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2026年高級會計師評審條件 > 會計專業柔性化教學內容體系的構建

會計專業柔性化教學內容體系的構建

一、柔性化教學的內涵和特征

(一) 柔性化教學的含義

“柔性教育”源于管理學中“柔性管理”一詞,柔性管理是以人為核心,實現現代化管理的一種權變管理方式,它主要依據組織的共同價值觀和文化精神對組織進行人格化的管理。美國最早將這一管理模式應用于教學領域。柔性教育是指以滿足科技與經濟社會不斷變化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培養學生未來適應能力為宗旨,在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管理和教學方式等方面具有較大的可組合性、可選擇性和可持續發展性的教育。這里的“柔”與“剛”是相對的,它強調的是教育的彈性和靈活性,強調個人潛能的開發和應變能力[1]。柔性教學,是柔性教育思想在教學方面的深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采用個體化學習方式,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提高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自我改善意識,尤其注重對學生個性化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柔性化教學包括柔性的教學目標、彈性的教學計劃、模塊化的教學內容體系、動態的教學方法、多元的教學評估方法等內容。

(二) 柔性化教學的特征

柔性化教學具有如下特征:

(1) 柔性化教學內在的驅動性。柔性化教學主要依賴于學生的心理過程,注重從每個學生內心深處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和主動性以及內在潛力和創造精神,因此具有明顯的內在驅動性[2]。

(2) 柔性化教學影響的持久性。柔性化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對學生個性化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自我改善意識不斷增強,并最終轉變為自覺的行動。然而這種自覺行動一旦形成,就可以對學生產生強而持久的影響力。

(3) 柔性化教學激勵的有效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被尊重和實現自我是人最高層次的需求。柔性化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更容易讓學生實現自我,發現自身價值,因而具有有效的激勵作用。

二、會計專業柔性化教學內容體系的構建

教學內容是學生學習、教師講授的主要內容,教學內容的柔性化是柔性化教學模式的關鍵。會計專業柔性化教學內容體系的構建就是將會計專業教學內容模塊化。模塊化是實現教學內容柔性化的主要途徑。

(一) 明確會計專業柔性化教學內容體系的基本原則

(1) 以培養人才的柔性技能和創新能力、職業判斷能力為基本原則。會計知識的日新月異,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對會計人員的應變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要求越來越高。會計專業柔性化教學內容體系的設計要以提高學生的柔性技能、創新能力和職業判斷能力為基本培養目標。

(2)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本原則。會計學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會計專業又是一個職業化程度很高的專業,學習理論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指導實踐。會計學教學重點在于將理論運用于實踐,側重于培養學生理論知識的轉化能力、運用能力以及實際操作的能力。會計專業教學內容模塊化設計要使會計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起來,縮短實踐與理論的距離,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得到提高。所以會計專業教學內容的模塊化設計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3) 抓好教材建設,合理安排課程設置。會計專業教學內容模塊化的關鍵是抓好教材建設,會計學教材是教學的主要材料。進行教材建設時,要圍繞教學目標,建設好主要課堂教材和實驗教材等,使教材內容和形式便于學生自主學習,啟發學生思維,使用先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反映會計專業柔性教學的特色[3]。合理安排課程設置,對現有課程進行梳理。按照會計學專業知識的內在邏輯關系,設計出一個科學合理的課程結構,將會計學專業知識結構系統化,并將能力培養的要求有效地融入柔性化教學中,重視雙語教學的開展。

(4) 從實際出發、不斷創新的原則。進行教學內容體系模塊化設計時,要從學生能力和師資等實際情況出發,旨在擴大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專業素質。在堅持從實際出發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教學內容的創新,增加前沿的理論知識和國外先進的理論。

(二) 構建會計專業柔性化教學內容體系的具體模塊

會計專業教學模塊可分為理論教學內容和實踐教學內容兩大模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輔相成,理論教學指導實踐教學,實踐教學檢驗理論教學。理論教學的最終目的也是應用于實踐。兩大模塊內部又根據其研究方向、應用領域和難易程度的差異劃分為不同的子模塊。

(1) 理論教學模塊,主要包括會計專業基本原理模塊、基本分支模塊、主干教學模塊、前沿理論模塊和行業理論模塊。

基本原理模塊對會計的概念、職能以及會計信息處理方法進行簡單的介紹,讓初學者對會計的基礎知識有初步了解。基本原理模塊主要指會計學原理,按照教材內容的內部邏輯性將其分為會計發展史介紹、會計工作基本流程和經典案例分析3個層次[4]。基本原理是進行后續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基礎,是模塊中最基本最簡單的部分。在其他模塊中會對這些基本原理知識進行深化、復習和理解。
基本分支模塊包括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和法務會計4個部分。這些是會計應用比較重要的分支,是基本原理的進一步深化,尤其是近年來新興的法務會計,應在教學環節中向學生予以介紹。將財務會計、成本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內容在原來基礎上進行適當的調整、增加或合并[5]。

主干教學模塊包括高級財務會計、審計學、財務管理和會計電算化,以及根據具體師資情況開設的專業雙語課程。該模塊內容涉及的難點和重點多,且與學生各種能力培養緊密相關,因此,這個模塊在柔性化教學模塊設計中應安排較多課時。

行業理論模塊主要包括預算會計、非盈利組織會計、石油企業會計、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等特殊行業的會計。會計人才的就業面廣泛,設計行業理論模塊,是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便于學生對各行業的會計工作進行了解,方便以后從事各種行業的會計工作。

前沿理論會計模塊主要是指國際會計準則的對比和解析以及對國內外前沿理論的引入與介紹,可以通過選修課和專家講座的形式實施開展。

理論教學的各個模塊可以進行自由組合,從而形成不同的教學內容,但無論怎樣進行組合,都必須存在基本原理模塊。

(2) 實踐教學內容模塊,主要包括手工實踐教學模塊、電算化實踐教學模塊以及社會實踐教學模塊。

手工實踐教學模塊,是對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支模塊所學知識的進一步鞏固、加強和具體的實踐應用。它與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支模塊是對應的。該模塊包括會計數字書寫、珠算、識別原始憑證、審核編制記賬憑證和科目匯總表、開設賬戶、登記賬簿、對賬與結賬、成本計算、利潤分配、編制報表和審計業務實驗等內容。

會計電算化是把會計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企業管理等學科相互交叉結合后產生的綜合的應用型學科。現代很多企業使用電算化代替了手工記賬。該項技能的掌握將有助于高校會計學專業畢業生,盡快適應社會工作環境,勝任本職工作。該模塊包括企業會計電算化的一些規定、會計軟件的結構體系、會計軟件操作技巧、會計業務電算化處理技能等內容[6]。

社會實踐教學模塊,主要是指由學校牽頭與采取企業開展校企合作、沙盤模擬、聘請現場工作人員和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等方式,組織學生利用寒暑假進行校外實地體驗,接觸實際的會計工作環境和操作流程,將所學知識和實際聯系起來,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主要參考文獻

[1] 肖偉東,鄺濤.“柔性教育”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成人教育,2009(1): 137-138.

[2] 楊嘉孟.高職院校學分制柔性教學管理的研究與實現[J].中國校外教育,2008(9):138.

[3] 宮興國.本科會計專業課程體系及教學模式設想[J].會計之友,2008(1):69-70.

[4] 孫玉甫,李偉.基礎會計教學內容改革研究[J].經濟師,2008(2):135-137.

[5] 涂愛飛.加強財務會計教學效果的方法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09(6):230-231.

[6] 林小星.模塊式教學法在會計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經濟師,2007(7):141-142.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