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針對高校等公共部門預算中存在的問題,國家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先后進行了部門預算改革、收支兩條線管理改革、政府收支科目分類改革、國庫集中收付改革、政府采購改革。但這些改革基本上都是為了實現對資源的控制,這種以投入控制為導向的改革措施對于克服過去高校資金管理混亂、資金使用不規范等問題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隨著改革的逐步深入,人們發現僅僅關注資金的投入,強調高校資金使用的安全性和合規性,并不能保證高校資金使用取得好的效果,高校資金緊缺和資金浪費并存的現象還普遍存在,因此現在人們越來越多地關注資金使用的有效性。對于高校來說就是投入資金后,通過使用這些資金,培養的畢業生是否滿足社會的需要,科研成果能否直接和間接地提高社會效益或為某些重大研究提供支持等等。
一、績效預算的概念
首先必須明確“績效預算”的一些相關問題,一段時間以來,筆者一直在考慮究竟什么是真正完整的績效預算?績效預算在我國高校是否可行?通過對這一問題的思考,在閱讀大量文獻的基礎上,筆者認為:績效預算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概念,在不同時期,它所謂的“績效”含義是不斷變化的,只要預算中包含了“績效”因素,就可以將其視為“績效預算”。不難看出,在此績效預算的概念得到了有效地擴展,我們不妨把這種績效預算稱為廣義的績效預算,而以結果為導向的績效預算稱為狹義的績效預算,文中為了與廣義的績效預算相區別,稱狹義的績效預算為結果預算。基于這樣的認識,績效預算完全可以在高校實行。
需要說明的是,“績效”因素可以按其發揮的功能從低到高分三個層次:控制資源層次、分配資源層次和資源使用是否有效性層次。最終的績效層次應該是資源使用是否有效層次,它以公眾滿意度為最終績效目標。
二、績效預算的編制模式
從世界各國預算編制的發展歷程看,績效預算主要有三種預算編制方式:
一是條目預算。這是一種早期的,以強化資源控制為目的的預算編制模式,它的主要特點是對每項支出都嚴格控制,強化對財經紀律的遵守,即“打醬油的錢不能用來打醋”。在此階段預算執行實行的是外部控制,績效評價主要關注資金的安全、合規和節約。
二是項目預算。它是一種與政策或者組織戰略發展目標相聯系的預算編制方式,其主要特點是首先確定戰略發展目標,然后將該目標分解為不同的分目標,其中每個分目標對應一個項目,再將項目目標轉化為各年度預算安排,最后把項目按輕重緩急進行排序。這種預算編制方式,將組織的長期發展目標和年度預算目標有機結合起來,提高了預算管理的科學性。該階段預算執行實行的是基于外部控制的內部控制,績效評價主要關注資金的配置效率和資金使用的成本效益。
三是結果預算。它是在20世紀90年代新公共管理改革興起時產生的一種主要強調產出與結果的一種預算編制模式,它強調在預算中使用基于產出和結果的績效信息。首先,結果是分配預算的重要依據,因此,績效必須能夠被量化和報告;其次,改變公共部門內部的責任關系,賦予部門更多的自主權,部門對項目的結果負責;最后,改變對部門的激勵約束機制,績效結果與責任相聯系,獎優懲劣。在該階段績效評價主要強調資源使用的有效性。
由此看出預算編制的模式與績效評價發揮的功能是息息相關的,它們都是由高校管理者制定的管理目標所決定。結果預算在現階段是一種理想的預算編制模式,那么現階段能否采用這種預算編制模式呢?戴夢德(2003),認為預算改革不能實施跳躍式的發展,要按照績效預算的發展規律首先編制條目預算,解決對預算資金的控制問題;然后再編制項目預算,解決對預算資金的分配問題;此后在績效管理的大環境下發展以預算資金的有效性為目的的結果預算。對此,世界經貿組織各成員國基本已達成了共識。
三、高校實施績效預算的途徑
筆者認為雖然績效預算的三種預算編制模式是按先后順序逐步發展的,但它們之間并沒有清晰的界限,完全可以以一種預算編制模式為重點,同時兼顧另外一種或者兩種模式,然后再逐步過渡為更高階段的預算編制模式,比如在以條目預算為主導的高校,可以在管理水平和部門預算編制水平較高的部門先試行項目預算或者結果預算。因此在清楚認識我們所處階段的前期下,逐步完善投入導向型的預算改革,同時應積極推進項目預算和結果預算。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在現階段制度的制約下,高校的基本支出預算是典型的條目預算,績效評價的重點應該放在對資源的節約和控制方面,而這可以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定額標準來實現;項目支出預算可以采用以結果為導向的績效預算的編制模式,然后再逐步過渡,最終使整個部門預算發展到以公眾滿意度為最終績效考核目標的績效預算。值得注意的是,在現階段,高校的基本支出預算是與人員編制的數量直接相關的,這就要求人員編制應該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內。
總而言之,在現階段高校應在保證人員編制合理的基礎上,先達到“基本支出標準化,項目支出績效化”的預算編制目標,然后逐步將基本支出的核定落實到具體的項目中,從而逐步過渡到部門支出績效化,最終達到部門預算績效化。通過這樣的發展途徑達到逐步提高高校資金使用效益的目標。
四、結語
高校應該根據自身發展水平和績效預算的發展規律適時引入相應層次的績效信息,實行相應層次的績效預算。主要做法是通過試點逐漸積累經驗,然后由點及面逐步展開以推進更高層次的績效預算的實行,切不可操之過急、一擁而上,盲目進行預算改革,從而切實提高高校的資金管理水平,為社會提供更加滿意的公共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