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會計電算化起步較晚,普及程度和應用水平還很低下。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經歷了嘗試、自發發展、有組織有計劃穩步發展階段,商品化、通用化、管理型會計軟件的大量出現和廣泛應用,為會計電算化的發展注入了活力。
1 目前企業會計電算化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就目前會計電算化的應用和推廣來說,問題仍然很多,既有企業自身原因與外部環境因素,還有財務工作自身的特點。現階段我國會計電算化工作實施過程中仍存在著許多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領導對會計電算化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首先,許多單位領導對會計電算化存在片面認識,認為會計電算化只是會計核算的一種工具,沒有意識到其對會計職能、企業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的影響, 甚至認為會計電算化只是用計算機代替手工賬冊,將其作為樹立企業形象的一種手段。 其次,在會計電算化的具體應用中, 多數單位缺乏對手工系統進行充分分析的意識, 沒有針對本企業自身的管理要求和運行模式,對會計信息系統進行相應的設置和調整。
1.2 缺乏復合型的會計電算化人才
會計電算化的應用,既要求會計人員要掌握一定會計專業知識,還要掌握相關的計算機知識,財務軟件的使用技術以及保養和維護。一般會計人員業務經驗豐富,但計算機專業知識卻很匱乏,難以勝任用計算機處理會計業務工作。表現較為突出的是對財務軟件的應用方法掌握得不夠熟練,對各類電算化軟件的認識有局限性,缺乏對數據安全備份和保管意識,對殺毒軟件、防火墻的使用和定期升級缺乏足夠的重視,對軟件運行過程中出現的故障不能及時排除,導致系統不能正常運行,甚至將重要的財務資料丟失,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1.3 會計電算化下的財務信息存在安全問題
目前,我國的財務軟件生產還處于模仿和加工階段,沒有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多數財務軟件的開發都是把重點放在理財和提供多功能管理和決策上,很少放在數據的安全保密上。隨著網絡經濟時代的到來,網絡在給企業帶來無限商機的同時, 網絡財務面臨的最突出問題就是安全問題。網絡環境下的會計信息系統很有可能遭受黑客或病毒的侵擾, 很多企業沒有針對網絡環境來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會計電算化安全防范措施, 一旦發生問題將給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
1.4 會計電算化下的統一數據接口問題
由于我國目前的財務軟件都是各軟件公司自行開發的, 各自使用不同的操作平臺和支持軟件,數據結構不同,編程風格各異,為技術保密,相互沒有交流和溝通,沒有業界的協議, 自然也沒有統一的數據接口,在系統與系統之間很難實現數據信息的共享。
1.5 會計電算化的基礎管理工作存在漏洞
首先,在人員分工上,企業對會計電算化操作人員與系統維護人員等崗位沒有嚴格權限限制措施,操作員密碼公開或不設密碼,為越權使用和篡改數據留下隱患。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十分不完善, 使得會計電算化不能正常健康運行。其次,在檔案資料管理上,許多單位對存儲會計檔案的磁盤和會計資料未能及時歸檔, 已經歸檔的內容不完整,導致不少的會計檔案被人為破壞和自然損壞,甚至造成企業財務信息泄密。
1.6 會計電算化重視賬務處理卻忽視管理預測和分析功能
一直以來,我國的會計工作主要還是從事事后核算,事前的分析預測和事中的控制因計算復雜而很難進行。會計電算化的運用和發展可以極大地發揮電子計算機卓越的計算功能,將會計人員從繁重的算賬、報賬工作中解脫出來,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加強財務管理方面。然而,我國實行會計電算化的單位卻存在著重視報賬功能忽視管理功能的現象。
2 改善和提高企業會計電算化應用水平的對策
會計電算化是一個企業走向成熟的標志,在我國,會計電算化尚未得到廣泛的推廣與應用。針對目前會計電算化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完善的對策:
2.1 強化對會計電算化重要性的認識
首先,單位領導應支持會計電算化工作,并充分認識到會計電算化的重要性,大力支持會計電算化的實施和運作。具體可采取的措施有:在本企業內部設有專門負責會計電算化實施的主管領導,并對實施效果負責;根據本單位實際和本地區整體發展狀況,制定本企業會計電算化實施的工作規劃等。
2.2 重視多層次、多渠道培養復合型的會計電算化人才,適應會計電算化工作的要求
會計電算化作為一種先進的工具,不僅要求財務人員掌握扎實的會計知識和技能,還要對計算機和財務管理知識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只有掌握了比較豐富的管理知識,才能根據本單位自身特點,利用電算化會計的特點,為單位預測、決策和控制等管理工作服務。因此,各單位在實行會計電算化的過程中,更應注意培養“會計—計算機—管理”復合型人才。目前的培訓方式主要有高校的專業教育、財政部門的電算化培訓及軟件銷售公司對購買軟件單位財務人員進行的技能培訓等。首先,要對高等院校會計電算化專業及與財務相關的計算機專業的教學結構進行調整,對該類專業學生的培養要在計算機與財務兩個方面并重。其次, 在會計電算化的具體實施過程中, 注重對財會人員的計算機技能培訓,注重對計算機維護人員的財務知識培訓,造就一大批高素質的一線應用與系統維護及能夠進行二次開發應用的會計電算化人才。
2.3 加強會計電算化環境下財務信息的安全防范,規范操作管理
首先,要加強數據處理的控制,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在軟件開發與維護控制、硬件管理與維護控制、組織機構和人員的管理與控制、系統操作的管理與控制、文檔資料的管理與控制、計算機病毒的預防與消除等各個方面建立一整套制度,并需要單位和財政等管理部門對財務工作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指導,這樣才能發揮制度對會計工作的促進和制約作用,也才能更有效地確保系統高效、安全地工作,充分體現出會計電算化的優勢。
2.4 建立通用、統一的財務軟件協議
首先,應建立一個通用、統一的財務軟件協議。在該協議中應明確規定相同的數據接口或者規定公共的轉換接口,提高數據的標準接口技術, 比如輸入、輸出數據庫名稱、格式、類型、字段名稱等,從而實現不同的數據可以相互轉換,進而被識別和接受, 能夠在不同軟件系統下直接使用。
2.5 抓好會計電算化環境下的基礎管理工作
首先,實施會計電算化的企業必須建立嚴格的內部管理制度,制定崗位責任管理制度、操作管理制度、維護管理制度、機房管理制度、檔案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和計算機病毒的防治等制度;其次,要做好財務信息檔案管理工作,包括數據輸入輸出的管理、備份數據的管理、存檔數據的管理和保密規程等方面。
2.6 改善和提高會計軟件功能,向財務管理方面過渡
現行的單位會計軟件雖然已開始從核算型向管理型過渡,但總體上講,模塊不能適應管理需要,要真正充分發揮會計電算化的優勢,為單位管理服務,必須將其納入管理信息系統,提高會計軟件功能,增加具有管理功能的模塊。
3 對企業會計電算化應用與發展趨勢的展望
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 互聯網、企業內部網技術使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實現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使企業走出封閉的局域系統, 實現企業內部信息的對外實時開放。會計電算化在網絡環境下也發生了變化,在實現從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的同時,會計電算化系統正在向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在企業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日益一體化的今天,要實現對整個企業資源的規劃,實現財務業務信息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