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事業單位改革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具有相當的緊迫性,深化事業單位改革對于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至關重要。因此,本文通過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現狀進行深入剖析,從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幾個方面著手,探尋可行的途徑,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改革,對策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正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休閑時間的逐步增多,精神文化方面的生活需求將不斷擴大。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科技生產力和精神文化生產力,有效地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各種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建立社會主義新生活方式,才能夠不斷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1]。只有進一步深化事業單位改革,進一步調整和規范國家財政性事業經費的供給范圍,強化事業經費預算約束及其監督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財政稅收管理體制。本文立足于理財的視角來探討事業單位改革這一戰略性問題,通過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從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思想觀念、人員素質、基礎工作等方面入手,歸納存在的的問題,提出一些解決相應問題的對策。
1事業單位財務改革內容
財務管理是單位管理工作的一個核心組成部分,是組織資本運動處理各方面財務關系的一項重要的經濟管理工作。財務管理的內容是財務管理對象的具體化,對象是組織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即資金的循環和周轉,是由組織資金運動的內容所決定的。財務管理的內容就是組織資金運動各個具體方面及體現的經濟關系[2]。事業單位的目標是事業的發展和事業單位的生存與發展,根據事業單位資金運作特點,資金運動的具體表現通常有資金的籌集、資金的投放、日常資金的營運及收益的分配等四個方面。
2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不足
在事業單位各項改革積極推進的今天,在現階段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方面,尚存在著需要改進的地方,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有待探討和研究。
2.1想觀念方面
單位領導對財務管理的重視不夠,對財務管理工作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對財務管理工作者缺乏一定的職業規劃及工作開展的建設性意見和要求,這是導致財務管理失控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財務管理工作者對財務管理的認識不足,認為財務管理工作只是算賬而已,對財務管理工作缺乏重視。部分財務管理工作者對財務管理的認識不足,對違反財經紀律的危害性沒有予以應有的重視。工作缺乏創新意識,對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只是停留在工作而論工作比較表面的層面上,沒有真正把事關社會穩定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加以研究和探索,致使財務管理與業務管理嚴重脫節。信息化管理是組織內部管理的發展趨勢,然而在兼容性方面,不能夠滿足財務管理全程監控的要求,浪費了相當大的人力和物力。
2.2人員素質方面
誠信是做人之本,為政之道,財會工作要以誠信為基本信條,誠信是財會行業最基本的職業道德。然而,部分單位財務管理工作者的責任心不強,不能夠正確履行會計職能,甚至玩忽職守。誠信失范,它動搖了經濟社會信用基礎,影響了國家經濟運行的安全。財務管理工作者要認真學習職業道德的理論知識,掌握有關會計法律法規,熟練掌握和正確應用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做到依法理財,照章辦事。加強會計誠信和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關鍵是企業負責人,會計誠信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負責人的職業道德高低,必須對單位領導進行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以便其更好地掌握會計法規。
2.3法制建設方面
由于財務管理監督機制不健全,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違法干預約束力不夠。在當前財務管理法制建設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財務管理信息失真問題日益嚴重,假賬真算,虛盈實虧或虛虧實盈,以達到偷逃稅收等非法目的[3]。另外,單位負責人違法干預財務管理工作,指使、強令會計人員篡改會計數據,財務管理監督弱化。財務管理工作者是單位負責人領導下的工作人員,放棄職守,以身試法。違法違紀手段比較隱蔽,作假技術也在變化,增加了監督難度,財務管理工作中有法不依、違法不窮的現象比較嚴重,許多問題只是調賬或輕微罰款就了事,嚴重影響了會計法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3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對策
為了更好地促進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改革,從樹立全新的管理新理念出發,完善監控體系加強內部控制,推進法制建設的進程。
3.1樹立全新觀念
社會經濟發展越來越快,要想在新形勢下抓住機遇,就必須及時進行知識的更新。在市場經濟中理財,只有先更新觀念,才有可能理財制勝。因為新觀念會帶來新思維,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者應當拋棄陳舊的觀念,樹立起新的現代理財觀念。競爭為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帶來了活力,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財務管理工作者,必須樹立強烈的競爭意識提高綜合管理水平,強化財務管理在資金的籌集,并在競爭中不斷增強承受和消化沖擊的應變能力,在競爭中發展,在發展中壯大。
3.2加強隊伍建設
應提高財務管理工作者的從業門檻,嚴格執行持證上崗制度,對無會計證和新上崗人員,必須參加會計證上崗培訓,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才能持證上崗。提高會計人員業務素質的硬性措施,選派思想素質好的人員充實到財務管理工作的隊伍中。應加強對財務管理工作者的職業培訓和后續教育,使財務管理工作者熟練掌握各基本環節的規定和要求。事業單位的財務主管部門應制定全員輪訓計劃,進行知識更新的后續教育。提高會計工作科技含量,對各單位的會計基礎工作進行檢查、驗收、考核和評比。發現問題并及時整改,要求財務工作者不但要精通財務知識,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學習以提高業務水平。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的同時,增強財務工作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財務制度落到實處。
3.3強化預算管理
一個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應該包括全面的預算管理和有資格的審計人員的及時審計。在財務信息化的平臺下,使財務工作從事后核算向事前預算、事中控制、核算及事后分析有效連接[4]。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為適應政府職能的轉變,合理調整財政職能,切實做到依法行政,從改革預算編制方法著手,逐步拉開了預算管理體制改革的帷幕。建立起部門預算的基本框架,初步打破了基數的概念,將部門支出劃分為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兩部分,全面推行。基本支出按定額核定,按輕重緩急排序,將建立起一個把所有支出分為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推行政府采購的公共財政管理框架。財政預算管理體制改革后,財務管理的內容將更加豐富,貫穿于財務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加強和深化預算管理,及時總結預算執行結果。
3.4加強會計核算
落實收支兩條線管理、把好會計核算第三關。事業單位雖然不采用權責發生制原則,支出分類項目細,同時明確會計崗位責任,把好會計核算關。要重視人才,選用原則性強、素質較高的財會人員上崗,不亂擠亂列各項支出,其所受到的處罰應由財會人員承擔。
規范憑證流轉程序、把好內部牽制第四關。規范憑證流轉程序,使財政部門對單位的財務監督從事后轉變為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督,對加強財政監督起到了較大的作用。
4結語
事業單位改革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事業單位的改革已經提上議事日程。希望本文能夠為了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型會計模式,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構建公共財政模式以及預算管理體制改革的要求,使我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改革取得更大的成功。
參考文獻
[1] [美]羅伯特•J•弗里曼,克雷格•D•肖爾德斯.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會計理論與實務.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2] 陳小悅,陳立齊.政府預算與會計改革——中國與西方國家模式.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
[3] 李定清,張國康,章新蓉.中西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比較研究.重慶出版社.2001年版
[4] 世界銀行東亞和太平洋地區減貧與經濟管理局.中國:深化事業單位改革改善公共服務提供.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