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 單邊主義行動及其制約:美國301調查淺析

單邊主義行動及其制約:美國301調查淺析

一、美國301條款的單邊色彩及其多邊制約
  (一)301條款內在精神的兩重性及濃重的單邊主義色彩
  美國外貿法律和政策理念強調互惠和自由公正,認為單方和不公正的自由化會對美國的經濟利益造成損害。戰后,美國是自由貿易和多邊體制的主要推動者,實現對等減讓、獲得大體相當的貿易利益是美國在多邊貿易體制――關貿總協定(GATT)談判中的基本目標。
  20世紀60年代,歐共體的組建和發展對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構成了挑戰。1962年,美國與歐共體間爆發了著名的“雞肉貿易大戰”。美國要求GATT設置調查組,對歐共體施行報復。由于調查時間拖延過長等原因,美國會對多邊貿易體制缺陷擔憂加劇,對GATT爭端解決機制失去了信任,開始尋求一種有效的自救方法,并扼制外部挑戰。301條款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它的初衷是制定一項可以采取單邊報復行動的法律。
  《1974年貿易法》中的301條款將強化單邊報復的權利和維持自由貿易體制這對看似矛盾但卻內在統一的主張結合在一起,奠定了301條款的基礎。國會授權總統對影響美國商業的不合理、不正當的外國法律、政策和做法進行報復,包括中止或撤回貿易協定減讓利益,或者對外國的貨物和服務施加關稅或其他進口限制。法律適用范圍包括農業和非農業產品,并給予總統和特別貿易代表很大的自由裁量權,程序上沒有時間的限制。同時,國會也指出,并不主張美國完全不顧國際協議而魯莽的采取行動。
  1979年,為履行東京回合協議,國會對301條款進行了修訂,要求特別貿易代表與外國政府進行磋商,強調通過磋商解決糾紛,使301條款的多邊價值得到加強。同時確定了法律各程序的時限,使301調查更具法律的形式性。
  20世紀80年代初,第二次石油危機導致了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全球經濟衰退。美國經常項目赤字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要求美國政府進行大范圍貿易限制的政治壓力增大。國會在《1984年貿易和關稅法》中再次對301條款進行修訂,包括將適用范圍從貨物貿易擴展到對外投資、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允許跨領域進行報復,貿易報復權從總統轉移給貿易代表,對“不公正的”、“不合理的”和“歧視性的做法”等做了法律解釋,要求行政當局在每年10月30日前向國會提交《國家貿易評估報告》等。1985年下半年,里根政府宣布“新貿易政策”,并隨后發動了一系列有關不公平貿易做法的調查案。在這種貿易戰略的指導下,“互惠”和“公平”帶上強烈的美國色彩,301條款內在的單邊主義與多邊主義的矛盾突顯出來。301條款因具有適用范圍廣,啟動門檻低,可以用來挑戰外國的法律、政策和實踐做法,具有強大的威懾和報復能力等特點,成為美國最有力的單邊進攻性的武器。
  1988年的修訂將301條款徹底變成了嚴格的、程序性的貿易救濟法律,雖然仍保留自由裁量權,但更多的是強制性。《1988年綜合貿易與競爭法》第1301~1310節是我們現在常說“301條款”的全部內容,包括“一般301”、“特別301”和“超級301”3部分。
  實踐中,約80%的案件涉及貿易糾紛和政策爭議,19%涉及知識產權貿易爭議、1%涉及貿易自由化重點的確定,對象主要是歐盟、日本、韓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及中國、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大國。案件幾乎都是通過與美方磋商、談判,最終達成協議或妥協。301條款作為美國頭號貿易救濟手段的作用十分顯著。
  (二)WTO爭端解決機制對301單邊主義的制約
  美國國內對301條款的批評一直存在,301條款在國際上也廣受譴責。盡管如此,美國在揮舞301大棒的同時,從未放棄過用301這種極端手段暴露原有國際貿易規則的弊端,并迫使原先對改革并不熱衷的國家妥協,這恰恰也是301條款的意圖所在。
  從某種意義上講,WTO爭端解決機制(DSU)的建立的確體現了301條款在推動多邊機制建設方面的作用。WTO爭端解決機制允許貿易報復,對報復規定了嚴格的調查、授權和實施要求,在特殊和必要情況下,爭端解決機構(DSB)可以授權中止關稅減讓和其他義務作為強制實施的最后措施,這些都與301條款的核心內容一致,并且更加嚴格和規范,形成了國際社會共同承認和維護的多邊貿易體制的制約機制。
  WTO成立后,美國會依據《烏拉圭回合協定法》修訂了301條款,其中包括承認涉及WTO協議的事項,如果貿易代表認為外國沒有履行,那么貿易代表應提交WTO爭端解決程序尋求授權。至此,美國也終于將301這只危險的怪獸納入了WTO爭端解決機制的框架。
  301條款的國際化帶來是新一輪單邊主義高漲,事實上,美國不可能放棄301條款單邊報復作用。1998年11月25日,美歐“香蕉貿易大戰”期間,歐盟向WTO爭端解決機制起訴美國,要求就301條款的合法性進行裁定。該案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1999年1月26日專家組成立,17個世貿組織成員方作為第三方參加了案件的審理。經過9個多月的審理,專家組得出了驚人結論:301條款不違反WTO規則。裁定認為,盡管存在“初步違反”,但由于美國為實施WTO義務曾做出一項“行政行動聲明”,表示美國貿易代表應按照現行法律的規定,援引DSU爭端解決程序;關于美國在有關貿易協定中的權利被違反或受到否定的任何301條款的決定都應依據爭端解決機構(DSB)所通過的專家組或上訴機構報告做出;在專家組或上訴機構通過有利的報告后,應允許被訴方有合理的時間實施報告所提出的建議;在該時間內問題無法解決時,報復應尋求DSB授權。該聲明代表行政當局的權威觀點,并且得到國會批準,行政當局會在國內和國際方面實施。專家組報告發布后,歐盟和美國對裁決都表示滿意。歐盟認為,美國301條款的確受到了其多邊承諾的約束,而美方認為,專家組維持了與WTO一致的301條款。
  
  二、美國301調查程序及措施
  《美國法典》第III分章“實施美國依貿易協定所享有的權利和回應外國政府的某些貿易做法”第2411~2420節規定了“301條款”的全部內容。根據301條款的規定,在任何貿易協議下美國的權利被拒絕;或者外國的法律、政策、做法違反貿易協議規定,或與其不一致,或在其他方面拒絕給予美國貿易協議的利益;或者外國的法律、政策、做法是不公正的,加重了美國商業負擔,或限制了美國商業,都可以向美國貿易代表申請發起301調查。
  貿易代表在收到申訴后45天內決定是否發起調查。如果貿易代表決定不發起調查,應公布決定的結果及原因,并通知申訴人。如果作出肯定性決定,決定發起調查,貿易代表應公布申訴的概要,并盡可能為各種意見提供機會,包括舉行聽證會。如果申訴人要求在作出肯定裁定后30天內舉行公開聽證,則應在該期限內舉行公開聽證。




  美國貿易代表發起301調查后,應與被調查國政府進行雙邊磋商,要求被調查國政府取消有關不合理或不公正的貿易做法;如果無法達成協議,可對被調查國實施報復措施。如果調查事項不涉及貿易協議,美國貿易代表應在12個月內結束磋商,并做出是否采取貿易制裁的決定;如果調查事項涉及某一貿易協定,在部分特定條件下,美國貿易代表應立即請求進行該協定規定的爭端解決程序。
  
  三、美對華清潔能源301調查案
  目前為止,美已經使用了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特保和337等各式各樣的貿易保護措施,2010年10月15日,應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的申請,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就中國清潔能源政策和措施發起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的首起對華301調查。
  (一)基本情況
  2010年9月9日,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依據《1974年貿易法》第301節規定,向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提出了5 800多頁的申請,要求對中國綠色技術領域的補貼政策與實踐做法進行調查。
  美鋼鐵工人聯合會指控,中國鼓勵和保護國內綠色技術領域生產商的做法違反WTO規則,該領域包括從風能、太陽能到高級電池和節能動力車等一系列產品。這些做法包括:歧視性法律法規,技術轉讓要求,對關鍵原材料的使用要求,以及嚴重危害美國利益的大量補貼行為。另外,這些做法使中國生產商在投資、技術、原材料、市場等方面較美國生產商處于優勢地位。中國政府以不公平的做法投資幾千億美元扶植國內生產商,嚴重危害了美國企業和工人的利益,扭曲了數千億美元的國際貿易。許多做法直接違反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時的承諾,另一些做法存在違反WTO規則的可能性。如果這些做法被證明違反WTO規則,中國應改正其不公平和掠奪性的做法,否則將遭到報復。
  申訴書列舉了中國在綠色技術領域的5種做法違反WTO規定:1.對使用關鍵原材料的限制;2.以出口實績或當地含量為條件的禁止性補貼;3.對進口貨物和外國企業的歧視;4.有關外國投資者的技術轉讓要求;5.導致貿易扭曲的國內補貼。
  10月15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布公告,決定對中國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新能源政策和措施展開調查。
  (二)案件的背景和原因
  本案是2001年以來美首次動用301條款對外國貿易行為發起調查,也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首次針對中國動用301條款,其中既有貿易保護主義因素,也有更深層次的政治和經濟戰略考量。
  1.貿易保護主義勢頭上升
  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持續升溫。為尋找經濟不景氣的“替罪羊”,轉嫁金融危機,美頻繁對華發動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及337調查,啟動421特保調查、熱炒人民幣匯率問題,提出主要針對非市場經濟國家加嚴貿易救濟執法的14條建議方案。在此背景下,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又提出清潔能源301調查申請,維護本國產業的優勢地位和國際競爭力。
  2.美國中期選舉
  新能源政策是奧巴馬政府的施政綱領之一,是刺激美國經濟增長,拉動就業的重要手段。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是全美最大、最活躍的工會組織之一,擁有120萬會員,對政治選舉、政府決策等有極大的影響力。清潔能源301調查申請迫使奧巴馬政府在中期選舉前10天做出是否調查的決定,奧政府在此關鍵時刻不會去冒拒絕調查的政治風險。
  3.在新能源領域競爭加劇
  美各界普遍認為,清潔能源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對于動蕩的美國經濟極為重要,但由于中國采用了進攻性的產業政策,美國的競爭優勢在喪失,新能源產業的中心很可能將迅速轉移到中國。美國應采取一切措施,幫助美國清潔能源公司出口更多商品和服務,創造更多就業。
  (三)對中國的影響
  美方為清潔能源案申請做了充分的準備。如果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認定投訴理由正當,美國政府將尋求與中國進行磋商,要求中國改變現行政策和做法,并可能將中國訴至WTO爭端解決機制,尋求報復措施的授權。該項調查將對中國風能、太陽能、高效電池和新能源汽車行業造成較大影響,涉及150余家中國新能源企業。
  301調查通常持續1年時間,向WTO申訴需要大約2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中國新能源產業將承受巨大的司法、財政、輿論和競爭的挑戰,即使中方最終獲勝,也可能會失去部分競爭優勢和市場。
  (四)走向分析與建議
  這場精心策劃的貿易戰直指我國“十二五”規劃重點發展領域,涉及發改委、財政部、環保部、商務部、能源局、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等多個職能部門,案件背景復雜,政策性和專業性強,是對我應對工作的一次嚴峻挑戰。同時,這也是對國內清潔能源政策和實踐做法的檢驗,對我綠色能源產業未來競爭力的檢驗,對中國應對更高層次貿易戰能力的檢驗。中國在加強個案應對的同時,有必要深化對外貿和新能源產業管理的認識,深化對對手及自身的了解,變不利為有利,做好長期應對的準備。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