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 政府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政府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政府會計信息披露概述
  政府會計信息披露是指通過一定的方式,利用某些媒介,將反映政府財務運行狀態和績效的相關信息公之于眾的行為。在我國,政府會計信息披露包括披露各種國家機關及納入財政撥款的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于2008年5月1日開始實施,其出臺是為了提高政府信息的透明度,使公民的知情權得到更好實現,以便參與民主管理。政府會計信息作為公民了解政府財務運行狀況的重要途徑也必然需要公開,《條例》第十條第四項規定“財政預算、決算報告應該由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主動公開”為政府會計信息披露提供了法律依據。但在現實中,政府會計信息披露有很多不足之處,不僅披露的信息質量不高,而且許多有價值的信息本應成為公民和社會團體進行經濟決策或民主監督的依據,卻只在政府機關內部流傳,當權者在這場會計信息監督的博弈中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者,成為唯一的信息壟斷者。
  
  二、政府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一)信息使用者范圍狹窄
  政府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是不能忽視的一個群體,信息披露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信息使用者的信息獲知需求,對使用者的正確定位至關重要。
  國家的權力屬于人民,人民將自身的權利讓渡一部分給政府是為了國家整體秩序的維護和追求美好的生活,因此廣大民眾必然具有知情權和監督權。政府會計信息披露是政府的義務和公民知情權和監督權實現的基礎,每一位普通的公民都應該被納入政府會計信息使用者的范圍。我國現行會計規范并沒有對信息使用者范圍進行清晰的界定,但從已有的零星規定來看,公民的權利沒有得到足夠重視。1997年的《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第12條規定:“總預算會計信息,應符合預算法的要求,適應國家宏觀經濟管理和上級財政部門及本級政府對財政管理的需要”。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政府會計信息主要供相關國家機關使用,作為國家主人的廣大民眾并不是信息的首要使用者,在這個信息社會中,廣大民眾由于被信息邊緣化而失去了群眾財務監督及作出相應經濟決策的依據,民眾和國家機關嚴重信息不對稱。
  (二)信息披露不完整
  1.我國預算會計制度采取收付實現制的核算基礎,收付實現制強調收入與支出和現金的收支行為的緊密聯系,所有非現金交易不計入收入和支出,許多隱性債務諸如政府為企業擔保產生的或有債務或者政府拖欠的工資等通過收付實現制并不能得到反映,這易產生政府財務信息不完整的惡果。財務信息不完整使政府對于負債缺少危機感,使相關國家機關進行預算管理和民眾進行經濟決策時易出現失誤,對于政府的財務運行狀況失去準確的評價依據。
  2.我國還沒有實行統一規范的政府財務報告制度,政府會計信息披露主要通過將政府的預決算報告公布的方式,預算報告主要反映政府的預算規劃,決算報告反映政府的預算執行情況,并且現行預算會計包括總預算會計、行政單位會計和事業單位會計三個部分,各個部分采取各自形式的財務報表,三者在報表制定方面沒有統一規定。通過預決算報告披露給廣大信息使用者的只是政府財務預算和決算方面的信息,并不能反映政府財務信息的全貌,對于收益、負債與凈資產等重要信息沒有全面的反映,在預算編制粗放時,更無法很好反映政府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
  對于相關國家機關來說,由于缺乏政府資產和負債的整體情況,不利于其分析政府的財務績效,作出正確的政策選擇;對于公眾和社會團體來說,不利于其利用政府披露的財務信息進行投資判斷和社會監督的執行。
  (三)信息監督機制不完善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會計監督工作日益重要。在我國,政府的預決算報告由審計部門這一國家機關進行審計,缺乏中立審計機構監督,導致的直接結果便是政府向外公布的預決算報告的真實性得不到保證。在美國,不論是聯邦還是地方政府的財務報告都必須經過獨立的審計機構進行審計后才能交給國會,審計機構的中立性是政府會計信息披露真實性的重要保證。
  除了審計部門的審計工作,人大對政府預決算報告的審查也是重要的監督機制,我國人大的審查時間一般為1個月,而國外立法機關對政府預算報告的審查時間普遍長于2個月。在德國,立法機關對政府預算的審查時間一般為4個月,美國的國會預算審查可能長達8個月,印度和我國一樣是亞洲重要的發展中國家,同為“金磚四國”的成員,其立法機關對預算的審查時間也有75天左右。人大作為國家權力機關,其對政府預決算報告的審查是加強政府財政監督的重要途徑,是保證政府會計信息披露真實性的重要保障,雖然審查時間的長短不能說明一切,但是其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我國政府會計信息監督機制的確亟待完善。
  
  三、完善政府會計信息披露的對策
  (一)制定政府會計信息披露方面的法律法規
  法律是改革的先行者,法律能為改革掃除障礙,以其強制力為制度構建提供幫助。縱觀美國政府會計改革的歷史可以發現法律在其整個過程中的作用難以估量。
  為完善我國的政府會計信息披露,應該首先從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入手,由于相關制度還不成熟,而法律具有穩定性等特點一旦制定修改難度比較大,可以嘗試從制定譬如《政府會計信息公開條例》等行政法規開始,明確規定政府會計信息披露的方式、內容、時限和違法責任,對于信息使用者狹窄的問題,在行政法規中應該明文規定公民和國家機關具有平等的信息獲取權利,將信息披露規定為政府的義務,以保證信息披露的及時有效,使公民的知情權能落到實處。
  我國于2008年5月1日開始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雖然在促進政府信息公開方面有一定作用,但其對于“國家秘密”沒有準確的界定,致使實踐中政府在信息公開時常以此理由搪塞。為解決政府會計信息披露中出現的類似問題,在《政府會計信息公開條例》中應該對何為涉及“國家秘密”的政府會計信息進行明確的界定,以更好地促進政府會計信息公開。
  在條件成熟后,可以嘗試制定《政府會計信息公開法》,從行政法規上升為法律,提高其法律位階使政府會計信息公開得到更好保障。
  (二)建立政府會計體系
  我國現在只有預算會計制度,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政府會計體系,改革現行預算會計制度,建立完善的政府會計體系是大勢所趨,也是我國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需求。
  預算會計著重關注的是預算的規劃和執行,并不能完整反映政府的整體經濟資源狀況和實際負債。為了更好地掌握國家的整體經濟運行情況,對于資源和負債都了如指掌,需要嘗試建立政府會計體系,將預算會計作為政府會計的一個重要部分。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政府會計的職能和作用,使政府會計信息披露更完整,透明度更高。
  (三)會計核算基礎的綜合運用
  權責發生制的核算基礎有自身的優點,其以應收和應付為標準來計算收入和支出,可以真實反映政府某個會計時段的財務信息,但參看各個國家的政府會計改革經驗,都是在考慮自身實際的情況下采取適當的權責發生制,很少有國家在采取權責發生制以后就完全放棄收付實現制,引入權責發生制的國家也有一張“現金流量表”,即是其沒有完全放棄收付實現制信息的明證。在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兩者之間,還存在修正的權責發生制和修正的收付實現制。




  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各有其側重點,相對于權責發生制,收付實現制也有其自身的優點,并且其并非不能并存,只有將它們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反映政府財務信息的全貌。應該在逐步向權責發生制靠近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的政府業務活動,靈活綜合運用會計核算基礎,發揮其各自的優勢為我所用,達到全面反映政府財務信息和效率的目的。
  (四)建立政府財務報告制度
  在建立政府會計體系和采取適度的權責發生制核算基礎的條件下,應該嘗試建立政府財務報告制度。構建政府財務報告制度是最近討論比較多的話題,也是急需嘗試建立的制度。
  現行的政府會計信息披露主要采取公布預決算報告的形式,但由于其主要反映的是預算規劃和執行情況,因此無法實現將政府財務整體情況公之于眾的目的。而譬如《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有與政府財務有關的信息,但缺乏財務基礎知識的人很難將其與政府的財務活動聯系起來。只有在政府會計體系下,采取適度的權責發生制核算基礎,建立真正的政府財務報告制度,公布政府整體財務運行狀況,才能體現政府受托責任的真實履行情況,增強政府會計信息的透明度,提升公民對政府的信任。
  建立政府財務報告制度,在公布經過審計的財務報表的同時,加強對報表的注釋,將一些具有專業知識的部分通俗化,使普通民眾都能正常理解,同時通過注釋將一些抽象報表無法解釋清楚的信息詳細化,增加報表的信息披露量。
  (五)轉變政府和民眾的觀念
  我國由于長期受封建思想的影響,一方面政府高高在上思想根深蒂固;另一方面民眾權利意識比較單薄。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府需要牢記的是其管理國家的活動最終目的不是維護自身的統治,而是為了廣大民眾的幸福最大化,其只是公民權利的受托者,披露政府會計信息只是忠實履行自身義務,不是一種恩賜,并且充分披露會計信息,可以降低行政成本增強民眾對政府的信任感,促進社會和諧建設。很多政府官員唯恐會計信息披露會導致社會失控,不能正確看待信息公開化,需要做的便是通過長期的教育、國家機關的內部懲罰措施及批判的輿論氛圍助其轉變執政觀念。
  現在是一個公民權利意識得到發展的時代,但很多公民對自身的政治權利仍陌生,需要廣大媒體的幫助,營造一個重視自身政治權利的氛圍,并且信息社會中信息就是資源,可以直接轉化為財富,鼓勵公民強調自身的知情權,不僅是公民財政民主監督的基礎,也可以通過政治權利從而間接創造經濟利益。群眾的力量是偉大的,只有公民的權利意識提高,重視自身權利的維護,才能從根本上給予政府壓力提高政府會計信息的透明度。
  (六)加強政府會計信息監督
  加強政府會計信息監督,保證披露的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可以從以下兩點入手,首先改變我國由審計機關對會計信息進行審計的方式,審計機關作為國家機關與財政部門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必然難以做到完全的中立,借鑒國外的相關經驗,由獨立的審計機構對政府會計信息進行審計是解決此問題的不二之選。在實踐中,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需要受到獨立的會計師事務所的審查,可以從中得到啟發并在考慮我國實際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社會力量,與社會上存在的優秀審計師事務所簽訂定向合同,由其進行政府會計的審計工作,同時出臺相關的法律規定對審計事務所的行為進行規范,加強社會輿論和公眾監督,一旦發現包庇行為,立即廢止合作合同,以保證審計工作的中立性。
  加強人大對于政府會計信息的審查也是強化監督的方式之一,人大對于政府提交的預決算報告不僅需要延長審查時間以保證質量,更重要的是需要提高人大代表對預決算報告的重視性,人大代表享有人民所賦予的神圣權利,是通過選舉出來的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因此需要為了人民的權益認真審查預決算報告以了解政府的財務狀況,清楚政府是怎樣花費納稅人的每一分錢,保證政府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性。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