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提高學校財務工作的透明度,加強學校財務工作監督機制
1.實行學校財務公開、透明機制
在學校財務管理工作中實行公開、透明機制是學校財務管理工作有效開展的基礎。因此,針對公開、透明的學校財務管理工作需求,在日常學校管理中校務處應該對財務管理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視,落實財務管理工作制度。首先,在高校財務工作中,財務工作應該根據我國教育體制的基本性質,會計法律法規的基本前提,加強學校對財務管理工作的內在需求,依法規劃學校經濟收入、支出;其次,學校財務公開的內容應該是真正實現公開實質與核心,其公開的形式則是切實實行公開的載體和效果。因而,重視和規范學校財務公開的內容與形式,具有重要意義。
2.健全學校內部財務監督機制
健全的財務監督機制,是財務管理工作良好開展的基礎保障。因此,建立健全的財務管理機制,對加強學校財務管理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學校在日常管理中,一方面遵循財務工作的合法性、規范性、科學性、適用性的基本原則,以保證內部財務監督機制更適應財務管理的需求。另一方面,學校應該根據《會計法》對單位內部財務監督制度的基本規定,明確財務事項相關人員的職責權限、工作規章、紀律要求,做到職權明確、程序規范、責任清楚,明確重大經濟業務事項的決策和執行程序,做到制度化、規范化。
3.加強各個財務崗位的審核機制
加強學校各個財務崗位的審核機制,加強對各種報銷憑證的審核工作,能夠有效提高學校財務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加快學校財務管理工作規范化、有序化發展步入正軌。因此,在日常學校財務管理工作中首先應該建立合法的憑證審核制度,規范報銷憑證所附票據的有效性,對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報銷、管理,必須符合我國《發票管理辦法》《行政事業型收費票據管理的暫行規定》的有關規定,發票一律套印稅務機關的發票監制章(或印制章),并附有防偽標記。同時,檢查報銷費用類別是否與所附發票內容相一致,如不一致,需要和相關人員詢問清楚,并得到學校領導的簽字審核,方可入賬;其次,審核憑證的真實性。在審核費用票據時,應該根據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了解憑證報銷的實際數額與市場實際行情之間是否存在較大的偏差,對質量較次價格較高、舍近求遠等行為,在沒有搞清楚實際原因之前,不予報銷。同時,在簽批報銷票據時學校各級領導要給予足夠的重視,足夠的認識,必須要求審批人員在各自業務范圍內、審批權限內對報銷憑證進行審核,不得模棱兩可,有重復交叉負責現象發生。
��二、強化會計電算化檔案服務管理,提高會計從業人員工作效率
會計電算化檔案管理主要是指對打印出來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等軟硬件存儲介質,進行系統的編制、歸類、匯總。會計檔案管理是保障會計工作連續進行的基礎,是維護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安全、穩定的基礎環節,也是會計信息得以充分利用的保證。因此,為了在學校更好的開展財務管理工作,加強會計檔案服務管理,提高會計從業人員工作效率早已成為學校管理、發展的首要前提。在學校日常管理中,校務處應該對裝有會計電算化軟件的計算機,制定嚴密的操作管理制度,包括會計軟件的操作工作內容和權限,操作密碼的嚴格管理,對計算機病毒執行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此預防會計數據未經授權被擅自、惡意登錄。同時,對打印出的紙質會計憑證、檔案應該予以妥善管理,保障會計資源信息的安全與完整性,減輕會計從業人員工作量。
��三、提高學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宏觀調控,加強財務管理工作服務水平
1.及時編制財務報表,為學校提供宏觀經濟服務信息
學校財務部門要通過微觀的財務監督,注重發掘帶有普遍性、傾向性的學校教育事業發展中的深層問題,從機制上、管理制度上深入思考,適時提出財務報告,充分發揮財務的宏觀服務作用,為學校的黨政領導進行決策提供有效的財務信息,加強學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宏觀調控作用。
2.明確會計法相關政策,多方提供咨詢服務
大力開展學校財務管理工作時,應該依據我國財政法律法規,結合學校發展與改革的實際情況,建立符合學校經濟發展的財務規章制度。在財務規章制度中體現我國財政法律法規的嚴禁性、多樣性,充分圍繞學校經營管理中的不同經濟業務類型,收集多方面的正常、法規,進行系統的分類、匯總,形成一套符合學校經濟發展的財務規章制度,以促進學校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進行。同時,學校校務部應該多組織財務信息、財務知識質詢服務,根據我國會計法律法規政策變化隨時完善、改變、擴充財務信息,為學校財務管理工作營造良好的內部環境。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加強學校財務管理工作若干問題的探討,我們對學校財務管理工作有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了解。特別是近些年來,我國教育體制不斷改革,學校財務工作的成功轉型,更加體現出財務管理工作在學校管理中的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強財務管理工作,早已成為目前我國學校提高自己使用效益,爭搶市場競爭力,提高橫本效率的基礎。因此,本文筆者提出幾點加強學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具體建議,以此為學校提高財務工作水平做一些有益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