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所在,它依據相關的財經法規,遵循財務管理原則,對企業的財務活動進行管理與控制,對企業的財務關系進行處理的經濟管理工作。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日益突出,企業想要得到長足發展,就必須加強財務管理,這已經在企業界達成了共識。但是就目前我國企業的財務管理現狀來看,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財務信息失真;財務管理的目標不明確;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風險控制有待加強等等問題,需要我們從企業的實際出發,尋找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為企業的平穩、健康的發展提供保障。
一、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信息失真
財務信息是企業決策的重要基礎,試想如果企業的決策是建立在錯誤信息基礎上的,那后果不堪設想,輕則使企業陷入經營的困境,重則直接導致企業的破產。目前企業財務信息失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企業的收入、費用、資產等信息存在失真的現象。收入方面的失真主要表現為坐支、截留以及轉移等等;費用方面的失真表現為少列成本、多列成本,為了企業短期利益,人為的對損益進行調整,虛虧實盈或者虛盈實虧;資產方面的失真表現為企業對外披露的賬面價值不能對企業的經營狀況進行如實的反映,資產管理非常混亂,賬面與實際經營不相符合。二是部分企業制作虛假的會計報表,部分企業為了掩飾實際經營水平,人為對篡改了會計報表,致使會計失真,甚至部分企業編制了兩套報表,一套內部使用,一套對外披露,這就讓很多企業的利益相關者不能真正的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造成錯誤投資,甚至擾亂了經營秩序與社會穩定。三是企業在會計賬目管理上非常混亂。企業在會計賬簿、科目的設置與使用上,沒有嚴格執行財經法規的相關規定,財務的預算、核算、監督等職能都沒有真正的發揮出來,財務管理系統性不強,賬目管理混亂。
(二)財務管理的目標不明確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只是限于財務工作的本身,并沒有發揮出財務管理的真正作用,這種粗放的財務管理模式在一定時期內還是有效的,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這種財務管理模式顯然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而顯現出了一些弊端,嚴重制約了企業的快速發展,迫切需要改進。我們知道,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要和企業戰略目標保持高度的一致,并且以戰略目標為依據對財務管理目標進行設定,財務管理的相關職能必須要充分的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才能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比如財務管理的預測職能,不能僅僅是對企業歷史數據的一個總結,同時它還要具有前瞻性,能夠幫助企業預測出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與企業所面臨的經營風險。現代企業經營,所面臨的不確定因素越來越多,財務管理必須要具備很強的風險控制能力,能夠幫助企業有效的規避風險,實現企業的快速發展。
(三)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內部控制能夠幫助企業提高財務信息質量,保證資產的安全性與完整性,使內部權力達到制衡,提高決策準確的程度。但是從目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立的狀況來看,無論是在設計上,還是在執行上都存在著很多問題。一是部分企業的投資決策帶有一定的盲目性,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缺失重大財務事項的討論與審批環節,權力制約的程度不夠。二是項目進入實施階段后,缺乏有效追蹤,問責制度也不健全,項目投資能否帶來效益還很難保證。三是收費、退費的處理程度還存在著一定的缺陷,為不法分子帶來了可乘之機,給企業帶來了不必要的損失。除此以外,一些企業雖然建立了一套相對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但是執行力度不夠,致使內部控制無法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
(四)風險控制有待加強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的加強,以及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企業面臨著國內外兩方面的競爭壓力。美國爆發經濟危機時,我國企業沒有受到強烈沖擊,一方面是我國政府積極的采取了應對措施,另一方面則得益于企業風險控制水平的提高。但是我國企業仍然在財務風險控制方面存在著很多問題,亟待我們解決。比如風險控制意識淡薄、人員素質有待加強、管理水平不高等等。部分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還只是限于記賬、錄賬、出納與結算,還不能夠對財務報表進行系統、全面的分析,發現企業經營潛在的風險。而且,有很多企業因為財務管理方式比較落后,對風險無法有效的甄別,一旦發生了財務風險,財務管理陷入混亂,失去了控制風險的最好時機。
二、加強企業財務管理的對策
(一)提高財務信息質量
一是企業的財務部門要加強財務信息采集系統與財務信息分析系統的建設,在擴大財務信息采集面的同時,注意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從源頭上把財務信息的質量關。同時還需要注意生產、營銷以及企業外部經營環境的信息收集工作,保證財務信息收集階段的質量。二是嚴格按照國家的財經法規政策,對會計賬簿與會計科目進行設置,在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的同時,可以適當的增添一些企業實際發展需要的會計科目。三是科學、嚴謹的編制會計報表,會計報表必須真實的反映出企業的經營狀況,這樣才能夠有利于企業的決策,也有利于企業債權人、投資者、管理者以及員工把握企業的發展規律。
(二)科學、準確的定位財務管理目標
財務管理的目標必須要與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保持一致,同時財務管理目標必須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財務管理目標在設置的過程中,要兼顧其他利益相關者,比如企業的所有者、債權人、投資者、政府職能部門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等等。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知識資本的地位不斷攀升,人力資源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企業所從事的每一項經濟活動都是人發起的,因此企業在對財務管理進行目標設計時,還在考慮到員工的相關利益。
(三)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它能夠有效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保證會計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同時能夠規范企業的會計行為,深入落實國家的財經法規政策。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一是在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上,如果企業沒有能力進行設計時,必須聘請內部控制制度設計的專業人士加入到設計團隊中,以保證內部控制制度能夠符合企業自身的發展,更加內部控制制度的科學性、嚴謹性與有效性。二是提高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力度,內部控制制度設計水平再高,再完善,如果執行不到位,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也只會成為一句口號,沒有任何現實意義。三是引入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經濟的到來,使科學技術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企業想要追隨時代步伐,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必須要關注科學技術的更新,引進先進的儀器、設備、財務管理軟件等,使財務管理的硬件設施更加完備。
(四)提高企業的風險控制能力
一是財務風險控制要實行彈性管理。目前,企業的經營環境日趨復雜多變,不確定因素越來越多,財務管理在節約成本,提高效益的同時,還要預防因資金鏈斷裂而出現的問題。資金之于企業,就猶如血液之于身體,它對于企業發展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財務風險控制必須要實行彈性管理,確保資金的合理流通,能夠使企業抵抗風險的能力大大加強。二是追求最優原則。企業的財務管理過程,其實質就是一個不斷優化自身的過程,它通過間斷的分析、總結、比較與選擇來實現財務管理的目標,進而實現企業發展的目標。所以,如何把握風險與收益之間的關系,已經成為企業風險控制的一個重要課題。三是提高財務風險的預警能力。風險的出現、發展再到惡化,都會反映出相關的財務指標上,這就為企業有效規避風險提供了可能。企業可以利用好財務管理工具,識別出企業經營所存在的潛在風險,建立預警系統對風險進行監控,最終實現防御風險,或者將風險帶來的損失降低到最低。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財務管理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的核心所在,企業想要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從實際出發,尋求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