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縮小農戶經營與企業經營差距
企業是國民經濟系統中的細胞和基本單位,是社會經濟活動的組織者和承擔者,是社會財富和國民收入的創造者。通過經濟活動為全社會提供必要的產品和服務。企業的有無,規模的大小標志著一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程度。用現代企業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現代化就是要調整農村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關系,使之相適應。推行“農村體制企業化,農業生產企業化,農民身份企業化”的現代企業經營形式和體制,促進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用現代企業經營方式來推進農業,用現代企業經營理念來引領農業。
農業生產企業化就是按企業的方式企業經營農業。農業生產企業既然作為現代農業的重要組織者,那么,農業深化改革的目標就是組建村、組股份合作社,對農業進行企業化企業經營。
村組股份合作社的社員充分行使土地所有權和企業經營權。農民將屬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農民的資產、資金入股組建自己的合作社,充分行使土地所有權和企業經營權。合作社將土地資本化后,可以獲得經濟上的收入,用于收益分配,對沒有承包土地的村民,也能獲得土地及其股份的分紅及收益,放心地從事二、三產業工作,這就是兩權分離的優勢。
農村股份合作社是推進現代農業的組織者和載體。農村股份合作社按工業企業的企業經營thldl.org.cn方式企業經營農業。按規劃建設自己的家園,將土地地進行整治,實行機械化耕作,集約化、規模化企業經營;在政府的支持下,用現代技術裝備農業,推廣應用科學技術,農牧產品按標準化生產,以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尊重合作社主權,自主選擇企業經營thldl.org.cn模式。合作社可以堅持雙層企業經營體制,走“公司+農戶”
之路。實行對土地相對集中的有償競包,這樣可以滿足老弱戶和不愿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的意愿,并保障他們在土地上的合法權益。同時,更重要的是推行土地的規模企業經營和集約化企業經營。承包土地在優先滿足本社農民需求前提下,歡迎外地區農民、市民、企業到本社承包土地。合作社按規章制度對承包企業經營者進行管理和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在承包企業經營期間,承包者可以流轉、轉租、入股、抵押土地的承包企業經營權,但必須征得合作社的同意。合作社的每一個員工都要做到充分就業。對老弱戶要安排好他們的工作,鼓勵和安排他們就近務工。對不愿從事農業生產的員工,鼓勵他們從事二、三產業,有組織地聯系外出務工。
農民身份企業化要把農民培養成現代農業的員工。推進農業現代化,教育是基礎,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核心。沒有現代化的農民,就沒有現代化的農業。
農民身份的改變,將促進農民思想觀念的轉變。農民離開農村,戶籍的改變,是農民身份的徹底改變。這里指的農民身份的改變,是務農的人已不再是農民,而是合作社的員工或農業工人。這樣一改,就理順了農民的社會地位和與集體經濟組織的關系了,使農民認識到自己是企業的一名員工。員工置身于企業組織中,員工在組織內享有工作權、承包權、選舉權等權力和權利。
合作社要在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過程中加快農民的轉移。隨著農業現代化的推進,農業中的勞動力將會大大減少,合作社在確保農民土地和資產的合法利益下,到城市中從事二、三產業。他們離開農村后,合作社按章程和國家相關政策給予補償,讓他們離得放心,沒有后顧之憂。