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信息化的發展,集團化、跨區域經營的道路已成為現代企業發展的主潮流。在企業擴展的過程中,如何將戰略管理意圖轉變為經營目標并保證實現之,離不開全面預算管理。綜觀美國大企業都是先有企業戰略,再有預算目標,將預算管理作為實現企業戰略意圖的手段和工具,預算的目標就是要為實現企業戰略服務。我國企業近年來也逐漸認識到了全面預算管理對實現企業戰略的作用,并紛紛實施,但總體效果并不理想。結合工作實踐,筆者認為將全面預算管理作為提升企業戰略管理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手段,我國企業應從如下幾方面加以把握:
一、 全面預算管理的模式應與企業戰略管理模式相適應
總體而言,目前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一般可分為三種模式:
(一)整體型
指集團和下屬業務單元作為一個預算單位,根據企業的整體發展戰略規劃編制一份整體預算,下屬業務單元不編制全面預算,僅根據職能編制分項業務預算或費用預算。
(二)分散型
指將下屬業務單元(往往是分子公司或事業部)作為一個全面預算編制主體,由其對自身的經營、財務、資金等方面進行規劃后編制全面預算,反映其預計生產經營狀況,經集團企業審批后實施。
(三)分解型
先由總機構制定總體發展戰略及預期生產經營目標,然后進行分解,下達各業務單元,由其根據各自背負的指標進行規劃,據以編制分部預算。這種模式一般要經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多次過程方能形成總分機構的多層次預算體系,需要總分機構投入較大人力物力,歷時較長。
上述三種全面預算管理模式各有優缺點,需要根據自身特點及戰略管理模式選擇使用,如選擇不當,可能造成既浪費人力物力又不能實現戰略發展目標的雙重損失,選擇恰當,則可做到以較少的人力物力投入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從而推動既定戰略目標實現。
二、 全面預算管理應有必要的組織保障和制度保障
全面預算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需要經營層高度重視,更需要企業上下全員參與,現代公司多具有地理位置分散、業務多樣化的特點,這就要求企業在實施全面預算管理時須注意組織和制度保障。
(一)組織保障
一般而言,企業建立:預算管理委員會――預算管理控制辦公室――預算管理小組的三級管理體系是較為適宜的。
1、預算管理委員會
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最高管理機構,隸屬于董事會,職能上主要負責審議預算管理有關規章制度及政策、確定預算目標、審議批準預算編制及管理流程、對預算及預算調整進行審議等工作。
2、預算管理辦公室
預算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的專門機構, 負責預算管理有關規章制度及政策制定、預算編制與修訂的組織協調以及對預算管理委員會確定的預算目標進行分解落實等。
3、預算控制小組
各業務單元具體履行預算管理職責的常設機構,負責本單元預算數據的收集、整理及報送以及日常控制等工作。
(二)制度保障
全面預算管理旨在對未來經營狀況進行預期并努力實現之,而良好的生產經營管理制度、預算管理制度則可以使企業生產經營更為順暢,企業經營行為更加可控,從而使預算可以更加接近于未來實際的生產經營狀況。這就要求企業在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重視制度的制訂與修訂工作。
三、全面預算管理應與業績評價機制相輔相成
由于企業內外環境的影響,既有預算與實際產生偏差是必然的,要想有效減少這種偏差,就需要建立起必要的業績評價機制以推動經理人們想方設法實現既定目標。
首先,考評指標的設置應全面,避免單純以財務指標作為考評標準。由于財務信息的可操控性,單純以財務指標作為預算管理的考核標準往往導致生產經營者的短視或偏激行為,因此,考評指標應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相結合,可將平衡計分卡作為借鑒依據。
其次,業績評價機制要體現公平原則。應堅持以人為本,通過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激勵高員工提工作效率,增強企業向心力,優化人員結構,提高了隊伍素質和工作能力。
最后,業績評價機制應多種激勵方式綜合運用,以滿足個體差異需要。應考慮員工年齡、學歷等方面差異,采用多層次、多重化、組合化激勵相結合的手段。
四、全面預算管理應注意剛性與柔性管理的有機結合
全面預算的剛性原則和柔性,二者看似矛盾,但本質上相輔相承。柔性運用得當,更能保證剛性的有效性,利用剛性的一面,又可減少柔性的隨意性。在預算管理中,可利用以下手段協調二者的矛盾:
(一)長期預算與短期預算相結合
長期預算在公司的戰略管理目標的指引下編制,主要著眼于長期發展戰略,起方向性、指導性作用,以保證企業長期穩定、均衡的發展,避免大起大落,防止當屆經營層的短期行為給下屆經營層造成財務困難。因而長期預算不宜過細,應強調穩定性。
(二)預算調整與嚴格的調整程序相結合
外界環境變化的不確定性要求必要時應對預算進行適時調整,但調整的頻率不宜過高,并應通過制定嚴格的審批制度減少調整的隨意性。各預算申請單位的預算調整或追加只有按制度經審批通過后,方可按新預算執行,嚴禁邊申請邊按新的預算指標執行。
五、結束語
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一種先進的管理手段,是現代企業管理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企業資源優化配置、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先進管理方法,制定符合企業自身行業特點、組織架構的全面預算管理制度,科學地編制預算并將預算執行效果與經理人業績考核有機結合,將有助于實現企業戰略,提高經濟效益,提升經營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