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市場經濟中,會計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經濟管理職能,在改革開放進程中發揮了堅實的基礎性作用。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近年來,我國對會計工作者的管理越來越嚴格,先后頒發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來規定會計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和工作行為,這些法律法規的建立,給會計工作者的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法律平臺和職責范圍。會計這個職業經過多年的發展,職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不過放眼整個會計職業者這個群體,我們不難發現其中仍然還有很多和總體發展不相一致的地方。
一、會計崗前培訓偏重于實際操作能力
各行各業都對從業道德有所要求,對會計職業者也一樣。在我國會計本科教育階段,會計學專業早就將會計職業道德作為必修課,但是取得的效果卻不是很理想。一方面,會計學校對這方面沒有對學生做出明確的要求,只是隨堂講講課,并不做實質的考查和審核;另一方面,會計學員對職業道德教育也不太重視。在這兩方面的作用下,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在實質層面,并沒有起到良好的作用。造成這兩方面的原因很多,首先表現在會計學員中。他們認為,開設會計職業道德這門專業課,純屬多余,根本沒給真正的職業要求帶來什么作用,只是大致上的說說危險和要做到的方面,就像讀一本法律書,太過嚴肅,對現實的職業活動并不起太多的指導性作用。在另一個層次上,對會計職業人員的選擇上,用人機構對會計職業人員的培訓比較少,即使培訓,也只注重選擇實際的處理能力的培養,對會計職業者的職業道德沒有過多的進行要求和培養。其次表現在學校這一方。和用人機構一樣,會計學校在教育時也只注重實際的操作能力和操作技巧的培養。由于會計學校過多的對操作進行要求,從而也導致會計職業者的職業道德水平有所缺失。在上面幾個因素的作用下,大部分的會計職業者,甚至都不知道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大體內容,所以對會計職業道德的理解和用職業道德來約束自己都是不可能做到的。
二、會計相關法規再教育的狀況
所謂活到老,學到老,會計工作是要順應時代要求的,對于會計職業者來說,更要不停地學習。但是依現狀來看,會計工作者在從業后的再教育情況卻顯得非常不樂觀。對會計工作者進行再教育指的是對其相關專業知識的補充,以及對已學知識的歸類和總結,最重要的是對新的法律法規進行學習,這些再教育經過一系列的培訓和教育活動來完成,也正是基于這個原因,會計職業者的再教育活動顯得流于形式。先不說是不是因為節約經費的原因,因為再教育是需要花錢的,我們先來說說我國長期以來對會計職業者的再教育的狀況。狀況一:再教育的表現形式非常單調,基本都是選擇面對面的教育培訓形式。狀況二:大多依托相關教育學校進行培訓或者教育。這些再教育形式,表面看起來都很有效果,但是結合到具體實際,卻顯得非常不靠譜。在學校進行再教育,這要求被教育者要定點定時的到某一個地方去進行教育,根據實際,由于再教育都是對已經工作了的人所進行的教育,這些會計職業者,或多或少會因為工作的原因而不去受再教育,或者因為路程問題,時間問題,以及其它的影響情況,會計職業者的再教育接受程度將大打折扣。再看看面對面的教育形式,老師在上面拼命地說,卻不管學生接受的狀態,只關注課程進度,卻對實際的教育效果置若罔聞。造成這樣的原因,不僅是再教育老師的教學方法有問題,也和教學的知識有問題,這些教學的知識大部分都是理論性,和實際沾不上邊,即使學了,也難在實際工作中使用。這些都導致了會計職業者的再教育水平受限的原因,也導致再教育的形式流于表面,沒有實際效果。
三、加強會計規范管理
(一)優化會計人員結構
會計工作優劣評價的唯一標準是能否很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而會計人員作為會計工作的主要承擔者,對此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國財政部門應當積極引導各高校加強對高學歷會計人員的培養,一是適當調整對本科以上學歷會計專業學生的招生比例,重視和完善會計碩士專業學位制度,或者積極鼓勵會計人員通過自學、學歷進修等途徑,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和實踐能力。二是適當提高會計行業的準入門檻。可以適當提高會計從業資格報考條件,從源頭控制、提高會計人員素質。
(二)增強會計人員使命感和責任感
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而加強會計職業道德的宣傳和教育是培養會計人員良好職業道德品質、堅定職業信念、自覺職業行為的有效途徑和不可或缺的環節。一是可以嘗試通過召開座談會、舉辦演講比賽、知識競賽、有獎征文以及開辟道德論壇等活動,進行會計職業道德大討論,明確遵守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二是建立并完善會計人員評優表彰制度,加大對會計人員遵守職業道德情況的考評力度,建立利益導向機制。全國各級會計管理機構每年都應該評選出一批本地區先進的會計工作集體和會計工作者,發現典型,樹立模范,充分發揮先進模范帶頭作用,積極引導會計人員自己遵守會計職業道德。同時要重視崗前職業道德教育。它可以幫助準會計人員更為全面地理解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從而增強其職業使命感和責任感。
(三)改革會計繼續教育模式
我國會計管理機構應當采取有效措施,改革會計繼續教育模式,對會計人員分行業、分層次、分類別進行繼續教育培訓。會計繼續教育培訓在具體操作上還可以按不同崗位,分別對財務負責人、主管會計和大型企業助理會計人員、專職財務人員、出納人員確定不同的培訓內容,如對財務負責人注重熱點財經問題分析、國際戰略思維和宏觀經濟管理等理念教育;對主管會計和專職財務人員注重企業會計準則、相關會計制度和企業內部控制等實務教育;對一般的出納和會計人員,則應注重具體會計核算和會計電算化知識等操作培訓。
(四)完善會計執法監督體系
要想解決會計監督的問題,各級會計管理機構首先要推動完善會計監督法律體系。根據信息化條件下會計基礎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特點,及時修訂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相關管理制度,對加強和改進會計基礎工作、會計檔案管理等提出新的要求和規定,從而為我國會計事業的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其次要建立會計監督聯動機制。
(資助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