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現代消費觀念的形成,未來的市場就是名牌的市場:誰擁有名牌,誰就占有市場。原先單純的產品競爭、價格競爭等初級競爭手段已經在明顯淡化,代之而起的是以品牌競爭為代表的高級競爭手段。
一、品牌內涵及其價值
品牌是企業精心設計、創造的識別系統,是一種商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的綜合印象;品牌是一種無形資產,它不僅僅是一個公司雄厚實力的代表與象征,更是廣大消費者對其產品和服務認可的體現。
當今社會商品同質化日趨嚴重,使消費者離不開品牌而獨立生活。品牌有兩種核心價值:一種就是品牌的外在消費價值,這是品牌經營的立業之本;另一種則是該品牌可以滿足消費者的精神需要,即消費者的內在需求。具備了這兩種價值意味著該品牌已經兼備了外在的消費價值和內在的精神價值,這是品牌經營的長勝之道。當品牌的價值體現在企業中時,帶來的是企業持續的競爭優勢和巨大的利潤。優質品牌是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源泉。名牌產品比一般的商品更易開拓市場和占領市場,價格至少要高10%~30%,可以獲得比一般商品更多的利益。同時品牌也是企業社會效益的外延,一個名牌往往使一個企業名聲大振而成為名牌企業,名牌甚至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實力的重要表征,標志著一個國家的經濟水平乃至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先進生產力。
二、企業品牌經營的重大作用
品牌經營,就是以商品或服務品牌為對象,圍繞品牌創建、塑造與管理過程,實現消費者認可的品牌核心價值,使企業獲得較大的收益。品牌經營是一套經營管理系統,貫穿于企業生產、銷售的每一個環節。從經營的角度上講,品牌經營在于不斷地挖掘消費者認可的價值。品牌經營是滲透到生產、研發、營銷等各個環節,圍繞品牌核心價值而形成的一種系統能力。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條件和機遇,更有激烈的競爭,這個競爭集中表現在產品的爭奪戰上。產品質量的競爭、品牌的競爭就成了競爭的焦點。市場的發展,促使企業必須加快腳步走向國際化道路,走品牌建設路線,而實施品牌戰略,加快品牌建設與管理,亦是企業決戰市場的制勝法寶。品牌可以超越產品的生命周期,以一種雋永的形態存在于消費者和公眾心目中。越是競爭激烈的市場越需要以戰略的眼光來進行品牌經營。一個國家是否擁有國際馳名品牌,已成為衡量該國經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第一標志。
總體來說,我國品牌的競爭力還相對較弱,沒有形成持久的核心競爭力。發達國家利用我國的人力和設備,生產他們的品牌,利用其名牌商標壓制中國的名牌,以便一勞永逸地占領中國市場,以最小的投入換取最大的高額利潤。因此,我國企業要加快品牌建設,創建自己的品牌,在國際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企業實施品牌經營的主要舉措
1.加強產品質量建設。產品是品牌的載體,要成就強勢品牌就離不開品質優良的產品,優質的產品是創建名牌的前提與基礎,是實施名牌戰略經營的關鍵。如海爾集團,為了實現創名牌的理想,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質量關。日本索尼通過對產品的質量實行極為嚴格的管理,保證了“優質”的基礎,才取得全球500強前50名。
2.堅持自主創新。創新是企業不竭的發展源泉。品牌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地創新與維護。“優質品牌和貨真價實的產品,就是先人一步的發明創造,科研是我們創新以及事業的生命線?!比魏纹髽I的任何品牌,無論你的知名度有多高,也無論你的美譽度有多好,產品的創新是不容忽視的中心環節。
3.溶入品牌文化。一個品牌沒有文化的溶入,無異于失去了它存在的靈魂。品牌之所以偉大,在于它創造了一種文化,一種讓顧客可以奉為終生的品牌,必須通過建立一種清晰的品牌定位,在品牌定位的基礎上,利用各種內外部傳播途徑形成顧客對品牌的高度認同,從而形成一種文化氛圍,通過這種文化氛圍形成很強的客戶忠誠度,這是品牌保持長久生命力的基礎。文化可以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培養起能夠“打動人心”的品牌,同時,將品牌溶入文化內涵又進一步強化了文化的感染力和滲透力,甚至會形成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精神和文化的追求。所以,企業經營的不僅僅是品牌本身,同時也在經營一種文化。
4.加大廣告和輿論的宣傳力度。產品本身不會說話,其性能和品質只能通過廣告和輿論宣傳讓人認知。企業應該保持積極的宣傳態度,讓消費者了解產品的同時,了解企業構建的品牌文化,深深地撞擊消費者的一般認知,與消費者形成強烈的品牌情感體驗與共鳴,培養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和依賴度。
5.維護品牌形象。創立一個品牌不容易,但維護一個品牌更難。品牌的維護離不開服務,只有與產品配套的完善服務體系,才能使消費者對品牌產生信任感,對品牌產生感情。海爾在眾多家電行業中處于優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深入人心的周到服務。同時品牌的維護應與人才培養相掛鉤,重視各類人才,包括管理人才、設計人才、市場營銷人才、生產技術人才、信息復合型人才等的培訓,整體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打造面向國際市場的品牌。此外要加強企業的法律意識,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精心維護的品牌。
6.建立品牌預警機制。如果企業不能很好地處理隨時可能出現的品牌危機,那么容易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使災難與該企業相關的各領域出現連鎖反應,甚至摧垮企業。因此,企業必須高度重視品牌的危機管理,建立品牌預警機制。品牌危機出現時除了不可抗力的因素外伴有許多征兆,及時地認識品牌危機預警的信號,有助于將危機消滅在萌芽狀態。建立信息監測系統,對可能引起危機的各種因素和危機的表象進行嚴密的監測,搜集有關企業危機發生的信息,及時掌握企業危機變化的第一手材料。制定品牌危機管理預案,明確影響該品牌價值的各類潛在危機情形,并制定有效的應對策略。建立全員危機培訓體系,樹立長期的防范和應對企業品牌危機的意識。
品牌的成長和壯大需要適宜的土壤,盡管目前這些條件還不十分充分,但企業經營理念和消費者消費觀念的轉變,市場機制的逐步健全和完善已經使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品牌經營的重要性。在政府的積極引導和推動下,形成了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行業部門指導服務、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名牌戰略推進機制。在摸索與實踐中也不乏有成功的案例:如2004年“好孩子”大約占有美國手推童車市場的1/3,兒童自行車市場的1/2,這個來自中國的品牌整體占據了美國兒童用品市場的半壁江山。雖然我國企業品牌經營的歷史短、起點低,但是我們還是有足夠的信心相信:中國品牌經過經驗積累和發展,必將譜寫出新的篇章。讓品牌經營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