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RP系統是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對企業內部各類資源包括人、物、財、信息等進行規劃、統籌與整合,從而減少環節,提高生產率,增強企業競爭力,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平臺。
一、ERP的概念
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簡稱ERP)系統是一種主要面向制造行業進行物質資源、資金資源和信息資源集成一體化管理的企業信息管理系統。通過運用ERP,企業能夠利用計算機對企業的資金、貨物、人員和信息等資源進行自動化管理,具有制造,辦公操作,供應鏈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項目管理,財務與管理,客戶服務,銷售與市場營銷等商業功能。企業資源計劃對于在企業高度普及計算機輔助實現企業管理信息化和自動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強快速反應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二、ERP的時代背景
在信息時代,企業所處的商業環境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顧客需求瞬息萬變、技術創新不斷加速、產品生命周期不斷縮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這些構成了影響現代企業生存與發展的三大力量:顧客、競爭和變化(3C)。工業時代依靠規模化競爭的企業,“層級制”的管理模式和以MRPII應用為主的管理手段已經不再適用于今天企業的發展。為了適應“顧客、競爭和變化”的外部環境,企業必須進行管理思想上的革命(Revolution)、管理模式與流程上的重組(Reengineering)和管理技術手段上的更新(Reform)(3R),從而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一場以企業再造(BPR)為主要內容的管理模式革命和以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應用為主體的管理手段革命。
三、ERP的由來
ERP從其發展軌跡看,大致經歷了如下三個時期的跨越。
第一次跨越是20世紀40~50年代,由“訂貨點法”向“MRP”發展。“訂貨點法”是20世紀40年代提出的一種新的管理思想。當時人們是為了解決庫存控制問題而提出的。進入50年代后,計算機的發展,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即物料需求計劃。這一技術理論的發展,改變了傳統以產品組織生產方式,而將零部件生產與面向顧客訂貨的產品裝配分離,按零部件生產的提前組織生產,保證及時供貨和降低庫存。
第二次跨越是20世紀60~70年代,由“MRP”向“MRPII”擴展。MRPII(制造資源計劃)是美國企業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國外劇烈的市場競爭壓力下,借助日益發展的計算機的技術,在探索生產規律的實踐中開發出的一套完整的計算機輔助企業管理的原理與方法。從MRPII管理思想在企業的實際應用看,其所呈現的特點包括數據共享、物流與資金流的統一性、模擬遇見性、管理體制系統性等。因此20世紀7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地區都流行采用這種計算機輔助管理模式。
第三次跨越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MRPII”向“ERP”演進。MRPII的興起與應用,為ERP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著名的咨詢公司Gartner Group總結了MRPII的實際經驗和發展趨勢提出企業資源計劃ERP的概念。ERP在MRPII基礎上增加了人力資源管理、倉庫管理、質量管理、營銷管理、決策等等功能。
四、ERP在會計中的應用及影響
1.ERP以數字代替了借貸記賬法的記賬符號,這可以避免借貸方向的混淆。
2.ERP在錄入數據方面要求嚴格并且權限設置上具有嚴密性,系統按錄入數據自動生成會計賬,一方面減少手工賬的工作量另一方面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準確性。
如各種往來賬款的核算與清算,通過清賬事務代碼,選中相應的往來賬戶進行操作,自動生成借方或貸方會計科目,就能達到沖銷往來賬的目的。
3.ERP可以在原始數據錄入的基礎上自動完成各項操作,口徑一致并能相互可比,這是手工賬務處理所不能達到的要求。如ERP既可以按費用要素編報表,也可以按成本項目編報表,方式靈活,而手工賬卻做不到這一條。提高了會計信息質量。
4.ERP用系統代替了手工操作,減少和防止了信息漏報與錯報現象的發生,在處理未來不確定經濟事項時也會自動參照以前的相關數據,通過縝密地比較分析,最后作出有利于企業發展的決策。
五、ERP在成本管理中的應用及影響
產品成本主要由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費用造成。要控制好各項成本首先得知道產品的成本是多少,其中各成本項目分別是多少。在沒有應用ERP的時候通常成本會計計算成本方式很簡單,就是將本月生產的產品數量作為基礎,計算出材料、人工及制造費用后按一定的規則將所有成本分攤到本月所生產的所有產品中,從總的成本來說計算是沒有問題的,但由于是平均分攤方式相對每種產品而言,所看到的成本就不一定真實了。而且如果發現成本有異常很難追查根源,也就很難去改善。但是在應用ERP以后,管理的精度和側重點就完全不一樣了,因為ERP系統可以自動歸集材料成本,自動計算人工成本和制造費用的分攤,每一個產品甚至每一張訂單的成本都可以精確的計算出來。成本會計的工作重點不再是核算成本,而是對成本產生過程的監控。對可能產生的異常情況進行預測和預防,并且成本計算完成后對成本異常的數據分析原因并解決。
六、ERP對會計人員角色的影響
當企業導入ERP系統,許多資源直接由資料來源處人員輸出,會計信息會在交易完成后自動入賬,同時進行相關分類,自動產生報表,許多資料直接從系統中及時存取。這樣,許多原本由會計人員來完成的工作已被取代,而且從作業的質量到速度都比人工作業好得多,他們逐漸由職能會計向管理會計轉變。
隨著ERP在會計上的應用,對會計的影響會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