規劃、確立內審發展方向的大事,也是時代賦予內審人員的歷史使命。

一、審計關口前移,防范于未然

審計關口前移不僅是內部審計自身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健全完善組織內部管理規章制度的迫切需要。內部審計是因受托責任關系的發生而發生、因受托責任關系的發展而發展的,傳統的受托責任審計無論是財務收支審計,還是經濟效益審計,都是事后進行的,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審計關口前移強調從以結果為審計對象轉化為以過程和結果為審計對象,既注意對結果的審計,更注重對過程的審計;從以對某一時點的靜態情況審計轉化為對全過程的動態情況審計,既注意靜態下的內部控制水平的審計,更注重內部控制執行過程有效性的審計。內部審計從事后轉向事中和事前,從根本上防范了風險,將某些違法亂紀行為扼殺在萌芽狀態,防范于未然,從而規范資金使用、減少損失浪費,從源頭上治理和規范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提高組織運行效率。

二、對審計關口前移產生的誤解

雖然審計關口前移是內部審計發展的重要舉措,是內部審計的最新定位,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往往會遭到他人甚至是審計人員自身的誤解而產生審計越位承擔不必要的管理職責的現象。

由于高校內部審計所起的作用越來越明顯,高校領導對內部審計部門的工作也越來越重視,凡是與經濟事項有關的較大事宜,都要求審計人員參與。諸如,基建項目指揮部會議、設備采購、工程項目招投標會議、人員分配方案討論會等等,并認為,有了審計人員參與就是對風險進行了控制。對此,高校內部審計人員必須要準確地把握好尺度和分寸。如果說參與會議討論是為了觀察各項工作是否履行各項內控制度程序,并對有些風險控制點、內控制度缺失處等情況作出獨立、客觀的評價,提出建設性的建議,進一步改善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這就是審計關口前移。但是,如果參與會議討論時參與發表意見,或在會議討論結果時投上一票,這就是參與管理,承擔具體的管理職責。再比如,對于一些建設周期較長的項目分期支付款項時,財務部門會要求審計人員能在付款申請單上簽字核準,只要審計簽字了,款項就可以支付了。諸如此類的行為和現象,從表面上看是為了充分發揮審計專業特長,重視和信任審計人員的專業判斷,但在事實上卻是對審計關口前移的誤解,把審計部門看成一個較為“權威”的管理部門,讓其承擔了具體的管理職能,原先的愿望是為了降低風險,如此一來,風險控制點就集中在審計人員身上,審計人員如果存在諸如專業背景不夠、知識受限、工作責任心不強、職業道德出現偏離等問題,都有可能帶來風險和損失。


三、在審計關口前移的過程中準確把握審計定位的必要性

高校內部審計部門在審計關口前移的過程中為何要準確把握自身定位,不能參與到學校具體的管理行為中去,不能承擔具體的管理職能呢?筆者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作出考慮:

(一)從法律法規層面考慮

《內部審計基本準則》第二條指出“內部審計,是指組織內部的一種獨立客觀的監督和評價活動,它通過審查和評價經營活動及內部控制的適當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來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

《教育系統內部審計工作規定》第三條也指出“教育系統內部審計是教育系統內部審計機構、審計人員對財務收支、經濟活動的真實、合法和效益進行獨立監督、評價的行為。”

從法律法規層面來說,內部審計的法定職責就是獨立的監督和評價,而并不是直接參與具體管理事務。內部審計并不是就審計而審計,而是要通過審計監督對內部控制進行評價,最終起到改善管理、促進發展的作用。例如,學校內部進行招投標審計,它并不是就招投標審計而審計,而應當把招投標審計作為一個切入點,檢查學校內部相關職能部門在招投標過程中是否存在不合規,設計圖紙、招標文件是否不完備等情況,從而發現學校內部控制制度設計及執行過程中需要加以改進和注意的地方,發揮內部審計“免疫系統”的功能。

(二)從審計獨立性層面考慮
獨立性是審計執業的基石,是審計人員的基本理念。一旦失去了獨立性,客觀公正地發表審計意見就無從談起。

內部審計的獨立性要求內部審計機構不能承擔任何具體的管理職責。內部審計只是對學校內部控制系統的有效性、科學性進行評價,對學校內部其他職能部門履行責任情況進行監督,并向學校領導提供信息,這些都要求內部審計部門需獨立于其他職能部門,只有這樣,審計工作的質量才有保證,審計人員發表的意見、結論、建議的公正性才不會受到影響。如果審計人員直接參與了決策,履行了具體管理職能,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自己監督自己,發表意見和建議時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制約,獨立性將被嚴重削弱,也就無法以應有的獨立身份去履行其監督職能,那么內部審計結論的客觀公正性和權威性也將受到懷疑,不利于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

(三)從專業勝任能力層面考慮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教育體制改革的進行,高校經濟活動逐漸增加,日趨復雜,這就在專業上對審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不但要懂審計、會計、經濟管理,還要掌握工程、法律、計算機等相關知識。但是,正所謂“術業有專攻”,內部審計人員不可能是全能型選手,面對紛繁復雜的經濟活動,不了解、不在行的東西還有很多,如果要求內部審計人員參與具體的管理決策,很多時候還是不合時宜的;如果審計人員不懂得拒絕、照單全收的話,很可能因為不能勝任而作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給學校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四、內部審計部門準確把握自身定位,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

(一)“有所為”即堅持推行審計關口前移

新時期、新形勢下,高校內部審計工作任重而道遠,內部審計監督從事后轉向事前、事中,必將成為高校內部審計部門的發展趨勢和努力的方向。作為高校內部審計人員要清晰地認識到內部審計的定位,不斷創新思維,創新手段,提升技能,跳出審計看審計,提高看待、分析問題的層次和能力。應注重在“預防、揭露、抵御”三方面下功夫,即在審計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差錯糾弊,更要注重防范預警;不僅要注重微觀審計,更要注重宏觀分析;不僅要注重經濟效果,更要注重社會效益;不僅要當好滅火器,更要努力構筑防火墻,防范于未然,努力推進審計關口前移,及時幫助被審計單位找出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促使他們及早認真整改、提升效能,使“解決問題、審前為上、審中為次、事后為下”的理念成為審計解決處理問題的一項基本準則。前移審計關口,提升建議前瞻性、可操作性,注重揭示體制障礙、政策缺陷,由事后核實損失轉變為事前減少損失,從而更好地發揮內部審計作為高校管理“免疫系統”的功能。多一些“曲突徙薪”,少一些“亡羊補牢”,高校內部審計的社會價值就會更大,審計工作就會提升到更高的層次和水平!

(二)“有所不為”即不直接承擔管理職能

從法律法規、獨立性和勝任能力層面考慮,高校內部審計都不應直接參與到具體的管理行為中去。高校內部控制制度貫穿于高校各項管理職能之中,由具體職能部門設計并執行,雖然內部審計部門對學校內部控制系統的有效性、科學性進行評價,但并不意味著內部審計人員需要參加具體的管理活動。內部審計人員不是某一管理崗位的管理人員,即未被授權從事某項業務管理活動,再加上內部審計獨立性的要求,因此,內部審計人員不但不應參與業務控制程序的日常工作,反而應回避參與日常業務控制程序的實施。

即使學校領導有時出于對內部審計人員專業的信任,分配內部審計人員從事一些非審計工作,也應當明確,他們不是在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所發表的意見和建議只是當事人個人的意思表示,并不能將其視為內部審計部門的審計意見表示。內部審計部門在審計的過程中所執行的是對管理的控制予以再控制,對管理的監督予以再監督,是一種綜合的控制、監督,至于管理的控制和監督則是相應職能部門所要做的事,審計人員無權代替其他職能部門行使權力和履行職責,也無權控制和指導具體的業務管理工作。


五、總結

高校內部審計部門要著眼全局,始終把為學校大局服務作為內部審計工作的第一要旨,把促進學校事業持續、和諧、科學發展作為最終目標,把內部審計置于學校教育管理的全局之下,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在維護學校教育管理和經濟活動中的監督和評價作用。審計人員在日常的審計工作中不能就審計而審計,要深刻認識審計定位,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一方面要通過審計,積極貫徹落實審計關口前移,以事前、事中審計為主,事后審計為輔,發現問題,改進工作,把違紀現象消滅在萌芽中,從源頭上遏制錯誤和舞弊的發生;另一方面又不能越俎代庖,直接參與管理控制活動或履行具體的管理職責,保持審計獨立性,通過積極有效的審計監督和評價,提高教育資金使用效益,為高校事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程良春.內審應著力推進事后審計向事前、事中審計轉型[J].工業審計與會計,2010(2):19-20.

[2] 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內部審計理論與實務[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4.

[3] 邵海平.淺談對風險審計的誤解而產生的新風險[C].上海教育審計論文集,2008.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