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 會計變更文獻綜述

會計變更文獻綜述

在有關會計選擇研究的文獻中,可以看到盈余管理總是與會計選擇如影相隨。而會計政策變更、會計估計變更與前期差錯更正作為會計選擇的一類,自然也成為了實務界盈余管理的工具之一。理論界也對此進行了具體研究。就現有的文獻來看,學者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利用會計變更和差錯更正進行盈余管理及背后的動因分析
  顏志元通過對會計估計變更公司與未變更公司、會計估計失當公司與非失當公司的業績進行分析發現,會計估計失當公司明顯利用操控性應計項目和線下項目進行盈余管理。如哈爾濱空調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就利用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計提方法的變更來調增當年的利潤。我國上市公司也存在利用會計政策變更、差錯更正進行利潤操縱的問題。
  那么,這類盈余管理背后的動因是什么?研究發現,其不僅與一般認為的盈余狀況和市場監管相關,還與債務水平、企業規模、董事變更、會計師事務所變更等相關。
  許良虎和趙海榮(2008)認為,處于敏感時點的公司(即具有融資傾向的公司、首虧公司、連續虧損公司)存在著明顯的利用會計估計變更進行利潤操縱的嫌疑。其操縱目的無非是增大虧損年度的虧損額,為來年轉虧為盈埋下伏筆, 或者調增利潤使當年轉虧為盈。處于非敏感時點的公司(盈利狀況穩定的公司),一般不存在粉飾財務報表的動機,具有利用會計估計變更進行利潤平滑的傾向。
  郭超賢(2004)應用案例分析和描述統計分析的方法,認為我國上市公司利用差錯更正進行利潤操縱的動因為:扭虧為盈、避免連續虧損和保持再融資資格。
  吳水澎、劉斌(2004)使用1998-2002年利用自愿性會計政策變更進行巨額沖銷的A股上市公司數據樣本發現,巨額沖銷與企業規模負相關、與董事變更比例正相關。對于前者的負相關關系在相反的層面上間接地證明了收益平滑與企業規模的正相關關系;對于后者的正相關關系與Moore(1973)基于美國上市公司數據的研究結論完全一致。這說明在我國上市公司中,管理者變更也是巨額沖銷的產生動因之一。
  2 面對會計變更和差錯更正的市場反應
  目前,國內關于會計變更和差錯更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變更和更正的動因等領域,關于會計變更的市場反應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見。
  劉斌 等(2004)研究了我國證券市場自愿性會計政策變更的市場反應,結果發現自愿性會計政策變更的短期和長期市場反應均為正,而且我國投資者并不像無效應假說所假定的那樣透過數字看出本質。
  顏志元(2006)從會計估計變更的市場反應角度沒有發現支持國內證券市場有效的證據,相反經驗證據與“機械性”假說相一致,也就是說市場會受到會計估計變更這種會計程序變化的系統影響。具體而言,(1)市場對調低利潤的會計估計變更有顯著為負的反應,對調高利潤的會計估計變更反應不顯著;(2)市場對有明顯失當嫌疑的會計估計變更行為有顯著負的反應;(3)當年報公布同時披露盈利低于預期且當期發生會計估計變更,市場反應為負;對于同時公布“好消息”和會計估計變更的公司的股票,市場反應不顯著。
  3 注冊會計師對會計估計明顯失當公司盈余管理的態度
  張為國和王霞(2004)研究發現,外部審計監督對高報錯誤的產生并沒有顯著的解釋力,出現高報錯誤的報表并非更多地由小型事務所審計,而且高報錯誤的樣本與配對樣本的審計意見也沒有顯著差異,注冊會計師并未給予存在高報錯誤的報表更多的非標意見。
  而許良虎 等(2008)通過對我國滬市上市公司2002-2006年的年度財務報表的研究卻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他們認為,注冊會計師一般能站在獨立的視角,對那些有利用會計變更進行利潤操縱嫌疑的年度財務報表做出客觀評價。但是審計質量會受到客戶規模、利潤影響程度、有無盈余管理動機、企業財務狀況的影響。(1)劉勤和顏志元以2001-2004年間上市公司會計估計變更過程中暴露出的失當會計估計為研究對象,檢驗注冊會計師的獨立審計質量。研究發現注冊會計師雖然對會計估計變更過程中的失當會計估計表現出一定的獨立性,但審計質量明顯受到客戶規模的影響。(2)劉斌 等考察了注冊會計師對1998-2002年境內上市公司自愿性會計政策變更行為所持的態度及影響注冊會計師態度的因素。研究發現,利潤影響程度、有無盈余管理動機、企業財務狀況和審計客戶規模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非標審計意見的主要考慮因素。
  國內相關研究雖然結論不盡一致,但總體上肯定了當前我國注冊會計師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具有一定的鑒別力。
  4 總 結
  本文從我國特有的制度背景來理解會計政策變更、會計估計變更和前期差錯更正這一準則的具體內容。實務界卻當前一些企業利用這一會計準則進行盈余管理。不少學者開始對此展開研究,就現有研究成果來看,這些文獻的發表時間均較早,利用的數據也主要是原會計準則頒布前后幾年的數據,而最近幾年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在高端雜志發表較少。因此:(1)我們可以借鑒他們的研究模型更新最近的數據,并同他們的研究結論對比,看是否出現了相反的結論,最后試圖找出導致相反結論的影響因素。(2)我們也可以拓展前人的研究領域,嘗試研究不同類別的會計變更和差錯更正之間的相互影響,如企業是否可能通過前期差錯更正糾正失當的會計估計變更等;深入研究這類盈余管理背后的動機,如是否可能出于向銀行借款的目的,銀行又是否能夠識別這一盈余操縱行為;其他控制約束因素,如獨立董事等。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