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鐵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對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及在國家戰略需要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自2005年以來鐵礦石價格瘋狂上漲以及自2008年開始的全球經濟危機,致使我國鋼鐵企業的經營狀況日趨惡化、財務風險日益加大,并對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產生影響。本文對我國鋼鐵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進行實證分析,進而有針對性地提出防范措施和建議。
一、研究對象及數據說明
(一)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在我國A股市場上市的鋼鐵企業。我國A股市場共有鋼鐵上市公司45家,在此略去8家中小鋼鐵企業的數據,取37家鋼鐵上市公司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
(二)數據說明
1.本文所有的鋼鐵企業財務數據均根據源于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的各公司報表數據計算得出。
2.在計算權益市值時,每股市價均取當年最后一天收盤價。對于2007年才上市的601003、601005兩家公司,2005年、2006年均取當年的每股凈資產替代每股市價。
3.由于會計制度變革的原因,2005年的銷售收入僅包括主營業務收入,而2006—2009年的銷售收入為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之和。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目前最為廣泛運用的“Z計分模型”計算我國37家鋼鐵上市公司及鋼鐵行業總體自2005年至2009年的Z分值,并據此判斷我國鋼鐵企業存在財務危機和陷入破產的可能性。
“Z計分模型”由美國學者奧特曼(Altman)于1968年創立,用于公司財務危機預測,此后該模型被廣泛應用。“Z計分模型”的公式表達如下:
Z=1.2X1 1.4X2 3.3X3 0.6X4 1.0X5
上式中:
X1:營運資金/資產總額=(流動資產—流動負債)/資產總額;X2:留存收益/資產總額=(未分配利潤 盈余公積)/資產總額;X3:息稅前利潤/資產總額=(稅前利潤 利息費用)/資產總額;X4:權益市值/負債賬面價值=(每股市價×股本總股數)/負債賬面價值;X5:銷售收入/資產總額=(主營業務收入 其他業務收入)/資產總額。
“Z計分模型”有一個經驗性臨界數據值,即Z=2.675①。Z值高于2.675的企業較安全,低于2.675的企業則存在財務危機或破產風險。如果一個企業的Z值低于1.81,則該企業已經潛在破產,如無有力措施,將很難擺脫困境。Z值在1.81~2.675之間時,企業財務狀況不穩定。
考慮到數據的可得到性并結合我國鋼鐵上市公司的實際情況,在計算具體指標時,本文作如下調整:
一是息稅前利潤。根據“稅前利潤 財務費用”計算。
二是權益市值。關于“權益市值”,有些學者認為我國非流通股無市場價格,主張采用“每股市價×流通股數 每股凈資產×非流通股數”來計算。但本文在研究鋼鐵上市公司時,發現鋼鐵企業的股價普遍偏低,并且鋼鐵企業的非流通股日趨減少,因此本文根據“每股市價×股本總股數”計算。
三、我國上市鋼鐵公司的Z值計算及結果分析
(一)我國上市鋼鐵公司的Z值計算
本文選取的37家鋼鐵上市公司的Z值計算,結果如表1。
(二)結果分析
1.從總體Z值來看,我國鋼鐵企業的總體Z值2005—2007年處于上升階段,鋼鐵行業的總體財務風險趨于減少;然而2007—2009年卻處于下降階段,至2009年Z值已小于1.81,鋼鐵行業整體破產的危險性很大。
2.從單個企業的Z值來看,為了能更加清晰地分析我國鋼鐵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本文將Z值各取值區間的企業個數及所占比重列為表2。
從表2可以看出,Z值高于2.675、財務風險小的企業個數除2007年高達26個,占企業總數的70%之外,2006年、2008年、2009年均穩定在11個,占鋼鐵企業總數的30%;Z值在1.81~2.675之間、財務狀況不穩定的企業個數日趨減少,從2005年的15個,約占企業總數的41%減少至2009年的10個,約占企業總數的27%,但減少的企業不是加入了財務風險小的企業行列,而是加入了潛在破產企業的行列;Z值小于1.81,已經潛在破產的企業個數則穩步上升,至2009年已經有16家,超過總數40%的企業已經潛在破產,它們將很難擺脫困境。
四、我國鋼鐵上市公司財務風險趨于上升的原因分析
為了說明我國鋼鐵企業財務風險趨于上升的原因,本文做進一步分析如下:
(一)盈利能力逐年下降是鋼鐵上市公司財務風險日益加大的最主要根源
本文用邊際收益率、銷售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代表企業的盈利能力。從表3可以看出我國鋼鐵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呈逐年下降趨勢,如不采取得力措施,鋼鐵行業極有可能整體步入虧損行列。
表3中的邊際收益率自2007—2009年逐年下降,這直接反映出鋼鐵企業營業成本日益上升,反映了鐵礦石價格上漲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影響。
(二)流動比率持續下降是鋼鐵上市公司財務風險日益加大的直接原因
我國鋼鐵上市公司各年的流動比率見表4。
流動比率一般用來度量企業的短期財務風險。表4的情況表明,自2006年起,我國鋼鐵上市公司的流動資產已經小于流動負債,表明鋼鐵企業已經沒有足夠的現金流來支付到期債務,這將促使財務風險由潛在轉為現實,嚴重的將使企業陷入財務危機。
與流動比率持續下降相對應的是鋼鐵上市公司的營運資金日益枯竭見表5,這直接導致了鋼鐵上市公司的Z值得分低。
(三)資產負債率持續上升是鋼鐵上市公司財務風險日益加大的最綜合因素
鋼鐵上市公司各年的資產負債率見表6。
資產負債率一般用來度量企業長期財務風險。表6的情況表明,我國鋼鐵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呈越來越高的趨勢,鋼鐵企業面臨的長期財務風險同樣不容樂觀。
(四)營運效率的大幅度降低對鋼鐵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的加大起了推波助瀾作用
通常用來表示企業營運效率的指標是總資產周轉率,鋼鐵上市公司的總資產周轉率見表7。
從表7可以看出,我國鋼鐵上市公司2005—2008年的總資產周轉率穩中有升,但在2009年卻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這無疑會加大鋼鐵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
(五)金融危機的爆發是我國鋼鐵企業財務風險日益加大的重要外因
自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機爆發后,我國鋼鐵企業面臨一個致命的矛盾——高昂的原材料成本與發生金融危機后低迷的鋼鐵產品價格產生沖突。一方面在自2005年以來的鐵礦石瘋狂漲價面前,中國鋼鐵企業顯得束手無策;另一方面金融危機爆發后,鋼鐵庫存量猛增,致使鋼鐵企業利潤大幅度下滑,鋼鐵企業財務狀況急劇惡化。
五、防范鋼鐵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的建議
根據以上分析,造成我國鋼鐵企業財務風險日益加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鐵礦石價格上漲的原因,也有金融危機的原因,還有我國鋼鐵企業經營管理、風險管理失策的原因。因此本文既基于財務的角度,也基于非財務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議。
(一)合理選擇籌資方式,優化資本結構
當前我國鋼鐵企業盈利能力日趨下降,但在資本結構上卻存在資產負債率上升、銀行貸款過多的問題,因此,在籌資管理上應做到:
1.籌資方式要有利于降低資產負債率。應避免過多采用銀行借款、發行債券等方式籌資,優先考慮發行普通股、收益留存等籌資方式,既可以減輕企業固定的利息負擔,又能降低鋼鐵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從而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
2.籌資方式要有利于降低鋼鐵企業籌資成本。比如多利用商業信用方式籌資就可以降低企業的籌資成本,從而降低企業財務風險。
3.籌資渠道多樣化,籌資方案應可行、經濟和安全。
(二)加強營運資金管理
我國鋼鐵上市公司自2006年起營運資金為負數,這是它們Z分值低的重要原因,更是財務風險的重要來源之一,因此加強營運資金管理對鋼鐵企業意義重大。
1.鋼鐵企業應制定切實可行的、兼顧風險與收益的營運資金政策,包括流動資產投資政策和流動資產籌資政策。鋼鐵上市公司應根據自身現金流及存貨庫存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流動資產投資策略。如果現金流充足,則采取較寬松的營運資金政策(給予客戶較長的信用期限以及持有較多的存貨)。反之,如果現金流短缺,則采取嚴格的營運資金政策(提高信用交易門檻及縮短存貨的庫存量和庫存天數)。而在流動資產的籌資政策中,應付賬款是最優先被考慮的項目,其余不足部分,再考慮以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或自有資金支持。
2.流動資產項目的管理,主要是對貨幣資金、應收賬款和存貨項目的管理。貨幣資金的管理方面,首先要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保障貨幣資金的安全;其次要充分利用貨幣資金,運用先進的方法如合理利用“浮游量”、郵政信箱法、合理選擇貨款結算方式等,盡快收回現金,延緩現金的支付。
應收賬款管理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及早收回貨款。為此,鋼鐵企業應建立科學的應收賬款管理系統。銷售合同簽訂前,財務、銷售、市場等有關部門應對客戶的財務狀況、償債意愿、償債能力和信譽等級進行評估,做到在銷售業務發生前就能有力控制應收賬款風險;對于已經發生的應收賬款,財務部門應定期進行賬齡分析,緊密跟蹤應收賬款的還款情況,并對拖欠的貨款制定處理方法,盡量減少壞賬損失。存貨管理方面,就要盡力在存貨成本與存貨效益之間作出權衡,達到兩者的最佳結合。首先,采購環節要根據科學的存貨管理辦法,運用最佳訂貨批量模型,合理確定采購量和存貨量。其次,科學安排采購、生產、銷售等經營活動,做到生產經營各環節無縫隙銜接。最后,銷售環節要分析研究企業的市場環境,拓展銷售渠道,制定有利于促進銷售增長的信用政策,擴大銷售。
3.流動負債項目的管理,主要是對短期借款與應付賬款的管理。短期借款和應付賬款是企業經常采用的短期籌資方式,從鋼鐵企業資產負債率越來越高、利息負擔越來越大的實際出發,應付賬款是降低企業籌資成本最佳途徑。此外,商業票據和預收賬款也應成為鋼鐵企業基本和經常的籌資手段。短期借款管理的關鍵在于與銀行保持良好的關系。同時,企業要合理使用貸款資金,保證公司的獲利能力。
(三)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
鋼鐵上市公司是我國股利分配比較高的企業,然而高股利分配雖然在短期內可能助推企業的股價,但長期卻可能給企業帶來償債能力和籌資能力下降、發展后勁不足等問題,從而加大企業的財務風險。因此要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重視收益分配對資金運動規模的影響以及對資金運動結構,如籌資結構的影響,不可盲目實行激進的收益分配政策,否則財務風險將不斷升高。在當前鋼鐵企業的收益分配中,多計提任意盈余公積、計提風險基金、發放股票股利等,都是有助于減少財務風險的現實可行的方法。
(四)建立與Z式相吻合的財務風險防范機制
鑒于“Z計分模型”在理論界已得到廣泛認同,在實踐上被廣泛運用,因此鋼鐵企業可嘗試建立與Z式相吻合的財務風險防范機制,從提高鋼鐵上市公司的Z分值著手,努力降低財務風險。
奧特曼(Altman)的“Z計分模型”是企業財務風險的綜合判斷模型,Z值是公司資產營運能力、籌資和投資能力、盈利能力、股權市場價值抵銷債務的能力以及獲取銷售收入能力的綜合得分。因此公司的籌資、投資、銷售、股價的走勢等都會對公司的財務風險產生影響,公司管理層應將風險防范貫穿于經營活動、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不僅注重每個指標對Z值的影響,努力提高各個單項指標的得分,而且更注重從統籌安排企業各項經營活動、財務活動的角度綜合提高企業的Z值,達到最終降低企業財務風險的目的。
(五)制定切實可行的長遠發展戰略
我國的鋼鐵產業經過前幾年的高速發展,已具備了巨大的產能,當鐵礦石漲價、金融危機襲來時,鋼鐵產業產能過剩、行業集中度低、能耗高、抵抗風險差等問題日益凸顯,這些問題有賴于制定切實可行的長遠發展戰略才能得到解決。
1.改變依靠外延式發展的方法,加強技術改造以提升技術創新能力,走內涵式發展道路。
2.進一步加快國內鋼鐵企業兼并重組步伐,淘汰落后產能,提高鋼鐵產業集中度。在實行國內鋼鐵企業兼并重組的過程中,避免簡單的聯合,加強技術、結構、制度、各項資源等的全方位整合,特別是對人力資源、核心技術的整合,實質性地提升核心競爭力。
3.加強鋼鐵企業的整合、溝通與協調,爭取鐵礦石談判與海運市場上的主動權,努力降低鐵礦石的進口價格。
4.強化內部管理,實行低成本策略,降低鋼鐵企業的運行成本。
【參考文獻】
[1] 李玉萍,劉洋,王鳳梅.國內外石油公司財務風險實證研究[J].價值工程,2010(2):51—52.
[2] 尹啟華.湖北上市公司財務風險實證研究[J].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6):13—15.
[3] 李國軍,宋國梁.中國鋼鐵企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10(3):9-10.
[4] 孫艷.企業財務風險多維視角審視與控制[J].會計師,2008(8):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