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企業投資項目風險評估的主要方法
(一)盈虧平衡分析法 盈虧平衡分析是通過確定項目的盈虧平衡點,分析各種因素的變動對項目盈利能力的影響。 在項目盈虧平衡點銷售收入等于銷售成本,盈虧恰好平衡。根據生產成本、銷售收入與產量之間是否呈線性關系,盈虧平衡分析又可分為線性盈虧平衡分析和非線性盈虧平衡分析。線性盈虧平衡分析方法是將總成本劃分為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固定成本是在一定生產規模限度內不隨產品產量的變動而變動,包括固定資產折舊費、大修理費、管理人員工資及工資附加費等;可變成本指隨產量變動而按正比例變化的費用,包括原材料、輔助材料及人工工資等。非線性盈虧平衡分析方法。銷售收入與生產成本方程不一定都是產量的線性方程。隨著產量規模的擴大,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供給可能發生變化,設備維修費用可能會增加等原因都可能造成產品生產成本與產量變化不再保持線性關系;市場供求關系發生變化,企業為競爭而采取降價促銷等措施可能造成銷售收入與產量不再呈線性關系。當產品的總成本與產量不呈線性關系,銷售收入與產量不呈線性關系時,要用非線性盈虧分析方法進行分析。
(二)敏感性分析法 敏感性分析,又稱敏感度分析,是通過分析預測項目主要不確定因素發生變化時對經濟評價指標的影響,從中找出敏感性因素,并確定其影響程度,從而當外部條件發生不利變化時對投資方案的承受能力進行判斷。其實質是通過逐一改變相關變量數值的方法來解釋關鍵指標受這些因素變動影響大小的規律。敏感性分析的作用主要包括:敏感性分析可以找出影響項目經濟效益變動的敏感性因素,分析敏感性因素變動的原因,使項目分析者和管理者全面掌握項目的盈利能力和潛在危險,從而制定相應的對策;研究不確定因素變動如引起項目經濟效益值變動的范圍或極限數值,分析判斷項目承擔風險的能力;比較多方案的敏感性大小,決策者可以根據自己對風險程度的偏好選擇經濟回報與所要承擔風險相當的投資方案。敏感性分析可分為單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單因素敏感性分析,是指單個不確定因素變動對項目經濟評價指標的影響。即每次只變動一個因素而其他因素保持不變時所做的敏感性分析。多因素敏感性分析,考察多個不確定因素同時變動時對方案經濟評價指標的影響,以判斷其風險情況敏感分析應用廣泛,主要是在求得某個模型的最優解后,研究模型中某個或若干個參數允許變化到多大,仍能使原最優解的條件保持不變,或者當參數變化超過允許范圍,與那最優解已不能保持最優性時,提供一套簡潔的計算方法,重新求解最優解。敏感性分析法能夠預測各種不利因素對項目的影響,從而判斷項目可能容許的風險程度。但是,這種方法沒有考慮影響因素發生變化的概率,在分析計算中有相當大的主觀隨意性,因而要在事先做好調查研究工作,充分注意各種因素之間存在的依賴關系。
(三)概率分析法 概率預測分析是采用概率研究經濟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和風險因素的發生對經濟評價指標影響的一種定量方法。一般是計算該項目凈現值的期望值及凈現值大于或等于零時的累計概率,累計概率值越大,說明項目承擔風險越小。根據對基礎數據的取值及發生概率的估算方法不同,概率分析可分為客觀概率分析和主觀概率分析。概率分析的主要步驟包括:列出各種擬考慮的不確定因素,如原材料價格、產品銷售量、經營成本和投資等;分別設想各個不確定因素可能發生的情況,即該不確定因素可能出現的數值;分別確定每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即概率,每種不確定因素可能發生的概率之和必須等于一;分別求出可能發生事件的凈現值、加權凈現值,然后求出加權凈現值期望值;求出凈現值大于或等于零的累計概率。
(四)風險決策分析法 風險決策分析方法有很多種,主要有決策樹法,這種決策方法把未來的各種情況徹底展開,從而形成未來發展動態的各種不同的比較方案,然后結合未來各種不同情況發生的概率進行計算,使其有機的結合在各種方案的比較中。風險決策必備的條件包括:存在著決策者希望達到的目標;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方案可供選擇;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以決策者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自然狀態;可以計算出不同方案在不同自然狀態下的損益值;在可能出現的不同自然狀態中,決策者不能肯定未來將出現哪種自然狀態,但能確定每種狀態出現的概率。
二、敏感性分析在企業投資項目風險評估中的應用
(一)案例簡介 陜西A科技企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企業)成立于2001年,為私營工業企業,注冊資金人民幣1.1億元。企業集研制、開發、生產、規模銷售及生物技術開發為一體,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綜合性集團公司。通過對A工業企業的實際調查,此企業正研究一項投資項目方案,該方案預計投資額、投資后年銷售收入、年經營成本、方案使用壽命、殘值,如下文所述,其中年稅金為銷售收入的10�,基準收益率為10%。由于方案的經濟效果評價所使用的投資、成本、價格、產量等基礎數據的估算與預測結果產生誤差,給項目建設和經營帶來風險,為了分析不確定因素對項目技術經濟效益影響程度如何,以便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做出比較切合實際的決策,進行項目的風險評估是必要的。對于A企業的這一投資項目來說,要做敏感性分析對投資額、銷售收入、經營成本、稅率變化、殘值、使用年限這幾個因素的數據的準確性把握不大,同時,這些因素的變化會對本方案的經濟效果指標產生較大影響,因此,在分析過程中,主要采用單因素分析法對這幾個因素都做了分析,即每次只變動一個因素而其他因素保持不變時所的敏感性分析。
(二)確定A企業分析指標 確定A企業的凈現值和內部收益率。(1)凈現值。現值(net present value)指標對投資項目進行動態評價的最重要指標之一。該指標要求考察項目壽命期內每年發生的現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現率將各年凈現金流量折現到同一時點(通常是期初)的現值累加值就是凈現值。多方案比選時,凈現值越大的方案相對越優(凈現值最大準則)。根據(圖1)現金流量圖,借助(表1)計算出該項目的凈現值。NPV=-100+(40-11-40*10%)(P/A,10%,14)+20(P/F,10%,14)=89.4335(萬元)。通過定性與定量的計算分析、論證、和評價選出經濟上最合理的經濟方案為方案的科學決策奠定基礎。技術經濟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進行投資決策――是否進行投資,以多大規模進行投資。體現在投資項目經濟效果評價上,要解決兩個問題:什么樣的投資項目可以接受;有眾多備選方案時,哪個方案或哪些方案的組合最優。方案的優劣取決于它對投資者貢獻的大小,在不考慮其他非經濟目標的情況下,企業追求的目標可以化為同等風險條件下凈贏利的最大化,而凈現值就是反映這種凈盈利的指標,所以,在多方案比選中采用凈現值指標和凈現值最大準則是合理的。(2)內部收益率。內部收益率又稱內部報酬率,在所有的經濟評價指標中,內部收益率是最重要的評價指標之一。簡單地說,就是凈現值為零時的折現率。一般而言內部收益率是凈現值曲線與橫坐標焦點處對應的折現率。內部收益率的經濟含義可以這樣理解:在項目的整個壽命期間內按利率i=IRR計算,如最終存在未能收回的投資,而在壽命結束時,投資恰好被完全收回。也就是說,在項目的壽命期內,項目始終處于償付未被收回的投資的狀況。因此,項目的償付能力完全取決于項目內部,故有“內部收益率”之稱。設i1=20%,i2=25%分別計算其凈現值NPV=(CIT-COT)*(1+i)-t (1)
取i1=20%,NPV1=-100+(40-11-40*10%)(P/A,20%,14)+20(P/F,20%,14)=16.823(萬元);
取i2=25%,NPV2=-100+(40-11-40*10%)(P/A,25%,14)+20(P/F,25%,14)=-3.5184(萬元)。
IRR=i1+(i2-i1)NPV(i1)/( NPV(i1)+|NPV(i2)|) (2)
IRR=20%+(25%-20%)*16.823/(16.823+|-3.5184|)=24%。因為IRR>基本收益率10%所以此項目可以接受。NPV=894338.12 通過計算得 IRR=24%。根據內部收益率的判別準則:設基準收益率為i0,若IRR>=i0則項目在經濟效果上可以接受;若IRR<=i0則項目在經濟效果上不可以接受。內部收益率IRR作為一個有效經濟指標判定方案可行與否的標準,在本項目中經計算IRR=24%大于基準收益率i0=10%此項目可行而且其回報率是非常高.因此,就內部收益率這個指標來說,本方案是非常好的投資方案。內部收益率就是凈現值為0時的收益率,反映投資的使用效率。在整個項目壽命期內,按利率=IRR=24%,存在未收回的投資,在壽命期結束時,投資得到收回。另外內部收益率不僅受期初投資規模的影響,而且受每年凈收益的影響。每年凈收益越大,收回資金速度越快,IRR越大。
(三)單因素敏感性分析 單因素下的經濟分析單因素敏感性分析是指單個不確定因素變動對項目經濟評價指標的影響,即每次只變動一個因素而其他因素保持不變時所的敏感性分析,稱為單因素敏感性分析。分析指標為凈現值和內部收益率。(1)絕對測定法。假設各因素向不利方向變動,找出各因素變動使的凈現值為0時的臨界點,然后再根據結果,選出最敏感的幾個因素進行相對測定,以便詳細觀察各敏感因素的變動對凈現值的影響程度。若投資額變動率為A,銷售收入變動率為B,稅率變動率為C,成本變動率為D,殘值變動率為E,使用年限變動率為F。第一,其他因素不變,投資額變動時:NPV=-100*(1+A)+(40-4-11)*(P/A,0.1,14)+20*(P/F,0.1,14),當NPV=0,得A=89.44%。第二,其他因素不變,銷售收入變動時:NPV=-100+(40*(1-B)-4*(1-B)-11)*(P/A,0.1,14)+20*(P/F,0.1.14),當NPV=0,得B=33.72%;第三,其他因素不變,稅率變動時:NPV=-100+(40-40*(0.1+C)-11)*(P/A,0.1,14)+20*(P/F,0.1,14)。計算NPV=0,得C=303.53%;第四,其他因素不變,成本變動時:NPV=-100+(40-40*0.1-11*(1+D)*(P/A,0.1,14)+20*(P/F,0.1,14),當NPV=0,得D=110.37%;第五,其他因素不變,殘值變動時:NPV=-100+(40-4-11)*(P/A,0.1,14)+20(1-E)*(P/F,0.1,14),當NPV=0,則E=1698.46%;第六,其他因素不變,使用年限變動時:NPV=-100+(40-4-11)*(P/A,0.1(14*(1-F))+20*(P/F,0.1,14*(1-F)),當NPV=0,則F=67.86%。即其表示的經濟含義:其他因素不變,投資額減少89.44%時,當銷售收入減少33.72%,當稅率增加303.53%,當成本增加,當殘值110.37%;減少1689.46%,當使用年限縮短67.86%,即使用年限為4.5年時, NPV=0,方案變得不可接受。(2)相對測定法。根據此項目各年的現金流量(表3),基準收益率10%,計算期為14年,由于對未來影響經濟因素環境的某些因素把握不大,投資額、銷售成本和銷售收入均有可能在+10%和-10%之間的范圍內變動。以下分別就上面的三個不確定因素做單因素變動的敏感性分析。設投資額為K,年銷售收入為B,年經營成本為C,期末殘值為L,用內部收益率指標評價方案經濟效果,計算公式:-K+B(P/A,IRR,14)-C(P/A,IRR,14)+L(P/F,IRR,14)=0。通過以上過程計算求得:IRR=24%。下面用內部收益率指標分別就投資額、銷售成本和銷售收入三個不確定因素做單因素變動的敏感性分析:第一,設投資額的變動百分比為Y,投資額變動后內部收益率的計算公式:-K(1+ K)+B(P/A,IRR,14)-C(P/A,IRR,14)+L(P/F,IRR,14)=0;第二,設銷售收入的變動百分比為X,銷售收入變動后內部收益率的計算公式:-K+B(1+X)(P/A,IRR,14)-C(P/A,IRR,14)+L(P/F,IRR,14)=0;第三,設經營成本的變動百分比為Z,經營成本變動后內部收益率的計算公式:-K+B(P/A,IRR,14)-C(1+Z)(P/A,IRR,14)+L(P/F,IRR,14)=0。將有關數據及設定不確定因素的變動百分比均為10%。相對測定,即分別將這幾個因素增大10%,減少10%,觀察NPV的變動情況,如(表4)所示。在產品生命周期各個階段,定價策略和銷售策略都不一樣,對于本方案來說,最敏感的因素就是銷售收入。在決定是否采用本方案的決策之前,應該對未來的投資銷售收入及可能的變動范圍做出更精確的預測估算,全面考慮可能影響銷售收入的各個因素,并作出詳細分析。如果銷售收入下降33.72%的可能性很大,則意味著此方案有較大風險。另外嚴格控制成本也是提高本項目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對于投資額,就本方案來說對整個項目的影響不是很大,但是從經濟角度看,在能達到預期效果的情況下,能節約投資額,當然更好。
三、結論
在本項目中簡要介紹了項目風險評估的幾種方法,并重點對敏感性分析方法對A企業做了具體分析與應用。敏感分析從定量分析的角度研究有關因素發生某中變化對某一個或一組關鍵指標影響程度的一種不確定分析技術。其實質是通過逐一改變相關變量數值的方法來解釋關鍵指標受這些因素變動影響大小的規律。其應用廣泛,主要是在求得某個模型的最優解后,研究模型中某個或若干個參數允許變化到多大,仍能使原最優解的條件保持不變,或者當參數變化超過允許范圍,與那最優解已不能保持最優性時,提供一套簡潔的計算方法,重新求解最優解。在分析過程中主要應用凈現值指標內部收益率指標進行測算,借助excel電子表格進行計算、驗證,通過單因素分析方法對投資額、銷售收入、稅率、成本、使用年限、殘值等指標進行絕對和相對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