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對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做了系統的分析,并闡述了強化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方法。
關鍵詞:企業內部控制,內部控制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就是指單位為了保證業務活動的有序進行、確保資產的安全完整、防止欺詐和舞弊行為、實現經營管理目標等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職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內部控制是一個單位內部的管理控制系統,它涵蓋單位內部的各項經濟業務、各個部門和各個崗位,并針對業務處理過程中的關鍵控制點,將內部控制工作落實到決策、執行、監督、反饋等各個環節。不斷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對于防范舞弊,減少損失,提高資本的獲利能力,具有積極的意義。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內部控制制度仍存在許多局限性和難點,妨礙其有效運行。因此我們必須理性分析,理性思考,才能充分發揮其效用。
一、內部控制的局限性。可以從客觀環境和制度本身的局限性兩方面分析。
(一)內部控制客觀環境的局限性。
首先,資本市場發育不完整,對內部控制信息缺乏接受力。目前我國資本市場運行機制以及相應法律法規不健全,交易不規范,非法謀取暴利是一種普遍現象。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內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可能引起投資者的猜測和恐慌,對企業的資本運作產生不利的影響。同樣在我國企業內部控制普遍薄弱的情況下,已上市和即將申請上市的企業如實對外披露相關的內部控制內容,可能會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負面影響。
其次,投資者風險意識淡薄,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缺乏認知力。企業中小股東主要以二級市場的“逐利”為主,只關心企業的運營結果、盈利能力及股利分配政策,而對公司內部控制興趣不大。
第三,公司內部缺乏制衡機制,對管理系統缺乏控制力。
公司董事會能否充分發揮作用,是制約內部控制制度的關鍵,如果公司治理結構責權不分,內控制度就形同虛設。
(二)內部控制制度自身的局限性。
首先是人為錯誤。俗話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任何完美的內部控制系統,都會因設計人經驗和知識水平的限制而帶有缺陷。同時執行人員的粗心大意、精力分散、判斷失誤以及對指令的誤解等,也可能使內部控制系統陷于癱瘓。
其次是越權管理。控制制度是企業最重要的管理工具,但任何控制最終都是靠人來執行的。在某種情況下,對于擔任控制職能的人員越權管理,同樣可能導致內控制度失效。
第三是計劃沒有變化快。內部控制可能因經營環境、業務性質的改變而削弱或失效。企業已有的內部控制制度一般都是為那些重復發生的業務類型而設計的。因此可能會對不正常的或未能預料到的業務類型失去控制能力。另外信息技術的不斷高速發展與普遍應用,也會給企業內部控制系統提出新的問題與挑戰。
二、有效實施內部控制必須注意的問題
第一,如何把握授權的度。從量變到質變,是事物變化的一般規律。在這里“量”上的度起決定作用。當量的變化到了極限時,必然引起質的變化。內部控制的量度界定也就成為實踐中的一個難點。企業經營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保證這個系統的正常運行,合理授權是必須的。對于企業法人代表既要保證其經營決策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又要保證其經濟行為的效益性和廉潔性,權力的量度界定是關鍵一環。當今社會大凡出現重大舞弊經濟案件的企業,基本上均是授權不當引起的,是權力過大且控制不力的惡果。一方面授權無“度”,直接制約內控制度效能的發揮,舞弊必然產生;另一方面,對內控制度執行人員的授權也有“度”的學問。對不同的控制環節要有不同的授權,才能使內控制度有效運行,不然容易產生新的舞弊土壤。不管哪個環節在具體授權時,均應保證經營決策的有效運作、管理制度的有效貫徹、保證權力制衡得到落實。
第二,如何提高被控對象的受控度。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對企業經營的所有環節和從事經營管理活動的所有個人實施全方位控制。不少企業內控制度形同虛設,舞弊行為時有發生,所以提高被控對象的受控度就必然成為內控制度實施中的難點。一般而言,內控制度的對象是指企業的權力操縱者,是對權力操縱者的權利約束,也是對權力操縱者之間的權利制衡。這種獨特的控制對象決定了提高受控度的艱巨性。就實踐來看,提高被控對象的受控度關鍵有兩點:一是內控制度的科學性,另一個是主要決策者的受控程度。
三、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建議。
第一,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應當符合國家的有關法律、 法規和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并且全體員工必須遵照執行。任何部門和個人都不得擁有超越內部控制的權力,內部控制應當保證單位內部機構、崗位及其職責權限的合理設置和分工,堅持不相容職務互相分離,確保不相容職務互相分離,確保不同機構和崗位之間權責分明、相互制約、相互監督;內部控制還應當正確處理成本與效益的關系,保證以合理的控制成本達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第二,強化企業內部審計。內部審計既是內部控制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內部控制的一種特殊形式。它主要體現在一個現代企業完善、健全的內部控制系統中,必須有完善、嚴密的內部審計制度、獨立有效的內部審計機構和高素質、高責任心的內部審計人員,它既是內部控制系統中重要的一個分支系統,又是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的重要手段,內審制度的完善是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內容,同時,內部審計還能為改進內部控制提供建設性的意見。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強化內部審計應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正顯得越來越重要。
參考文獻:
[1]張偉民.論企業內部控制在公司中實施[N].經濟觀望,2007,2.
[2]王欣欣.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雜談[J].現代企業管理,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