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筆者就如何考慮所得稅在對固定資產更新改造項目中的影響作一定的實例分析
在技術變革日益快速化的市場條件下,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應跟隨技術進步的步伐不斷的對原有的固定資產進行更新改造,但在固定資產更新改造項目的決策分析中,決策者往往忽略舊設備變現損失抵稅或變現收益納稅以及設備折舊的不同計算方法的影響。那么如何考慮所得稅對決策的影響呢?我們從實例中來分析
ST公司正考慮將一臺于2000年以10000元價格購買的舊設備予以更新,當時預計使用10年,凈殘值為0(會計與稅法一致),直線法折舊,目前設備的賬面價值為5000元,新設備的購置成本10000元,使用新設備,銷售額可以由每年10000元上升到11500元,營運成本由7000元下降到5000元,新設備稅法規定殘值為0,最終報廢殘值為2000元,使用5年,舊設備目前市場銷售價格為1000元,公司所得稅為40%,資本成本為10%,稅法規定:新設備第一年的折舊率為原值的30%,第二年為25%,第3-5年為原值的15%,該公司是否考慮更新?
通過分析我們知道該決策中的新舊設備的使用年限均為5年,所以應以凈現值來進行分析決策,繼續使用舊設備的各年現金凈流量:舊設備的投資額為1000元,因為在固定資產改造決策中舊設備的投資額應以市場價值為準,而不應依據其帳面價值,其帳面價值與市場價值的差額在分析決策中應考慮其對所得稅的影響,第1-5年各年現金凈流量為營業收(1-T)-付現成本(1-T)+折舊*T,即(10000-7000)*(1-40%)+(10000-0)/10*40%=2200,舊設備的凈現值=2200* PVIFA(10%,5)-1000=7339.76。 新設備各年現金凈流量:新設備投資額10000元,因為舊設備變現損失減稅=(1000-5000)*40%=1600,舊設備變現損失減稅可以作為舊設備方案的機會成本,也可作為新設備方案的現金流入量。新設備的凈投資額10000-1600=8400,第一年的現金流量=(11500-5000)*(1-40%)+10000*30%*40%=5100,第二年現金凈流量:3900+10000*25%*40%=4900,第三至四年現金凈流量為:3900+10000*15%*40%=4500,第五年現金凈流量○1經營現金凈流量:4500, ○2最終殘值收:2000,○3最終殘值收納稅:(2000-0)*40%=-800,因為以前年度按稅法規定計提折舊沒有考慮殘值,所以多計提了折舊額,減少了應稅所得,所以最終的殘值收應繳納所得稅。現金凈流量合計5700,新設備的凈現值:5100*PVIF(10%,1)+4900* PVIF(10%,2)+4500*PVIF(10%,3)+4500*PVIF(10%,4)+5700*PVIF(10%,5)-8400=10279.67。新設備凈現值較舊設備高2939.91元,此方案可行
. 本實例全面考慮特殊現金凈流量項目,如舊設備變現損失抵減所得稅以及不同的設備折舊方法對所得稅的影響在項目改造決策的分析,從而保證了決策在理論上的有效性與正確性.
作者:李四海 文章來源: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