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關于數字化閱讀
數字化閱讀,就是指以數字化形式獲取或傳遞認知的過程,不論載體、場合、形式,可以是任何數字化終端(如網絡瀏覽器、電子閱讀器、電子紙或音視頻設備),可以是任何格式(各種文本、圖像、多媒體),可以通過任何技術手段(脫機的、聯網的),可以是交互的、跨越時空的社會性閱讀,也可以是私密的個人閱讀①。但對于大多數讀者而言,數字閱讀與傳統閱讀方式最直觀的差異,就是閱讀介質的不同。傳統閱讀是以紙質文本為介質,而數字閱讀物往往依靠多種電子平臺、移動終端向讀者提供信息②。
二、數字化閱讀帶來的變革
隨著數字化閱讀技術與載體的不斷完善, 數字化閱讀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選擇, 數字化閱讀的變革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全新的、優雅的閱讀體驗,閱讀的本身大大拓展和豐富了我們閱讀的內容和空間,也在改變我們閱讀的認知和心理。數字化閱讀的變革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數字化閱讀內容的即時性、選擇性。數字化閱讀帶給我們最大的好處就是閱讀途徑的方便快捷,閱讀內容的及時性與選擇性。在數字化時代人們通過手機、電腦等通信載體隨時隨地就可以在互聯網上快速瀏覽信息的標題、目錄、文摘、參考文獻、圖表、關鍵詞等內容,根據自己的喜好有選擇性地閱覽自己感興趣的新聞、文獻、小說等等。
2.數字化閱讀內容的多元性。隨著在線閱讀和云閱讀的不斷增長,數字出版技術日新月異,數字化閱讀終端產品不斷升級,新型閱讀方式不斷涌現,閱讀資源豐富多元化。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這些有色彩、有聲音、動態的超文本,形成一個生動、豐富多彩的新文本世界。在一個閱讀社區,讀者可以有自己的創作、討論、評論,可以成為被授權作者,提出新的人物和故事情節,同別的讀者一起分享閱讀的心得和感受。閱讀不再是傳統的單一的“讀”,而是讀、寫、傳播、交流的融合,多元化的數字閱讀給“閱讀”本身增添了更多的內涵。
3.數字閱讀過程的互動性。數字閱讀環境的開放性、共享性使閱讀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隨時索取信息,并且多個用戶可以在同一時間共享同一信息,實現了讀者與閱讀文本之間的動態交互。通過博客、威客等方式,發表自己的觀點,人人都是網絡內容的提供者,信息時代不僅僅是多媒體時代,更是“自媒體”時代,“互動”已成為當代媒體的一個核心話題。信息時代的大學生已經不滿足于被動接受媒體提供的信息內容,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內容,發表自己的意見主張,在網絡上不僅能閱讀,也可以書寫,讀者即作者,從單純的“閱讀”變成雙向的“閱作{3}”。
4.數字化閱讀的隨身性、休閑性。傳統閱讀講究的是“深”和“精”二字,往往閱讀有很多的限制,有時講究閱讀的環境、地點、時間等等,閱讀起來有諸多不便。而數字化時代的數字閱讀則大不相同,在閱讀內容上有文字、圖片、圖像、色彩、聲音等,使得視、聽、讀等多元化相結合,大大拓展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在閱讀方式上,人們可以在床上、浴室、上下班途中等不適合紙質閱讀的地點隨時進行閱讀,往往把閱讀當成獲取資訊、休閑娛樂的手段。
三、數字化閱讀的變革對大學生的影響
1.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等基于屏幕的閱讀成為大學生閱讀的主要方式。隨著電腦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數字化閱讀已經成為全民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大學生閱讀的主要方式。讀者借助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以計算機及其附屬設備所負載的數字化信息為閱讀對象,通過人機互動來獲取包括文本、圖像在內的多媒體信息資源,完成意義構建的一種文本閱讀行為。電視、PC電腦、PDA、MP3、MP4、筆記本電腦、手機、閱讀器等等,各種“屏幕”正在成為大學生新的閱讀和學習的主流載體,豐富著大學生的學習與閱讀{4}。
2.深閱讀與淺閱讀互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淺閱讀屬于瀏覽式閱讀,主要針對網路閱讀、數字閱讀,通過淺閱讀快速的獲取信息資源,擴充知識面;深閱讀一般屬于讀者靜態的個人行為,主要針對紙質期刊、書籍等,通過深閱讀培養自己思考的習慣,深度思考、分析,從而掌握知識,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邏輯能力和感悟能力。淺閱讀的“書香”提升深閱讀的關注度,也拆除了有紙、無紙的閱讀邊界,是對深閱讀的一種補充。學生在利用圖書館資源中,深閱讀與淺閱讀相互依存,在“深”與“淺”之間把握著,互為補充地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相得益彰地促進自己的學習。
3.閱讀內容的功利性。通過調查對比發現,目前學生的閱讀受各種環境因素影響很大,“個人興趣”是課外閱讀的重要動力,但我們也不能不看到,盡管作了許多努力,功利性的閱讀仍然揮之不去。在巨大的就業競爭壓力下,相當多的學生把精力放在各種過級或證書考試上,他們熱衷于英語四、六級、計算機等級考試書籍;考研者更是背著一大包英語、政治輔導書等等;勵志類、求職類圖書讀者利用率較高,而那些開啟智慧、滋潤心靈、培育情趣、提升品位的圖書則閱者寥寥,這種現象充分說明目前大學生閱讀的急功近利。
四、數字化閱讀的變革對高校圖書館的影響
1.對高校圖書館資源建設的影響。隨著數字化信息技術的發展,大學生的閱讀方式和閱讀習慣也隨之悄然改變,傳統的館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借閱需求,數字化閱讀將給高校圖書館的資源建設帶來很大的改變。在數字化資源建設中高校將會投入更多經費來進行圖書館局域網建設,采用大容量、高性能的數字存儲設備,方便讀者快速訪問圖書館的數字資源,為讀者提供特色化資源服務。
2.對圖書館藏書結構的影響。數字化閱讀也對圖書館館藏結構帶來一些影響。在數字化資源建設中高校圖書館將會適當增加或擴大數字圖書、數字期刊、數字報紙、網絡教育出版物、網絡原創文學、手機出版物等數字出版物的購買比例;建立自己的特色數字資源數據庫,并通過互聯網實現資源共享,使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內容豐富、特色突出。更好地完善了高校圖書館原有的藏書結構體系,擴展了圖書館資源“藏、借、閱、用”的功能。
3.對學生借閱方式的影響。數字化時代的閱讀方式不同于以往任何時代的閱讀,大學生利用圖書館的方式也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只要連接上校園網,在校園的任何角落都可以隨時訪問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可以在線借閱圖書、借還圖書、預約圖書等等,而不是像以前那樣想查資料、借閱圖書必須親自去圖書館當面辦理一些借還手續。數字化時代圖書館借閱方式的方便快捷、靈活多樣,使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學生既可以利用整塊的時間坐在書桌前認真研讀,也可以利用計算機進行在線訪問,盡可能地利用零碎時間和一切可能地形式進行閱讀。
五、數字化閱讀給高校圖書館資源建設帶來的思考
1.加強數字化資源建設。高校圖書館在數字資源建設中應順應讀者的數字化閱讀需求,加強對數字資源內容的建設。適當增加或擴大數字圖書、數字期刊、數字報紙、網絡教育出版物、網絡原創文學、手機出版物等數字出版物的購買比例,并將其進行分類、編目、整合等深加工,揭示其知識內容{4};根據讀者需求采集、整理相關的數字資源資進行館藏化、數字化,建立自己的特色資源數據庫,并通過互聯網實現資源共享,豐富圖書館的數字資源;針對數字閱讀的特點,選擇適合的數字閱讀內容,開發適合移動平臺的資源,加強資源整合,強化數字資源建設,為學生提供合理、全面、快捷的閱讀方式。
2.改進數字資源服務方式,改善讀者的數字化閱讀體驗。近年來,數字化閱讀的快速發展為高校圖書館拓展數字資源服務途徑提供了新契機,高校圖書館可以與其他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以及研究院所聯盟,在“云計算”、“云服務”的網絡環境下,進行館際資源共享共建,避免資源的重復建設問題;與第三方圖書館服務商合作,為高校圖書館提供符合需求、能閱讀館藏數字資源的電子書閱讀器,擴充資源利用范圍,加大館藏流通量。通過數字資源借閱管理系統實現如借還數字圖書、數字期刊、數字報紙以及評書、薦書等更多功能應用,將圖書館的更多服務集成在電子書閱讀器上,讓讀者更便捷地使用圖書館,更好地體驗數字化閱讀之美。
3.加強數字資源的宣傳及培訓工作。加強數字化閱讀服務的引導,以讀者的需求為中心,提供多樣化的閱讀方式。提高數字資源的利用率,除了提供優質的數字資源和舒適的閱讀工具,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數字資源的宣傳和培訓工作:第一,設置數字資源宣傳欄,或在圖書館大廳利用電視滾動播出,介紹數字資源的種類和使用方法,讓讀者對圖書館數字資源耳濡目染。第二,重視文獻檢索課的建設,抓好新生入館教育和數字資源專題培訓活動,講授數字資源使用方法,使讀者能夠深入了解數字資源。第三,構建數字資源網絡教育平臺,將數字資源及電子書閱讀器的使用說明、宣傳短片放在圖書館主頁上供讀者自助學習,制作數字資源利用網絡課程,使讀者能夠根據需要,不受時空限制地學習、掌握各種數字資源{5}。第四,創建讀者論壇,在論壇里讓讀者自由發帖、回帖、讀書、薦書、評書,維持讀者忠誠度、形成規模讀者群,這樣的讀者群具有相似的讀書習慣、愛好和知識結構,他們的集中能帶動圖書館閱讀文化的形成,促進數字閱讀的不斷發展。
總之,隨著新技術的發展,網絡的信息量將越來越大,技術將越來越完善,閱讀將越來越方便。圖書館應該抓住數字閱讀的契機,以面向未來的眼光,將自己的內容服務傳遞給讀者。在多元化的信息社會,積極引導大學生主流閱讀方向,創造好閱讀環境,讓數字化閱讀向健康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