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近年來,隨著職工工資的增長,參加醫療保險的人員越來越多,這就引發了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的一些問題,特別是在累計結余方面值得人們的關注。本文分析了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累計結余的現狀,討論了如何控制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累計結余的規模,全面進行了關于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累計結余的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醫療保險 統籌基金累計結余
當前,在全球經濟條件下,我國的經濟是無法獨立于世界而存在的,并且世界經濟大環境對我國的影響不斷加大,而在這樣的形勢下,如何確保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累計結余是合理的,是科學的,就成為一個重點課題。
一、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累計結余的現狀
(一)醫療保險起步晚
醫療保險作為一個近幾年發展起來的產業,其中的統籌基金累計結余還不夠完善,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較為明顯的現象是不足繳費年限的補繳金額比較高。
(二)政策起步時,報銷比例低,基金結余率高
自醫療保險相關政策實施以來,其報銷的比例一直保持在一個較低的狀態,而較低的報銷比例,必然會導致較高的基金結余率。
(三)風險保險儲備金的提取沒有落實
歷年累計結余數偏高的現狀,導致決策層會通過調整政策來降低結余,殊不知因缺少科學的分析,盲目的調整政策會對基金支出帶來很大風險。由此可見,風險保險儲備金的提取具有重要的作用,應該及時得到落實。
二、如何控制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累計結余的規模
(一)累計結余水平的分析,確定結余是否合理
目前結余率水平的下面的衡量標準:根據有關規定(《關于進一步加強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管理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09]67號):除一次性預繳基本醫療保險費外,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累計結余原則上應控制在6-9個月平均支付水平,累計結余超過15個月平均支付水平的,為結余過多狀態,累計結余低于3個月平均支付水平的,為結余不足狀態。這也就可以作為確定結余水平的方法。可根據醫療保險的實際情況,來判斷相應結余率的高低,以進行合理的政策調整。
(二)控制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的財政補助范圍
近年來,我國政府對于醫藥衛生事業的投入不斷加大,而這筆資金投入就被有些部門誤以為是國家向對職工進行的醫療保險基金的大量補助,這樣就使得醫療保險水平整體呈大幅度上升趨勢。但是,醫療保險費原則上是由職工以及職工所在單位共同繳納承擔的,而其在本質上帶有稅收屬性,而該種屬性的稅收主要是注重權利同義務之間的相關性。而將公共財政添加到醫療保險統籌基金中,也就是把多數納稅者的稅款轉移到享有醫療保險的部分人手中,這樣做顯然有失公平性。由此可見,醫療保險這樣一個福利事業,是不能夠過分依賴公共財政的,這樣會使有剛性的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增加政府的負擔。
(三)控制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的繳費比例
參加醫療保險的職工,通常看門診、一般性住院,都是可以完全負擔的。然而,一旦患有嚴重性疾病,就很可能導致貧窮的發生。醫療保險費在籌措上并未將全部免費醫療當做最終目標,這勢必會造成大量醫療資源的浪費,也會導致節育率的升高。而實際上人們看病貴等問題若想得到根本的解決是無法通過擴大醫療保險金繳費比例來實現的,由此可見,正確的辦法是將醫療保險控制在正常的繳費比例上,使當前較高統籌基金的節余率有所下降。
(四)將醫療保險統籌基金賬戶結余控制在相應范圍內
統籌基金的當年結余率就是統籌賬戶基金當年結余額與當年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收入之比。現今,具有較多結余的地區更應該加強統籌基金在本年度結余率的控制,最好是將其控制在-10%和5%之間,從而將過高的結余率一步步地下調。這就需要醫療保險機構以及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
另外,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結余率的調整可能會為有關部門帶來不便,這就使得醫療保險結余率的降低無法一蹴而就。所以,當年統籌基金不能存有太大的收支缺口,也就是當年結余率要控制在-10%以上。對于基金累計結余率長期以來居高不下的地區,需要增加該賬戶的基金報銷比例以及范圍,從而將累計結余率進行合理的控制。如果參加醫療保險人員的年齡結構大體上呈現穩定狀態,那么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應將其年結余總額同相應收入之間的比例控制在25%左右,而該結余總額一般可以供參保人員使用三個月。同時,統籌基金累計結余率保持在0到16%的那些地區,就無需改變其賬戶基金支付方法。
(五)在統籌基金中建立門診、住院大額醫療費用補助基金
在醫療保險基金存在較多結余時,抽出其統籌基金的一部分建立門診、住院等大額醫療費用補助基金,這種辦法類似于提高封頂線,與小幅提高封頂線相比,其解決因重大疾病致貧問題的作用更大。而將過多的基金結余轉化為補助基金,可以增加統籌基金支出,將結余控制住,又提高了參保人員的享受待遇。不僅如此,大額醫療費用補助基金還可通過商業保險公司來運作。如果預算建立大額醫療費用補助基金后仍有盈余,則擴大統籌賬戶的報銷范圍和提高其報銷比例。另外,統籌基金,門診的建立還需要相關政策的支持,政府應對其進行適量的財政撥款,并為參保人特供較高比例的優惠。
(六)建立相機調整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結余率的制度
如果給付標準的調整過于頻繁,就難免會給醫院、醫療保險機構和相關的定點藥店帶來工作量的增加,而過多的結余和過大的收支缺口醫療保險制度造成不利的影響。筆者認為,可以建立風險儲備金機制,從而控制調整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給付標準結余率的范圍。而醫療保險基金歷年結余總額與當年收入之比在15%~35%之間都是正常的。合理把握基金結余要根據年度參保人以及未來參保人的實際生活水平,以及他們的支付能力,在保證收支平衡的基礎上,盡量下調結余。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醫療保險中統籌基金累計結余的確存在著一些問題,其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很可能會爆發支付風險。因此,要科學地進行分體基金累計結余,從而提供出真實有用的數據,為相關部門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雷曉燕. 管理醫療模式的影響差異:來自加州醫療救助的經驗證據 [J].經濟學(季刊),2010(01).
[2]紀建武. 堅持“以人為本”,完善醫保政策:以徐州市職工醫保政策調整為中心
[J].學理論,2010(02)
[3]程振英,鐘萬里. 臨邑縣實行城鄉困難群眾“三段式”醫療救助 [J].中國民政,2010(01)
[4]盧馳文,王欽池.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結余規模控制研究 [J].經濟縱橫,2010(01)
[5]成新軒,張華寧. 我國養老保險基金運行監管機銅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J].經濟論壇,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